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与反思

2015-09-10覃军

考试周刊 2015年32期
关键词:反思应用

覃军

摘 要: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帮助大学生答疑解惑、提高心理调适能力、维护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课程教学方式多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在实践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亟待改善。结合社会发展、心理发展规律,更新课程设计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实例分析,将“交通堵塞”游戏体验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指出其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更能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效果。

关键词: 大学生体验式教学 心理健康课程 应用 反思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1]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帮助大学生应对物理生活环境、心理文化环境和学习交流环境上发生的变化,具体集中体现在环境适应、学业择业就业、人际关系、自我认知、情绪情感、人格健全等方面。本文把体验式教育的理念、方式方法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通过主观体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增强学生的自我认识、环境适应能力,开发潜能,从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塑造健全人格。

一、体验式教学的含义

“体验式教育”指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活动、游戏和情境,呈现或再现、还原教育内容,使学生在亲历过程中观察、反思和分享,从而对自己、对他人和环境获得新的感受和认识,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并把它们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教育观和教育形式[2]。

体验式教学是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的先行后知、边做边悟的教学模式。是基于个体认知图示,通过发挥知识和技能获得新的思维或行为模式。体验式学习既可以是个人,又可以是团队,或者是个人和团队的结合。既强调个人努力、自我挑战和价值体现,又重视团队协作与构建。在体验学习活动中,参与成员可以不断发现自己和团队存在的问题,通过真诚沟通、思维相互碰撞与影响,慢慢磨合形成适用于本团队的人际互动模式、团队规范和问题解决模式等。体验式教育的游戏规则既是严谨和严格执行的,又是有很多可灵活变通空间的,这样有利于实现问题解决的策略多样化和想象空间的多维化。

体验式教学内容大多是结合实际生活或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引申创设的,如机动车行驶引发的交通及人际沟通问题、空难失联带来的情感体验、踩踏事件的团队协作等人为因素导致的灾难事件,还有模拟在地震、台风、洪涝等自然灾难情况下人们应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作用

《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提出要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心理健康教育课不能只是简单的“说教”课、培训课,更应该是学生的体验课、自我教育课。体验式教学与传统心理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相比,其内容、教学环节都更符合社会各界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期待,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上更有效,教学效果更好,值得进一步推广[3]。

1.体验式教学课堂氛围活跃,能促进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知识。

体验式教学活动多由简短故事情节导入,以学员为主体参与完成游戏任务,除了基本游戏规则外,对学员的行动没有特定要求。活动中,学生的想象力、积极性更易被充分激发,有时畅所欲言,有时沉默深思,学生能更深入地思考问题,相互间学到不同的思维方式,提升生活经验,而指导教师只是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进行补充或答疑解惑,没有硬性灌输,这种开放式的讨论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自身体验能更容易理解相关理论,通过这种假设性实践活动,更易引申运用到日常实际中。

2.体验式教学能促进学生自我认知,提高自我效能感。

体验活动中,能够自我感知与觉察,洞悉自己的意识与状态,在讨论反思中悦纳自我,并通过游戏设置的规则标准促使学员挑战自我,学会控制自我和勇于超越自我。

3.体验式教学能提高学生耐挫力,培养耐心和进取心,满足倾诉、发泄等需要。

体验式教学中事先设计的游戏任务,大多是有难度分层或对立矛盾的,由此带来更多方位的刺激与思考,制造了多次试误经历。学生要想从失败中找到有益资源、价值解决问题,就要突破思维定势,磨炼心智,不断开发潜能。在一些团体直接体验或间接体验时,成员如有情绪波动,能从团体中获得较好的支持,可以适当倾诉和宣泄,使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和控制。

4.体验式教学利于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团队本身是一个需要相互适应与配合的人际环境。通过在团队中扮演不同角色增强责任感、归属感、自豪感,锻炼组织协调能力、执行配合能力等,团队协作中还体现了尊重、付出与被给予帮助等人际互动的重要因素。在交流分享环节,不同成员的发言体会,还能丰富其他成员的思考角度,丰富观点,感受到他人的想法,真正体悟换位思考,学会奉献、理解与宽容。

5.体验式教学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需要特点,促进教师不断更新课程设计,教学相长。

同样的题目,学生创造性的解答方式和结果不尽相同,体现了学生的惯用思维和行为习惯,无形中透露出了学生真正需要提高的心理素质和渴望了解的心理健康知识。作为活动组织者的教师,透过学生的解答方式、处理情况、交流分享,可以在点评分析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以后课程内容选择、引导语设计等方面也有帮助。

三、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以“交通堵塞”游戏体验为例

不少高校在近年心理测试和心理排查工作中发现,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普遍关注,并希望了解和改善的主要问题之一。“交通堵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况,以此编排的体验活动能较好地满足教育部等部门提出的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要求。

1.情境创设。

风和日丽,你和小伙伴们高兴地自驾出游,今天下午将赶到下一个景区附近入住,不料,下午五点左右,突然发现前方堵车了,当你还在犹豫是否前行的时候,后面一辆接一辆车紧跟在你的后面,慢慢地,车子不能进退,被夹在了车流中。等了许久,你打算走上去看看是什么原因不能通行,你发现前方的山路由于山体滑坡被挡住了一半的路面,这上百米的山路只能单边通行,而就在这中间,两边的车辆形成了对立形态,除非一边车辆全部后退让行,否则没有任何办法可以疏通。

2.现场布置。

将学生随机平均分成两队,相向站在一条直线上,模拟对立的车流。随机给每一队分发4个角色牌,牌可以相互传递,只能扮演牌中角色发言,角色牌分别有司机、驴友、马路杀手(新上路司机)、孕妇、领导、旅行车的老年团、老板、当地农民。

3.游戏规则。

离开车流的人视为掉下悬崖,谁先通过堵塞路段为赢,输方将接受惩罚。

4.活动过程、结果预测情况。

(1)部分学生极力劝说,试图以各种理由说服对方后退让路,部分学生置身事外,一副围观者的姿态;(2)有些学生一直在唇枪舌剑,试图以理服人,还有的学生无理耍赖,觉得自己没有理由退后;(3)一队甘愿放弃让路,另一队如愿以偿通行,等等。

5.点评分享。

根据学生现场体验情况,结合课前设计讨论切入点,笔者在点评分享环节中,试图从活动本身、人际交往影响因素、心理学理论、活动中需要调用的心理素质、真实生活情境迁移等多维度出发,启发学生交流分享,学有所得、行有所获、学以致用。

(1)思考有效完成活动任务需要考虑的因素:由两边车流长短(因个别不认真学员掉下悬崖后的该车流将剪短)、后退空间是否充足、当一方车流通过后该如何垫后指挥(体现全局观念、道德等)。(2)分析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如何留下良好第一印象,初次见面话题选择,道具使用,如何运用语言沟通技巧、肢体语言,如何处理角色冲突和角色定位问题,进而引申到生活、学习和以后工作中,认识到自己已有的角色和即将扮演的角色,怎样做到换位思考。(3)结合心理学专业相关理论知识分析:a.用合理情绪理论疏导、控制情绪,强化情绪管理意识。当你堵在路上的时候,不是堵车让你烦躁,而是你对堵车这个事件的看法,辩证看待它的利弊。b.用黄金法则换位思考,用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对待别人,每个人都想抓紧时间,不想多生事端,那么应该想想怎样更加合理。c.责任分散效应。责任分散多体现在不积极、不关心、不求奖励的学员身上,分析以事不关己或听天由命的态度对学习、生活、工作的影响。近年因为多起“碰瓷”事件让更多人不敢伸出援手。(4)价值升华,热爱生活。不管碰到任何争端,都应该把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5)体能、耐心考验。活动过程全体站立,人员移动需共同配合,较费力,特别对不在状态的学员是一种煎熬。(6)团队意识与合作共赢。团队分工时,一对多,还是一对一,怎样配合发挥优势,减少损失。当面对挫折受阻时,如何克服团队间的情感交互负面作用,发挥积极鼓励的正能量影响。(7)强化交通安全意识。改变错误认知,树立安全防范意识。不要把生命交给他人,错误认为开车的人一定会注意避让行人,举例如瞎子打灯笼照亮他人,其实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综上所述,此体验活动从自我认知、社会认知、问题解决、人际沟通、情绪管理、团队配合等方面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锻炼了心理调适能力,提高了心理健康素质,促进了自我成长。

四、反思与建议

体验式教学有趣的体验活动充满矛盾与冲突,这种游戏形式让学员们卸下了戒备,较真实地表达和表现,有助于教师掌握其心理健康情况。教学方式的开放性与灵活性,有利于激发创造力、发展想象力。但是要能较好地运用体验式教育方法需要考虑两方面因素。

1.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1)加强心理学理论学习,灵活运用教学技能。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深入浅出地引导、解析。体验式教学课堂是相对开放活跃的,对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敏锐觉察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关注社会动向。体验式学习内容涉及较广,教师接触的层面很有限。如果能感同身受地丰富业余生活、社会工作经验,相信体验教学更具说服力,更利于延伸到课外实际生活中。同时,知识结构需要更丰富,如加强政治、人力资源管理、营养保健、安全、法律、礼仪文化等学科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更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

(3)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与传授式教学被动授予知识不同的是,学生通过体验式教育从主动探索、感知中发现信息和知识。当学生没有体会到某些感受时,不应为了实现某教学目标而强加。体验教育中,更重要的是发现学生的新体验与创意,注重对发散式思维的培养和实际运用,并予以开放空间发挥,一起探析他们所想了解的东西。

2.课程体系的研发与建设。

课程体系设计应结合社会发展现状和心理发展规律,并能根据教学环境和对象灵活调整。一般具有系统性、时尚性、挑战性、团体性、安全性、趣味性等特点。情境创设简忌繁,最好能一目了然地呈现问题,如国画中留白较多,可以有更多想象发挥空间,以抛砖引玉。体验活动解决方案一般没有标准答案,更不应在操作过程、分享理念上设过多限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OB/OL].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026/2920212.html.

[2]银星严.心理学课体验式教学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09(4).

[3]邱小艳,宋宏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的实验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2(1):95-98.

[4]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Z].教社政[2005]1号.

[5]何元庆,钱景.体验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构建[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1(11):74-76.

猜你喜欢

反思应用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