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一问题”的有效教学尝试

2015-09-10张冬梅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道题小题算式

张冬梅

新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71页例8是一道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题目,如下: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在二年级下册时就已经接触过,但这道题和二年级的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相比,又有所不同,它是先求出1个碗的价钱(单位数量),再求出8个碗的总价,这属于归一问题中的正归一类型。在例8下面的 “想一想”中,还出现了反归一问题,它是例题的变式问题,也是先求出1个碗的价钱(单位数量),但第二步与例题不同,要求30元里包含几个这样的单位。这样的安排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先求出单价(单位数量),也就是“一份数”。

教学前,笔者选取学校三年级其中一个班,用“妈妈买3个同样的碗用了18元,如果买8个这样的碗,需要多少钱?”这道题做了前测,全班40位学生的测试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前测中可以发现,班级中有16位同学不会正确列式,大多是用一步计算来解决的,其中有8位同学是用算式“18×8”来解决的,还有6位同学是用“3×8”等算式来解决,还有两位同学无从下手。从他们的算式中可以看出,他们还没有感悟到其中隐藏的 “一份数”这一概念。在得数等于48的24位同学中,有同学是直接用算式“8×6”来解决的,但却说不清楚这个“6”是哪来的,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学生对归一问题中这个“一份数”是有意识的,但认知还不够清晰。归一问题中的“一份数”是解题和建模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归一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必须是在充分感悟“一份数”的基础上。那么如何让学生去真正感悟呢?对此,笔者尝试对“归一问题”进行了教学实践。

一、在新知学习中感知“一份数”

在例题中,一个碗的价钱是其中的单位数量,也就是“一份数”,教师要想让学生去感知这个单位数量,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借助图示语言、思维表述、对比活动,让学生去感知“一份数”,感受数量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起清晰的问题解决模型。

(一)借助图示语言

图示语言,就是把题目呈现的信息和问题,通过直观形象的符号信息展示出来。为了便于学生画图,笔者把例题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改编,如下:

1.在画图中感受

在读取了信息和问题后,有学生已经知道了该怎么解决,而部分同学还是很茫然,面对三个信息,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于是,笔者放慢教学速度,让不会做的学生画一画信息和问题,从中寻找解题的突破口。而让会做的学生先把答案写在括号里,然后再把自己的思考过程用图展示出来。通过画图,学生已经感受到了“一份数”的存在。

2.在说图中感知

反馈时,笔者分别出示了实物图、圆圈图和线段图。

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画的,你看懂了吗?通过反馈,学生从示意图中清楚地感受到了要解决买5个这样的碗需要多少钱,先要知道其中1个碗的价钱。为了让学生对“1个碗的价钱”这个单一量的感知更清晰,笔者在出示了其中一位学生的线段图后,指导其余学生一起学画线段图。先在黑板上画出“买2个同样的碗用了12元”,然后问学生:“买5个这样的碗需要多少钱该怎么画?”学生回答:“画5段。”笔者又问:“每段有多长?”学生回答和上面的每一段一样长。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学生已经真正感知到了其中的“一份数”。

(二)借助思维表述

在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表述自己所理解的数量关系,结合具体情境阐述自己的解题思路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过程,它能促进学生的思维从直观感知上升到数学理解。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中,教师更应重视学生解决问题思路的表述,尤其是中间问题,在归一问题中,也就是“一份数”的来龙去脉。

1.在口头表达中感受

在学生尝试列式后,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交流机会。在出示了算式“12÷2=6(元),5×6=30(元)”后,通过“你的想法是怎么样的,你看懂了吗?他先解决了什么问题”,让学生完整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通过交流,再一次把“一份数”凸显出来。

2.在书面表述中感知

教师还可以在学生阐述想法时,借鉴老教材的教法,把问题的解决步骤通过板书呈现出来,如下:

1个碗多少钱?12÷2=6(元)

5个碗多少钱?5×6=30(元)

这样,通过把分步解决的问题板书出来,让学生对“一份数”的感知更深刻。

(三)借助对比活动

在例题后的“想一想”中,还出现了反归一问题“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这是以对比编排的形式来呈现的,怎样利用好教材设计的“对比”,让学生在对比活动中加深对“一份数”的理解,获得分析和解决归一问题的基本方法呢?我们可以在教学时,在解决了“买5个这样的碗需要多少钱?”后,让学生根据“妈妈买2个同样的碗用了12元”,也来提一个问题,根据学生的提问,出示如“36元可以买几个这样的碗”,同样让学生列式后说说思考过程。

1.在相同处感受

在列式解决了以上两道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两道题之间的相同点,通过对比,学生发现,在解决这两道题时,都是先解决“买1个碗多少钱”的问题,通过对比归纳,再次突出“1个碗多少钱”这个“一份数”。

2.在规律中感知

在对比练习后,再次安排了一个体会个数和钱数的关系活动,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分个数和钱数两列板书,买1个碗是6元钱,买2个碗是12元钱,买3个碗是18元钱,依次类推,让学生发现,当买的碗的个数越来越多,钱的总数也越来越多,当钱的总数越来越少,买的碗的个数也越来越少,但其中不变的是1个碗的价钱,通过找规律再次去深刻感知“一份数”。

二、在巩固学习中丰富“一份数”

在一些生活问题中,“一份数”无处不在,它不仅仅是指“1个碗的价钱”,还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像“平均每分钟做6只纸飞机、平均每组有6位同学、平均每分钟做6道题”都是“一份数”。教材中“做一做”呈现的“一份数”也有别于例题:

在这道题中,“平均每天看8页”就是其中的“一份数”,笔者认为,这道题设计的目的不但要让学生熟练归一问题的解题规律,更重要的是要丰富学生对“一份数”的认知。在深刻研读了教材的练习后,笔者在巩固学习中设计了一个连线题,想通过这三道题,达到丰富学生对“一份数”的认知目的。

(一)在反馈中丰富“一份数”

在呈现的三个问题中,第1、2小题比较简单,在学生连线后,分别说说想法,特别是先解决了什么问题?在说想法的过程中去丰富学生对“一份数”的认识。第3小题对部分学生来说有难度,这里出现了一个干扰数据“8分钟”,受此影响,有学生连了第1个算式。在反馈中,学生明白了其实要解决的问题是“照这样计算,做完30道口算题需要几分钟”的问题,如果用第1个算式来解决,那么要解决的问题是“照这样计算,8分钟可以做几道题?”在分别出示了这两个数学问题后,让学生找一找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通过比较,学生发现,在解决这两道题时,都是要先解决“平均每分钟做几道题”,在这里,“平均每分钟做6道题”是其中的“一份数”,利用错误资源,再一次丰富学生对不同于“1个碗多少钱”的“一份数”的认知。

(二)在归纳中丰富“一份数”

在解决了第3小题这个难点后,笔者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那就是找出这三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通过比较,学生发现在解题时都先用“18÷3=6”算出了“一份数”,那么“18÷3=6”在不同的题目中表示的含义一样吗?让学生再一起说一说,在第1题中,“18÷3=6”表示“平均每分钟折6只纸飞机”,第2题中,“18÷3=6”表示“平均每组有6位同学”,而第3题则表示“平均每分钟做6道题”,而在生活实际中,“18÷3=6”还可以表示不同的“一份数”,通过归纳总结,再一次丰富了学生对“一份数”的认知。

三 、在拓展学习中深化“一份数”

在教材的练习中,还有这样一道题:

其中的第1小题,既可以用归一的方法也可以用倍比的方法来解决,但这两种方法的共通之处是都先解决了“一份数”的问题,在归一方法中,笔者把“平均每名同学擦4块玻璃”看作“一份数”,而在倍比方法中,却把“3名同学擦12块玻璃”看作了“一份数”,这是对传统意义上“一份数”的深化,笔者在拓展练习中设计此类练习,在感知、丰富“一份数”的基础上,深化对“一份数”的认识。设计练习如下:

这是一道可以用正归一、反归一和倍比三种方法来解决的问题。在反馈时,先进行正归一和反归一的比较,巩固本课的新知。在此基础上,重点通过交流、画图去理解倍比方法,沟通归一和倍比方法,深化学生对“一份数”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模型,正确解题。

(一)在沟通中深化“一份数”

正归一和反归一的方法对学生来说很容易理解,但正归一和倍比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是很难去发现和归纳的。于是,在理解倍比方法“8÷2=4 ,4×10=40(元)”时,笔者让学生尝试着去画一画、圈一圈,借助图示来解释算式的意义。通过几何直观,学生理解了这种方法其实是把“2张票多少钱”看作了“一份数”,8里面有4个2,也就是要付4个10元。

通过这道题,学生找到了归一和倍比方法的相同之处,也深化了对“一份数”的认识。

(二)在拓展中深化“一份数”

除了让学生理解可以把“2张票多少钱”看作“一份数”,还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在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时,也可以把“3个苹果多少钱、4个人一共折了几个纸飞机”看作“一份数”,通过教师举例、学生交流,深化对“一份数”的认识,在寻找更多“一份数”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去提一些既可以用归一方法来解决的问题,也可以用倍比方法来解决的问题,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深化学生对“一份数”的认识。

在课堂教学后,笔者又对参与前测的班级进行了后测,测试题分别是:

1.小林读一本故事书,3天读了24页,照这样的速度,7天可以读多少页?

2.同学们大扫除,3名同学擦12块玻璃。照这样计算,教室里共有36块玻璃,一共需要几名同学?

3.把3本相同的书摞起来,高度是18毫米。如果把9本这样的书摞起来,高度是多少毫米?

全班40位学生的测试情况如下表:

在3题全部做对的学生中,第3小题很多学生是用倍比方法解决的。在做对2 题的学生中,有两位学生是出现了计算错误,而方法是正确的。还有一位学生做对1题,一位学生全错,需要进行个别指导。从后测结果来看,让学生在新知学习中感知“一份数”,在巩固学习中丰富“一份数”,在拓展学习中深化“一份数”,大部分学生对“一份数”有了清晰和深入的认识。当然,从后测中也能看到问题:做对的学生是真的掌握了这类问题,还是只是在套用这个模型;一旦把题目换成归总问题,学生还会不会灵活解决;教师的教学策略应如何进行调整;练习应如何进行有效设计;等等。这是我们接下来要思考并努力的方向。

(浙江省平湖市乍浦天妃小学 314200)

猜你喜欢

道题小题算式
误会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这道题谁会做
Q博士课堂
想一想,填一填,分一分,摆一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