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物理教学探究

2015-09-10赵俊琴

考试周刊 2015年75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多媒体技术教学资源

赵俊琴

摘    要: 初中物理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计算题、说理题和实验题教学,结合初中生特点进行物理学方法论教学方面探讨。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多媒体技术    教学资源

物理作为中学一门基础性学科,要使教学信息有效地传递下去,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必须合理设计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一定要创新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针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主动性源于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物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科技愈发展、愈显示物理是人类自下而上发展的核心学科。中学物理教育不仅要为培养物理学家,造就物理学专门人才打基础,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物理素质,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教师从一开始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进行“为什么要学习物理”的教育,让学生从学习用的笔、墨、纸、文具盒及各种生活、生产用品中惊奇地发现:物理与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能源资源、环境保护,以及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息息相关;让学生从认识到“几乎处处是物理的世界”激发出“我要学好物理”的积极性。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使思维更敏捷、更严密,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感悟到学习物理的必要性。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打破常规教学时间、空间的局限性,利用在线聊天系统、电子布告栏(BBS)、电子邮件等交流工具,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尽情在网上为学生答疑解难,与学生进行知识讨论、情感沟通,促进教育教学。如我校生物教研组、心理咨询室等学科均先后在学校网站的论坛中有了学科讨论平台,这是所有学科的发展趋势,也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的优势之一。

2.突破常规物理实验条件的局限,发挥模拟演示实验功能。高中物理学科是以实验科学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研究性,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物理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但在物理课堂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实验材料等条件的限制,实验效果不尽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模拟一些重要的在目前条件下难以完成的实验,弥补常规实验的不足,增强实验的演示效果。如高一物理《引力常量的测定》中提到的卡文迪许扭秤实验、高二物理《电磁振荡》、原子物理中的核裂变原理等,均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动静结合的物理过程,将一些细节或实验的重点内容突现出来,达到巩固加深理解的目的。

3.结合例题讲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基础,抓好物理概念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中学物理概念特别多,而且要求学生理解的东西特别多,老师讲解概念的时候,一定要把概念与例题结合起来。如学生要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时候,教师可以直接把例题带到概念上理解,让学生在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天体的实际问题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万有引力定律,通过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天体的密度,天体的重力和加速度,以及天体的运行速度,等等。学生可以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解决天体问题的思维轮廓,同时可以清楚地知道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行星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的,还可以理解到影响万有引力的因素有哪些,通过物理概念与例题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

三、渗透主体教育理念的教学体会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知识,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教师不要包办代替。目前从听课中发现一个突出的共性问题,就是课堂上教师讲得太多,特别是高三毕业班的课。教师本来是一心为学生着想的,只担心漏讲知识或少讲而学生不会。教师讲得很辛苦,但学生处在被动听课状态,学生独立思维空间太小,很难获取较大的学习效益。要实现主体教育思想必须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共同探究知识、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教学情境。这就需要教师在具有扎实专业知识、过硬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把备课要点放在挖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切入点上。切入点的选择是灵活的,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要放得开。

四、教学资源的利用,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学习能力

1.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关注最新科学成果和时代信息。如讲解《人造卫星宇宙速度》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嫦娥一号”发射的影像资料,然后就此学习卫星的速度,飞行轨道近、远地点与变轨等问题。这样的课堂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前沿科学知识,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热爱。

2.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发展、物理学家的生平及部分物理事件的过程。如《行星的运动》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从托勒密地心说到哥白尼日心说的曲折过程(如被火烧死的意大利人布鲁诺,受到教会审讯和监禁的伽利略),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丹麦天文学家第谷20多年的天文观测和数据记录及其助手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4年多的刻苦计算。通过了解物理学家的生平、各学派间的争端及尚未解开的物理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从中学习到物理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断提高自身学习素养。

参考文献:

[1]朱嵩谦.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资源开发中的应用[A].池州师专学报,2006(3).

[2]管长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州探.中小学电教.

[3]秦力.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教育现代化.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多媒体技术教学资源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