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苏轼《水调歌头》的“豁达”之感

2015-09-10褚光

语文教学之友 2015年9期
关键词:下阕境遇首词

褚光

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水调歌头》的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将“教会学生学习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为教学目标之一。但是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只是从最后一句入手,浅层面地讲解他的豁达之情。而学生对于整首词的理解也并不十分透彻,这主要还在于学生的知识和阅历还没有达到理解这首词的高度,同时对于诗词的背景也不了解。在此,笔者就从以上问题来谈谈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品出苏轼《水调歌头》的“豁达”之感。

一、以读促悟,体会豁达

在诗词教学中,朗读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其原因之一在于诗词具有独特的韵律和节奏,学生在朗诵诗词的过程中,就可以直观地感受词人情感的变化。而苏轼的《水调歌头》更是具有音乐和节奏的美感。在教学中,笔者就先播放了一段《水调歌头》的音频,让学生跟着音频初步感受诗歌,尤其是诗歌前后基调的变化,从起伏的节奏和音调中感受整个情感的变化过程,从而感受苏轼的豁达之感;其次,笔者采用学生自主朗读,小组朗读以及教师带读的方式进行诗歌朗读。尤其是把握其关键的字词“几时、不知、何年……”等等。一句“明月几时有?”为开头,看似是作者对于宇宙、对于明月的追问,但后一句“把酒问青天”又体现着词人将月当作朋友的这一种情怀。“为什么要去问月呢?”学生可以在朗读中逐渐去思考这样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用问题的方式引发学生对于这首词究竟“问的是谁,究竟在问什么”的一个深入的思考。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基础,对于诗词的解读也能够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因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多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将课堂还给学生。

二、插入背景,帮助理解

在通过朗读的方式初步了解了《水调歌头》的基调之后,教师应该穿插一些写作的背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苏轼的豁达之感。引导学生理解苏轼是在什么境遇下发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感慨,是理解苏轼“豁达”心胸的关键。

在此,教师就应该着重把握小字部分。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片段来展示苏轼当时的境遇,或者采用PPT的形式,这样可以将背景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在作这首词时,是丙辰中秋,当时苏轼四十一岁,时为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题说“兼怀子由”,当时苏轼与弟弟子由已经六七年不见了。苏轼因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弟弟苏辙的别离,尤其是中秋佳节,孤身对月,抑郁惆怅之感溢于言表。在词的上阕中,首先通过营造自己孤身赏月的情景,再用“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来间接表明自己被贬,不知道当今朝廷如何的失望落寞之感。但正是有这样的情绪和境遇的寄托,才让苏轼下阕的抒情更显得豁达。上下阕的对比能够让学生更为强烈地感受到词人的心情变化,体会他的豁达。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将苏轼或者其他诗人类似的诗词进行对比,来体会不同诗人的风格以及情感。

三、把握关键,感悟豁达

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仅仅只是了解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最能体现词人豁达的词句,但是对于为什么体现出词人的豁达却很难说出一二。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进行引导,比如,“你们在遇到难过的事情时是怎么处理的?如果你的好朋友把你的东西弄丢了,你是什么心情?”从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感受词人在这样艰难的境遇中发出这样的感叹有多么不易。此时,教师也可以结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类似的诗句来理解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背后的超脱与豁达。同时,笔者也将这一句词与谢庄《月赋》中的一句诗“隔千里兮共明月”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月赋》中所要表现的情绪是一种“有我”的美好状态,而苏轼则是表现出一种“无我”的遥思。从时间和空间上也都体现出了苏轼的长远境界。

四、总结

苏轼的《水调歌头》可以说是古典文学秋词中最为著名的一首,正如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所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而苏轼的豁达之感也是这首词历久弥坚的主要原因。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这样的诗词能够从整体把握苏轼的个人以及他写作风格特征,这对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提高也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作者单位:扬州市邗江区瓜洲中学)

猜你喜欢

下阕境遇首词
思念的五月
神回复
士魂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宋高宗的眼力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半阙词
境遇与作为
境遇与作为
境遇与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