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学与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

2015-09-10甘文

考试周刊 2015年90期
关键词:有效衔接大学英语高中英语

甘文

摘 要: 作为英语学习的两大主要阶段,大学英语与高中英语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较大差异,大学英语教学和高中英语教学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断层,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果不重视教学的衔接,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本文主要分析两者衔接失衡的原因,提出任务型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与高中英语教学有效衔接的手段,可以帮助学生从高中英语学习到大学英语学习的顺利过渡,特别是在高考英语社会化考试政策确立之后尤为重要。

关键词: 大学英语 高中英语 任务型英语教学 有效衔接

一、大学与高中英语教学的断层

(一)学生存在的问题

由于大学英语教学与高中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差异,大多数大学新生无法适应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形成挫败感,导致产生厌学心理,学习消极,这与大学英语学习所要求的学习主动性相违背,形成恶性循环。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怕上英语课

基于笔者对历届大一新生的英语学习访谈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在大学的第一堂英语课后,表示听不懂授课,因为大学英语授课基本采用全英文模式,而高中英语老师较少使用英文讲解。特别是对于全英语授课中用到的语言专业词汇,学生很难听懂,一堂课下来,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供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按照大纲要求,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侧重语篇的分析、文化背景的学习、口语表达等综合能力的训练。高中英语学习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只注重语言的语法学习,导致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害怕开口说,不敢说,不愿说,抓不到重点和难点,甚至不知所云。这种学习的困难,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过分焦虑。

2.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

高中英语学习,学生基本上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进行的,不需要自己的主观意识,被迫地进行题海战术。学生对于家长和老师的依赖性与大学提倡的自主学习相对。学生不能够主动探究问题,有了疑惑不会主动解决,而是等待老师的帮助,这显然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亦导致之后的学习举步维艰。

3.学生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

由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安排,一般大学英语周课时为4节,而高中每天至少2节,大学英语周课时少,内容却多,很多内容需要学生需要花更多时间消化和巩固,但是很多学生弄不明白哪些内容需要注重,分不清主次,不知道学什么、学多少。

(二)教师存在的问题

1.高校英语教师不了解高中英语教学

目前,很多大学英语教师都是从研究生毕业直接应聘而来,缺乏高中英语教学经验,对高中英语教学不了解,与高中英语教师更是缺少必要的交流,缺乏正确的认识。极少教师关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自己的教学只是根据教学大纲进行,忽视了学生实际学习状态。

2.教师的教法单一

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仅仅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制作教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进入同一个专业、同一个系,有些生源地教学资源优异,有些地方特别是一些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师资匮乏,学生英语能力不在一个水平,却在同一课堂,对同一内容有不同的反应。教师如果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任务型教学基础理论

任务型教学理论主要是在认知心理学派之建构主义理论和二语习得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皮亚杰、科恩伯格等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经验的重组与重新建构,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心理建构过程,是体验、发现和创造的过程。”知识不是由教师传授的,而是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在与外部环境的沟通交流过程中自己构建的知识意义,教师只帮助和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二语习得理论认为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自我构建的介于母语与二语之间的第三语言,语言的习得就是学习者不断通过模仿、建构,使第三语向目的语靠拢的过程。在这两种理论基础上建立的任务型教学,主张教师为学习者提供逼真的语言环境,提供目的语素材,让学生完成交际任务,学生需要积极思考,用目的语进行交流,获取所需信息,将用自己的“中介语”进行重组,重新构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掌握目的语的使用规则,使重新建构的“中介语”努力向目的语过渡,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三、衔接策略——任务型教学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心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内容方式都由教师决定,学生被动学习,逐渐产生学习的依赖性,不能够主动探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到了大学无法适应大学英语自由、开放的教学。任务型教学方法是解决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断层的最好选择。

(一)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设计

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设计分四个步骤。一是任务前阶段,包括准备和传授两部分。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了解班级学生的语言能力差异之后,确定教学目标,根据主题设计多个难易不同的具体任务,包括主题思想、语言运用、文化知识等方面,还可选择与学生专业相配合的知识内容。在新生刚入学时,教师可用简单的目的语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优质资源,向学生讲授、展示完成各项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背景。二是任务中,此阶段学生为主体,学生根据自己的语言能力水平选择合适的任务作为基底,自己决定学什么、学多少、达到什么效果,学生也可就这些问题与老师交流,得到帮助。学生用目的语与同学进行交流,在实际操作中将知识重新构建,最后形成报告。三是任务后,教师讲授各任务的重难点,提供反馈和评价,同时让学生自己分析报告,加强巩固和练习,任务结束。还可发挥学生的兴趣特点,递进式完成同一主题任务,逐步完成。任务型教学完成了从口头表达到语言知识、文化背景、书面表述等一系列语言任务活动,综合能力全面发展。

(二)任务型教学的衔接作用

任务型教学能够满足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也能较好地克服目前大学与高中英语教学衔接上的失衡。任务型教学一是使学生从填鸭式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选择性地进行学习,学生拥有合适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高涨,愿意积极思考,乐于进行语言实践活动。二是解决了教师对于能力水平不一学生的教学目标的困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学习,而不是像之前,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对于语言水平相对落后的学生过难,对课堂组织教学活动感到茫然,导致厌学现象产生。三是任务型教学加大了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提高了学生接触目的语的频率和深度,弥补了高中在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哑巴英语的缺陷。

四、新形势下任务型教学策略展望

目前,高考外语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政策已确立,给高中英语教学带来冲击和挑战,同时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的英语水平将都有提高这是肯定的,一年多考实施后,学生可能在一开始就考得高分,为了花更多时间在其他科目上,之后的英语学习就会过于松懈。语言的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持续使用和学习可能倒退。届时同一学校的学生外语水平将层次分明,而同一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也参差不齐、层次分明。大学英语教学将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顺应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分层次进行教学。任务型教学却能在其中发挥作用,根据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三个层次进行任务设计,任务型教学在新形势下的英语教学中可能更加全面地采用,并得到进一步发展。

五、结语

尽管任务型教学策略的选择能够较好地解决目前高中与大学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但是英语教学要求还应该从长远考虑,从大局入手,切实解决英语教学、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整体出发,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培养适应推动国际交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Wills 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don: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6.

[3]戴炜栋,杨凡.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2,(11).

[4]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J].外语界,2013,(6).

[5]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有效衔接大学英语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解析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的有效性衔接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终身教育背景下中高职英语类课程有效衔接途径探究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中高职公共课有效衔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