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2015-09-10陈建立

考试周刊 2015年90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高中语文习惯

陈建立

高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教学工作实际中,阅读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就新课改下语文阅渎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谈谈见解。

一、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结合十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阅读的功利性扼杀了人文性。语文新课标提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语文的工具性被大大强化,而人文性被忽视。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但很多时候,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只是把实词、虚词、文言句式作为教学重点,忽视老祖宗留下的那些瑰丽的语言;有的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只是注重翻译、意境教学,忽视古代诗人留下的朗朗上口的诗句;个别老师甚至认为课本没用,不用讲解,反正考试不会考原文,只要把课本里出现的字词、名言警句掌握就可以了。于是,枯燥的教学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抑制了学习的兴趣。

2.学生阅读量少、知识面窄。一些学生课外阅读面窄,涉猎中外文学名著的数量和质量远不如发达国家同年龄段的学生。由于升学压力大,各科题海挤占大量课外时间,加上不少教师、家长担心课外阅读会冲击课内学习,致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限制。学生固然要认真学习、掌握课本上的课文和有关知识,但仅有课内阅读远不能满足培养读书习惯的需要,因为它的内容、范围都极为有限,学生得到的阅读锻炼带有局限性;课外阅读却可以把学生带入无比广阔的天地中,接触到各式各样的文章。实践证明:语文成绩好的学生无不得益于课外阅读,正是大量的课外阅读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有效地提高了阅读能力。

3.学生不会自主阅读。早在1978年,吕叔湘先生就批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即阅读教学,即阅读数量太少、阅读速度太慢、阅读效率太差、阅读时间太浪费。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唱的是主角,一个个问题牵着学生进入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轨道之中,引导学生作答,这样就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任务。这种做法造成的后果是学生过于依赖老师,当自己独立阅读时,往往无处下手,不知道从何读起,不知道该读什么。对此人们往往归因于学生阅读能力太弱,尽量加大阅读训练的力度。殊不知,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就难以提高。

4.学生诵读文本机械化。在对近几年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进行剖析后,我们不难发现不少语文教师确实把“读”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但是对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却缺乏关注,这就造成高中学生诵读机械化的现状。“琅琅书声”只有在小学能听到,到了高中以后只能说学生把无声的文字变成“和尚念经”。诚然,高中学生在古诗文阅读中仍旧以诵读为教学的主要方式,但是这种读是为了背,学生往往忽略其间的情感再创;即使在感情丰富的戏剧分角色朗读时,很多学生也没有投入过多的情感,仅机械地念完全文。

二、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

高中语文课标对高中生阅读培养作了明确的规定: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培养学生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阅读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提高语言文字的感受力,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与生活的感情;让学生感受艺术和科学之美,提升审美境界。因此,加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至关重要的内容,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任何其他形式和手段都不能代替的,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

三、破解阅读教学现状的策略

当前许多一线教师都已认识到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都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不少探讨。针对上文提出的现状和问题,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阅读教学的思路。

1.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好的阅读是一次精神的对话,一段心灵的旅程,一场文化的盛宴。因此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引导和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积极思考;让学生用心灵感悟作品,与作者产生共鸣;让学生读出个性,读出自我,在阅读过程中捕捉到作者思想的光芒,进而引起共鸣,增长智慧。

2.提高教师的专业阅读素质。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在教学活动中他所负的责任和所起的作用应是最大的。教师的阅读量决定着他的自身素养,也决定着教学的容量和质量。素质教育下,语文教育的改革需要教师的转变。因此,教师要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身涵养,提高个人水平,这样“肚里才有货”地教学生。

3.培养学生阅读积累的习惯。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社会、家庭、学校的关系都密不可分,在高中阶段,学校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显然是最大的。我建议学校多开设阅读课,带领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读书,同时在阅读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积累语文知识习惯的养成,如勤摘抄、勤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这样会使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效率。

4.教师示范引领阅读。目前,很多高中语文教师都已经忽略范读的重要性。范读不仅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而且当教师全情投入文本中时,教师会通过声音将自己的理解传达给学生,并用声音中渗透出的感情感染学生,教给学生诵读的技巧,增强学生对文章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诵读的兴趣,提高诵读的效率。

要让语文阅读课堂真正充满生机与活力,新课改的理念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但作为一线教师,在实践中要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阅读教学的指向,真正把学生个体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展示出来,这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追求的目标。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高中语文习惯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上课好习惯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