APP下载

浅论高职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2015-09-10金晶

考试周刊 2015年102期
关键词:课堂结构高职语文教育现状

金晶

摘 要: 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除了具有工具性外,更具有人文性。它源于生活,更归于生活、指导生活,因此,语文教学更加应该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与此同时,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特殊时期的中学生时常会遇到生活、学习中的困扰,对生命产生疑惑,中国现阶段学校教育往往忽视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针对这一现状,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高职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进行探究。

关键词: 高职语文 教育现状 课堂结构 生命教育

康德曾说:“人只有受过教育,才能成为人。”陶行知提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可见,教育最基本的目的是培养人。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得到意志品质的铸就、审美情操的陶冶、人生世界的感悟,等等。只有这样,教育才达到了最基本的目的,培养出了身心健康的、对社会有益的、真正的“人”。

在教育的若干学科中,语文学科更具有鲜明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所谓工具性是指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它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情感、传递文化的工具,也是学好其他所有学科的工具性学科。人文性是指语文要让学生“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纵观中国教育现状,包括语文教学在内,重工具、轻人文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导致学校、教师不得不把学生的成绩放在首要位置,即使现阶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进程,但是分数仍然是判断学校、教师、学生的主要标准,学科的工具性自然被提升到首位。同时,现代社会讲求实用价值,对学校毕业生往往首先关注的是其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情况,而常常忽视其素养,这就导致学校尤其是高职学校更加注重学生“工具性”的培养,以满足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学生的“人文性”的培养自然就放到了一种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人文性”的缺失,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特殊时期的中学生,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困惑,有可能无法正确看待、解决,常常采取一些错误的、非理性的行为,有时甚至对生命产生质疑,而走向极端。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是这样描述生命教育的:“生命化教育在起点上,直面人的生命,在过程中,通过人的生命,遵循生命的本性,在结果上,润泽灵魂,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高生命的质量。”大批教育学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到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中。

语文因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在生命教育的进程中,自然会担负起较其他学科而言更加重要的使命。重拾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通过文学作品特有的美感染学生的精神世界,带领学生感知世界、感悟人生,使语文课堂充满人性、人情与人道,从而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他们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这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拾起“人文”关怀、渗透“生命教育”,结合近年来具体的教学实践,笔者进行探究、总结,获得以下一些思考。

首先,调整语文课堂结构,适时注入生命教育的元素。根据新课标提出的“导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的课堂结构,在每个阶段,以不同形式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课堂教学是否感兴趣,直接影响后面的教学能否顺利开展,最终达到预期效果,因此,作为教学的第一环节——导入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通常会以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内容作为导入,引起他们的关注、思考与共鸣。例如,在讲授《背影》父子深情时,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感情,回忆生活中最感动他们的种种画面。当学生早已被浓浓的亲情包围时,再进入文本,透过朱自清和他父亲生活的片段,感受他们的父子之情。这种情感的铺垫,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体会,更引发了他们对平时未曾留意的生活、情感的新思考与感知。

当教学通过导入的铺垫,进入整体感知阶段时,师生课堂角色的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课堂往往采用的是教师全盘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这样,教师即使将文本的精髓全盘托出,但仅仅是教师的阅读感受,学生无法将其真正转化为自己的心得体会,更无法用这些影响自己的生活、学习。同时,当老师的解读先入为主地灌输给学生之后,也会阻碍学生进一步解读、思考。例如,在品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因为特殊的经历,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前后有巨大蜕变。对于这样的蜕变,没有切身经历的学生是很难立刻理解的,这时,如果教师因为担心学生不能理解而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解读告知他们,那么,学生对这样的解读将永远无法真正领会。所以,这个时候,教师完全可以放慢节奏,耐心倾听学生阅读作品语言时的切实体会,哪怕这个体会只是针对文章中的只言片语,也是学生真正的自我感知。只有这种真正的自我的感知才能引起他们心灵上的共鸣。

当每个学生都能够对作品有真正的自我感知,并在课堂上将这种感知大胆地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这个时候,教师如果对其加以肯定、鼓励,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互相启发、互相讨论、互相学习,那么,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就会突破先前的小范围,继而进入更深层次。

最后的拓展延伸阶段,更是将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扩展到更广阔的生活、学习空间,从而练就意志品质,陶冶心灵情操,真正将语文的“人文性”作用于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

诚然,重拾语文课堂的“人文”关怀、渗透“生命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要放下主导者的姿态,用平等方式带领学生感知文本,通过欣赏文本的美陶冶其心灵,丰富其精神世界,让其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从而树立正确的、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人”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崔相录.现代教育思想精粹[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3]钱理群,孙绍振.对话语文[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4]潘涌.语文新课程与教学的解放[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5]孙培青,等,编.教育名言集[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课堂结构高职语文教育现状
高职语文教学中“大国工匠精神”渗透研究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生存状况与教育现状研究*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现状的认知分析
高校ACCA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探讨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