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15-09-10刘敏

考试周刊 2015年75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思维英语教学

刘敏

摘    要: 本文针对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从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培养﹑拓展创新思维;合作互动,巧设创新机会;积极评价,鼓励创新思维等方面阐述。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创新教育    创新思维

在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中,我们特别强调创设性思维的培养,而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开创英语教学新局面?

一﹑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

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和环境对学习面貌﹑学习动机﹑自我形象会产生积极影响。而积极﹑肯定的情绪会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第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把真挚的爱传递给学生,用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学生体会到师生共享同一片阳光的平等。学生在这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下,不断处于主动亢奋状态,养成乐思﹑善思﹑敢思的思想品质;形成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学习心理。当学生不能回答问题时应耐心鼓励说:“Try a gain.”“Don’t worry,Take it easy.”“I think you can do it well next time.”这种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有利于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二、科学训练,培养创新思维

英语语言习惯与思维能力应同步提高。知识是能力﹑素质的载体,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所以,在传授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应利用思维科学的过程,尤其要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在不同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利用思维科学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发及训练学生的思维器官﹑思维心理﹑思维品质与思维方法,最终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语言交际能力及综合能力的提高。英语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博大精深,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知识点纵横交错。教师在呈现新知识的过程中,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所教知识进行新旧优化组合﹑网络空间组合,使学生能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进行发散思维。学生在发散思维过程中,要在知识网络空间的各个知识点之间寻找联系,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多种方案。通过温故﹑求同﹑理解﹑发散等手段,继而达到联想﹑求异﹑创新﹑聚合等创造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前应选择发散点,确定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发散点之间的联系,把知识连成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操练中,教师可将结构规律相似的词﹑句子展现给学生,让其通过分析﹑对比﹑归纳﹑概括等思维形式,找出音﹑形﹑义上的共性与个性问题,从而促进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在课后,教师可设计一些有效的训练方法,如:给出话题﹑关键词﹑短语,让学生自由对话;学生根据所给图画或看图说话,根据非完整性图画﹑情景进行想象﹑创造﹑补全情景;改写课文成短剧,或续写故事结尾,等等。

三、合作互动,拓展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拓展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要求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都有愉悦的实践和成功的喜悦。这个发展,不仅是知识的增长,更重要的是智慧潜能的发展﹑思维的发展。为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针对某个主题,精心设计一些活动,采取合作互动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动手﹑动脑﹑合作表演,从而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形成立体的交互思维网络。而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教师还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各种思考题,要求学生就一个问题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设想﹑多种解答与多种答案。如在教学生表达喜怒哀乐情感时,可提供一个话题Why are Chinese people so happy?让学生大胆发挥。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上,更是在多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利用现学知识,结合实际去创造﹑探索,综合利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最终达到创新目的,增强创新能力。

四、自立探究,巧设创新机会

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有更多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五、积极评价,鼓励创新思维

在评价中,教师既要注意客观﹑公正,又要注意热情诚恳,使学生体验到评价的严肃性,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满足学生的成功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不要立即说:“No,you are wrong.”而应说:“Please think it over.”评价要分层次,对于优秀生要严格、高要求地评价;对于差生要给予肯定﹑鼓励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总之,教师只有把期望带给学生,尊重﹑理解﹑宽容地对待学生,同时注意给予积极评价,学生才能处于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他们的创造思维才能得以发展,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可见,造就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是教师的天职。

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的过程,英语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与新方法,提高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求异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教育心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创新思维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