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职语文教学新探

2015-09-10王珺

考试周刊 2015年63期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时代中职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王珺

摘 要: 科学发展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知不觉地,已由互联网时代过渡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而且随着4G时代的开启和移动终端设备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语文教学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的冲击,遇到了新的挑战。如何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作者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时代 中职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一、什么是移动互联网

所谓的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是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移动互联网继承了移动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是整合二者优势的“升级版本”。随着4G时代的开启和移动终端设备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二、移动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变化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人们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以阅读为例,在出现互联网之前,人们的阅读被束缚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移动性受到一定的限制;PC时代,用户端坐在电脑前上网就能实现阅读;今天,用户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设备,就可以用它来链接外部的一切。人们可以更加轻松自如地读书看报,浏览微博,收发邮件,刷朋友圈,用社交软件与老师、同学或同事在线学习交流,互发文件、浏览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网站、视频,等等,学习和工作变成了随时随地的事。生活上,人们可以在线购物,交友,玩游戏,发红包,看视频,移动支付,等等,移动互联网已经遍地开花,无孔不入。人们深深地体会到:不管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方面,移动互联网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的——移动互联网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

移动互联网的力量如此强大,它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教学对象。老师和家长们逐渐发现:学生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热衷于电脑,热衷于网吧,如今,他们几乎是足不出户,便可以享受到电脑所带来的一切欢乐。具体表现如下:

(一)手机人人有。如今,中职学生的手上多了一个新型的掌上电脑——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设备。因为中职学校中有很多学生住校,为了联系方便,家长大多给他们配备了手机。而且,如今的中职学生已不像中小学的学生那样学业繁重,也没有了升学的压力,他们的学习就是为了三年后的就业,有些学生甚至在校期间就开始了就业方面的热身,如参加周末工、假期工或学校安排的实习等。他们用自己挣的钱买手机或者其他移动终端。所以,中职学生几乎都是人手一部手机,而且基本上都是智能型的,其中不乏iphone系列。

(二)流量月月送。每年新生入学时,都有中国联通或移动公司的工作人员来中职学校设点办理免费赠卡、购机优惠、开通3G流量王、4G流量王和其他相关的上网优惠活动。学生们每月花不多的钱可以享受到比在网吧更大的便利。

另外,随着无线网络传输技术的发展,很多家庭都已实现无线上网,公共场所包括大多数校园逐渐覆盖了免费wifi,学生们又多了免费网上冲浪的机会,移动上网越来越不成问题。

(三)上网随时随地。正是因为上述原因,中职学生上网冲浪再也不局限于去网吧或利用家中的电脑,只要他们手里有一台智能手机,上网就成了随时随地的事。

上述情况的出现,给中职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大部分中职学生虽然都会利用移动互联网,但只是用它听音乐、聊天、购物、玩游戏、看电影等,有些甚至还浏览色情网页并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即使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仍然照样玩。有一句话形容得就很恰当:“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手机的诱惑让他们把老师和家长的忠告当成耳旁风,有些甚至还有了强烈的抵触情绪,不买手机、不让玩手机就不上学——形势非常严峻。

四、移动互联网时代中职语文教学新探

移动互联网已经遍及全球,风靡世界。想让最能接受新事物、最能追崇潮流的学生放弃手中的移动终端,放弃上网,那是违背历史规律,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作为教育者,尤其是语文老师,与其围追堵截,死缠烂打,禁止学生使用移动互联网,不如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进行有效的引导、沟通与教育,逐渐地将学生从玩游戏、聊天等引导到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有效学习的境界上,让他们学会利用移动互联网获取知识,改被动学为主动学。下面是我利用移动互联网改变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与时俱进,转变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移动互联网。因为手机和网络曾经让一些青少年误入歧途,所以一些老师和家长把它们看做是洪水猛兽,对其滥加粗暴地制止或没收,导致学生产生强烈的排斥、逆反心理,对老师和家长失去信任和爱戴,失去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结果适得其反。2015年6月1日,360公司总裁齐向东就青少年互联网安全问题接受记者采访。他说:“……把孩子和互联网隔离,就等于把孩子和未来隔离了。……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就可能会掉队。”他表示,应当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网络安全教育引导。所以,鉴于这一点,我不断明确地告诉学生:喜欢玩手机、喜欢上网并不是坏事,毕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都离不开手机,离不开移动互联网。但是,同学们要明白:手机也好,互联网也好,它们就跟字典、词典或菜刀、汽车等物件一样,只是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只要我们利用得当,它就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所需的知识和信息,成为我们的贴身秘书或家教,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便利,为我们的成长铺平道路,保驾护航。但是如果利用不当,它们就会让我们误入歧途,甚至走上绝路。让学生明白了移动互联网“是什么”这一概念,老师们再加以引导,告诉他们怎么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用,那么问题就会一步一步地得以解决。

(二)因势利导,借助移动互联网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生活处处有语文。鉴于这一点,我认为语文老师更容易开展工作,将学生从利用移动互联网玩乐引导到学习上面。因为,无论学生上网聊天还是听音乐、看视频、玩游戏,这些活动都跟语文息息相关。只要语文老师引导得当,从这方面着手,学生就会慢慢爱上语文,提高语文学习兴趣。中职语文教材的一些篇目,有很多是名家的经典之作,如今被拍成电影、电视剧的很多,有些诗词也被专家们示范朗诵或谱成歌曲,再配上优美的动画背景,制作成图文并茂、视听效果皆佳的视频,其强烈的艺术魅力,只要语文老师课前或课后适时地推荐给学生看,相信他们就会慢慢地被吸引、被感动,从而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三)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学习语文。当学生利用移动互联网学习语文的兴趣被激发后,接下来的重要任务是教会他们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学习语文。有经验的老师和学生都知道,现在的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越来越先进,功能越来越多,无论你需要哪方面的软件,在手机的应用商店里简直是应有尽有,而且分门别类,便于搜索,大多不用付费。除了常用的搜索引擎、腾讯QQ、邮箱、微信等软件外,让学生下载一些如字典词典、世界名著、百家讲坛、公开课或微课的音视频、文档编辑等跟语文学习有关的软件,并引导他们学会利用这些软件进行语文阅读、听演讲、听名家讲课、练口才、写作,肯定会受到他们的欢迎。

其次,在讲课之前给学生适当布置一些任务,指导学生预习课文,上网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在正式讲课时让学生开展成果分享、交流感悟,课下再加以拓展延伸,继续阅读一些有关课文的其他作品(如长篇小说的原著、作者的其他作品、与作者有关的一些资料等),教学效果肯定会得到强化。

(四)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教学时,我们发现学生们会因语文基础、班级、所学专业、兴趣爱好甚至性别等不同对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有差异。为了因材施教,强化利用移动互联网教学的效果,我们可以尝试分层、分组、翻转课堂、角色互换和在线指导等教学方法。

1.分层教学:根据学生各方面的差异,给他们布置难易不同的预习或课后作业,让他们收获不同的成功体验。以高教社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修订版)(下册)的阅读课为例,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推荐他们在课余时间阅读《红楼梦》、《水浒传》、《边城》等原著,交流读书心得;基础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上网看只跟课文有关的电视剧或视频片断;对军队生活有兴趣的男生,还可以推荐他们看《士兵突击》的原著或电视剧等。

2.分组教学:因为学生上网的时间或利用移动互联网学习的条件不同,我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当面或网上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资源分享等,共同完成某一个教学任务。期间组内合作,组间竞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

3.翻转课堂:这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指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现在,师生双方都有了移动互联网,又有了QQ、微信等社交软件,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加方便、快捷。语文老师可以将自己讲课的视频、课件或其他优质的教学资源发布到网上,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教学。学生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学习。到了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则发生了变化。老师的责任是理解学生的问题并解惑释疑,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翻转课堂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是,鉴于中职学生学习自觉性的考虑,这个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必须根据具体班级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使用。

4.角色互换:在利用移动互联网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会不断提高,有些学生开始脱颖而出,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大大增强。只要稍加引导,他们就可以像老师一样备课,给同学们讲课。所以,为了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也为了鼓励先进,我们可以大胆地尝试,指导个别学生利用移动互联网查找资料,备课、写教案、组织课堂教学。因为教学角色互换,同学们感到新鲜,课堂上注意力肯定会比平时更集中,质疑的精神得到培养,再加上之后老师的补充教学、个别知识点的强调和修正,课堂教学效果必定不会输于教师,必定会别有一番情趣。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教学方法一个学期只可尝试一两次,多了,反而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效果。

5.在线指导:在运用以上方法教学时,学生难免会出现许多困惑或不解,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即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有问题就让他们随时向老师在线咨询、交流,老师也可以将自己的课件、文档、视频等教学资源在线发给学生,达到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教学的目的。

总之,只要我们掌握每个班、每个专业,甚至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兴趣差异,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成功地引导他们爱上语文学习,并且会利用移动互联网学习,教学便是有效的,值得称颂的。

五、移动互联网时代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手机和移动终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条件的不断提高,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语文课堂教学会逐渐被移动互联网教学代替,那时候,老师和学生不必天天见面,学生只要有一个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便可以照常学习,老师也可以足不出户便完成教学任务。而且随着国家对“互联网+”和信息化教育教学的重视,在全国大力推广“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背景下,学生利用移动互联网获取的语文学习资源会越来越多,学习条件会大大提高,大范围地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语文教学会很快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移动互联网.百度百科.

[2]翻转课堂式教学.百度百科.

[3]卢冠琼,李拓.齐向东:青少年与互联网隔离相当于与未来隔离.中国青年网,2015-06-02.

猜你喜欢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职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革新的探索与研究
行为导向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打造中职高效的语文课堂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微信商城创新模式分析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