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班级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

2015-09-10候志侠

考试周刊 2015年75期
关键词:管理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班级

候志侠

摘    要: 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后,小组合作学走进了课堂,并且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掘,让学生真正充分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的管理,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由“培养”向“学习”转变,变“教学”为“导学”。

关键词: 班级    小组合作学习    管理方法

当今时代,学会学习比学习知识本身更为重要。教师除了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最终学会学习。但是就目前来说,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习惯并不尽如人意,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主要责任人和管理者,对学生良好课堂学习行为的养成应担负主要责任。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需要,新的教学模式呼之欲出,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因其操作简单,容易被接受,所以在我国课堂中被广泛运用。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掘,基本方法就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潜能的激发需要灵感,灵感来自生活实践的体验,这种学习体验需要教师指导和引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课堂体验最好的途径,但由于方法形式化、时间把握不好、运用不当等因素影响,使得效果不明显。如何加强班级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呢,笔者做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建设学习小组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离不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建设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效果优劣。

1.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兴趣特长等均衡地组建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人数4-6人为宜,设组长、学科代表、发言人、联络员等职务,做到人人有职务,个个有职责。1-4周轮换一次岗位职责。

2.小组捆绑式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小组捆绑式评价以小组作为学习评价的基本单位,如小组单科平均成绩、单科最高分、总分平均成绩、总分最高分、课堂表现、平时成绩等。个人评价是指每个项目的评价都要记录到每一个学生的档案里。

3.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要建立监督机制。设计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跟踪记录表,学科教师和班主任要认真记录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和小组学习情况,作为评选先进、奖励学生的重要依据。同时,积极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竞争活动,提高小组凝聚力和主动积极性。

二、创设小组合作情境

教师通过对情境的创设及对学生的有效分析,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就会发挥其应有效用,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体现合作精神。在课堂上,展现一定的情境,能够使学生感到直观有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合作学习情境,需要教师在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中运用情境教学理论,或利用科学故事,或设置悬念,或开展游戏,或利用生活现实等情境导入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学习。教师通过多媒体具体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等把学生带入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可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进行知识迁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创新能力;还可利用实验,自主搭建知识架构与科学实验的联系平台。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制教具创设合作学习情境。

三、加强学习小组管理

1.加强引导,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讲清合作学习法的要求和方法,如何确定小组长,组员具体担当什么样的角色?如何进行分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组员之间如何进行交流?如何进行评价?等等,要有具体的规划和备案,教师要保证学生有组织、有秩序、高效地完成任务。

2.避免小组学习流于形式,加强方法指导的研究,搞好小组管理。要研究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选用科学的教学模式,不是所有的教材都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要做到因材施教,因科施教,考虑到多种因素:小组学习的准备、时间的设定、内容的选择,等等。

3.小组学习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平衡现象,如有抢答、争着表现等,教师不要放任,而要具体分析,想出解决办法,提出每个人参与的明确要求,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

四、加强情感教育在管理中的应用

在“以人为本”提倡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下,教育不再是一味追求高智商和解题能力,转而更多地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如何强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小组合作学习中很重要的难题,如果只是一味严厉管束,用规定约管学生,而忽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助和信任,在小组学习和班级管理中就不会带来正面积极的作用,受传统的严厉管束,学生缺乏沟通。目前,情感教育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也是使教师融入学生群体中最直接的方法。通过情感交流,可以使教师、学生更多融入学习群体中,加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心灵上的沟通,有利于学习的进步和课堂班级的管理。教师作为学生心灵的导师,在学生一生的成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管理就是一种服务,服务就要做到服务对象满意,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一群单纯而有思想的学生,因此要时时处处为学生的发展着想。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小组合作管理目标就是实现从管理学生到学生自己约束自己,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从课堂学习的参与者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班级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充分体现了主体的平等性,强化了群体合作学习管理意识,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管理的热情,充分挖掘了学生潜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习合作,学会竞争,学会创新,为学生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付红.班级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1).

[2]刘毅.初中班级管理中小组合作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3.

[3]宁嫒嫒.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及改进措施[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03).

[4]侯海燕.合作学习对学生身心健康效应的研究[J].体育科技,2011(01).

猜你喜欢

管理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班级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不称心的新班级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煤矿机械制造中合理设计及管理方法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