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失范原因及对策探析

2015-09-10林彦

考试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青年教师高校

林彦

摘 要: 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这使得高校青年教师的数量急剧增加。高校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较高,但基于一些内外部因素,部分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出现了一些失范现象。通过分析研究,本文提出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以切实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并最终提高我国的高等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校 青年教师 职业道德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数量和比例不断增加,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高校4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人数已超过88万,占全国高校专职教师总数的62%。高校青年教师既是青年又是教师,既有青年人的特点,又有作为特殊职业的教师的特点,他们应该是当代青年的楷模。他们大多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年富力强,思想活跃,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模仿,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更大,更直接。因此,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水平,营造良好的青年教师成长环境,将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二、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及职业道德失范的界定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从事教师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它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行为的基本要求。汪茹[1],王兰英[2],文秉模[3],李春秋[4]等指出,教师的职业道德“应当是客观反映现实社会合理的发展趋向对于教师这项职业的道德要求”,教师道德要求“把道德的超前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在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上发挥它对于社会风尚以至整个社会道德生活的导向性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是高校教师道德人格完善的重要环节,只有高校教师自觉地、发自内心地按照道德要求行动,才能发挥道德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社会变革的迅速深入,高校青年教师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对高校青年教师思想和职业道德意识产生了深刻影响,部分青年教师偏离或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这将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巨大影响。

三、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

(一)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主观原因

1.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甚了解

对高校青年教师而言,道德规范既包括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规范,又包括教育部门、高校等制定的职业道德规范。规范信念影响主体规范和行为进而影响个体行为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行为主体必须了解他人对其行为存在何种期望,也就是说了解规范就是遵守规范的前提[5]。然而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青年教师对于诸如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等师德文件所知甚少。没有规范的指引,青年教师对失范的认知存在偏差,认为只要完成教学任务,不对学生进行体罚等过激行为就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些青年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思想观念等将给学生带来更深层次、更长远的影响。

2.新时期青年教师对自身认识存在偏差

首先,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价值取向多元化,“高校教师”这一职业逐渐失去了过去的光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思想活跃,努力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高校青年教师受此影响,不可避免地以经济效益作为开展工作的目标和衡量工作的效果。与此同时,住房制度改革、医疗制度等的改革与他们工作之初的期望相去甚远。因此,当大量物质需求与有限的工资收入产生矛盾,无限的时间、精力投入与有限的成果产出不成比例时,青年教师对自身、对职业产生了疑虑,道德观念开始模糊。

其次,青年教师难以适应角色转换。当青年教师由学生转变为教师,他们的语言、行为都应发生相应改变。但部分教师因为自身综合素质欠缺,人文素养较弱,教学组织能力有限,等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感到力不从心,在学生面前出现情绪、言行等偏差,以致产生不良影响而不自知。

(二)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客观原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利益得到了充分肯定,由于社会处于转型期,新的道德体系落后于物质经济发展,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甚至拜金主义等价值观渗透着人们的思想,自然也对青年教师产生影响和冲击。如果教师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具体的师德观念作为指导,那么当理想与现实产生了激烈冲突,青年教师容易在矛盾中失衡,出现价值取向偏差。

2.高校人事管理考核政策方式的影响

首先,目前中国高校出现了“重科研成果,轻道德建设”的趋势,在评优、评职称的规定中,过多强调科研成果,忽略教学和个人的工作态度、思想表现,这种导向对青年教师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也挫伤了那些有高度责任感、兢兢业业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高校的道德规范标准宏观化,缺乏实际操作性与度量可能性,不能产生行之有效的、深入人心的效力,不能充分发挥道德主体的内在能动性,压抑了教师们的积极性,难为内化为一种行为自觉”[6]。

其次,高校在职称评审、评选先进、出国进修等方面对青年教师有较多限制,这直接导致部分青年教师收入难以提高,投入产出不符,个人的正当利益难以得到保证。于是,他们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怀疑,职业热情消退,工作开始懈怠,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动力慢慢减弱,渐渐出现了一些职业道德失范的行为。

四、改进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的对策

(一)切实提高青年教师师德规范的理论修养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因此,广大青年教师应切实提高师德的理论修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支撑人们的精神世界,给人们以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它一旦被行为主体所接受,就会形成价值自觉,进而影响主体的价值判断、行为取向和行为准则。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内化是高校师德建设的要求和必然选择”[7]。通过长期有效的理论学习,青年教师将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热爱祖国、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观念,并带入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引导、示范并带动学生,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优秀学生的培养,会让青年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自豪感,获得极大的职业成就感,自然会激励他们更加热情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形成良性循环。

(二)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和校园环境

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致力于教书育人的工作。社会上,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对先进教师事迹的宣传,使广大群众了解教师这个职业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同时,要努力保障教师的基本权益,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使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愿意投身到教师这个伟大的事业中。校园里,学校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讲学习,讲正气,弘扬和宣传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价值观,优化校园环境,端正教风学风,形成为人师表、求真务实的校园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将有利于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进行和深入。同时,学校应营造宽松自由、鼓励创新的成长环境,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创造更广阔的舞台,使青年教师能充分展现才能,实现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满足,“让加强职业道德内化成为青年教师自觉自愿的内在需求”[8]。

(三)建立健全师德评价与监督机制

因为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师德师风就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自觉行为,而要通过学校的相关制度加以监督。学校可制定科学有效的师德师风考核体系,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同行评教、学生评教等,对教师的行为进行评判,并将其纳入教师评优、职称晋升的考评系统中,加大教师职业道德指标的权重,促进教师提高师德师风的自我要求。

五、结语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失范有复杂的内外部因素,要防治失范,必须内外双管齐下。我们应该立足于新时期中国的具体国情,充分认识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这必将重树高校教师这一职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正面形象,并以公众期望推进青年教师的自我约束和鞭笞,达到良性循环,最终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汪茹.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6.

[2]王兰英.教师伦理学[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

[3]文秉模.大学教师伦理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

[4]李春秋.高等思想政治教育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戎华刚.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内部动因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

[6]王梅清,尹春容.关于高校青年教师道德修养的几点思考[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7]张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内化[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2,4.

[8]谭菁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失范及其防范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基金项目:温州医科大学党建与思政课题“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13DJSZYB10)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青年教师高校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