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应用效果

2015-09-10陈一凡

新闻世界 2015年12期
关键词:节奏纪录片音乐

陈一凡

【摘要】音乐是纪录片创作、鉴赏过程中的重要审美元素。本文从听觉与视觉、音乐与画面的结合上分析纪录片中音乐的应用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声、画两者相铺相成、交相辉映、缺一不可。

【关键词】音乐纪录片效果

音乐作为一种具有独立表现能力的艺术形式,在视听艺术中有着积极的、多方面的作用。它对画面的补充、深化、烘托和渲染具有重要作用,是纪录片中的重要创作手段之一。因此,本文从听觉与视觉的结合分析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应用效果,从音乐与画面结合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来透视其作用,为纪录片的创作、鉴赏提供参考。

一、音乐在纪录片中的表现形式

以往音乐在纪录片中似乎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充当配角。但在近些年的创作理念中,音乐往往被视为是纪录片的灵魂。恰当的使用音乐能更好的烘托氛围,深化主题,使纪录片更具表现力。

纪录片中的音乐可分为两种:主观音乐和客观音乐。主观音乐并非是来自画面所在的现实世界,而是在画面编辑完成后由创作者根据画面所表现的情境配上一段适合的音乐。它是根据纪录片人物性格塑造、渲染环境气氛和表达自己的创作思想的需要加配上去的;客观音乐是画面中的声源所提供的,是画面中本来就有的声音。对于推动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的塑造、人物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揭示等方面都有着较大优势。在表达思想情绪时更加自然、生活化、多元化,加强了画面的真实感,渲染画面的情绪气氛,增强了纪录片真实效果的表达。

二、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应用效果

音乐是细腻的,它能够直接传递和表达深层次的情感,使情感传达得更准确、更饱满,使纪录片的表现力更具丰富性。在纪录片中使用音乐,可以使纪录片声情并茂,音画并举,并且增强纪录片的亲和力与感染力。

1、渲染画面情绪与烘托画面气氛

渲染力是音乐本身的能力。用一段合适的音乐来表现某一情绪,往往要比单纯文字、画面等形式表现的效果好得多。人们常有这样的感受,电视画面在视觉上表现的形象或气氛,如果没有声音从听觉上加以渲染与烘托,就会感到画面像一杯白开水那样淡而无味。如果加以音乐影响人们的情绪,让人们以这种情绪去理解影片的画面内容,就会感到画面上的形象、气氛更加突出、内容更加丰富,使观众与纪录片的创作者达成情感的共识。

纪录片《迁徙的鸟》在没有演员,没有使用一般意义上的画面加解说词的情况下,在音乐音响方面做出了许多独到的创意,使得影片整体仍然透露出强烈的戏剧性和人文色彩。法国配乐大师布鲁诺·库莱斯担纲谱写的多首音乐作品在很多环节中都与画面十分契合。如开篇略带伤感的歌曲,混合着鸟的自然之声,没有加任何的修饰,两者却浑然一体。后面的音乐,时而用清亮悠远的音调配合侯鸟回归的优雅意境;时而以紧张的合奏,表现迷途与工业烟雾中侯鸟的情景;时而用合唱赞颂鸟类飞越海洋、荒漠、树丛、冰川、山脉的景象。当候鸟飞越崇山峻岭,滑过碧海蓝天时,音乐是自由轻快的;当野狗扑向被击中的飞鸟、海滩边的螃蟹肢解蚕食受伤的海鸟时,音乐是忧郁阴沉的;但当无畏的勇士怀着坚定的信念去实现自己的诺言的时候,伴随着再次振翅的果敢,音乐是那么的磅礴激荡,气势如虹。这些音乐为烘托影片气氛、渲染情绪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影片内容得到升华的同时观众也体会到了鸟儿情绪的变化,使观众更好的融入到作品的气氛当中。纪录片《敬爱的周总理永垂不朽》,片头画面是云海、崇山和青松等等,徐缓推移的镜头,画面的节奏和特定的景物,表达出一种崇敬、怀念的庄重气氛,这里音乐配上了以人声哼鸣形式出现的哀乐。音乐的旋律具有强烈的悲思,加上富于情感色彩的人声哼鸣,汇成催人泪下的悲切气氛,渲染与烘托了画面的情绪。

2、深化主题,引起共鸣

纪录片中每个画面与音乐使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使用适合的音乐音响形成了对影片情感起伏变化的表达,调动观众的审美感受与联想产生情感共鸣。如果说画面和语言是创作者有意识的让观众加深对主题的认识和了解,音乐则是让观众在观看时无意识的对主题形成精神上的深化认同。

纪录片《带摄影机的人》刚刚完成时,是一部无声片。创作者维尔托夫在声音技术取得进步的条件下,为它配上了音乐,从而使得这部作品更具完整性。片中有雄浑激昂的交响乐,旋律大气磅礴;也有警报器声、婴孩哭泣声、人群嘈杂的喧闹声等音响效果,使得影片表达更加自然、真实,有助于观众体会、理解被摄对象所处的环境,能够使观众进一步了解影片主题,也加深了观众对创作者创作意图的认同。不同风格音乐搭配不同的画面,也使观众不致于在镜头快速组接和转换中造成理解的混乱。

3、参与叙事,产生节奏

音乐自身具有节奏,它在影片中可以造就、影响影片的节奏。音乐节奏上的脉动可以强化画面组接间的节奏感,让戏剧冲突过渡得更自然、更灵活。同时音乐的节奏也可以表达出画面欠缺的那部分意境,这种具有流动感的时间艺术,把创作者想要在片中传达的情感连接在一起,这种因为音乐所产生的情感上的关联性与承继性,使得影片的叙事更加和谐、流畅。

雅克·贝汉的《微观世界》以无与伦比的摄影技术,将森林下、草丛中的世界放大无数倍。其中蜻蜓、蚊子、蚂蚁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其中一段关于蜗牛的爱情,两只蜗牛相遇需要多长时间?相爱需要多长时间?画面上两只蜗牛在卿卿我我时,画外响起的是咏叹调,一方面歌颂爱情的伟大,另一方面营造舒缓的节奏。当画面上出现毛毛虫排队行进的滑稽场面时,画外响起的竟是爵士风格的音乐。在激越的鼓点声中,毛毛虫的爬行很有行军的感觉,在节奏上显得轻快许多。还有屎壳郎推粪球、天牛的决斗,一只蚊子的诞生等等片段,都运用了交响乐为其伴奏,在节奏上忽紧忽慢,调控了略显单调的内部节奏。在给人惊奇的视觉享受的同时,还带给人愉悦的运动节奏和丰富的声音节奏。《舌尖上的中国》以风格大气磅礴的交响乐为主要配乐,多选用了管弦乐器演奏,表现食物耕种、收获、烹饪、享用的过程,一次次把中国各地的饕餮盛宴演绎得跌宕起伏、趣味横生,令观众应接不暇。此外影片还选用了一些节奏感强烈的配乐,绵密的战鼓声、紧张的古琴声、激烈的琵琶声,穿插在恢宏的交响乐中使用,把各种刀工、火候以及烹饪的画面组织起来,使得影片也不失活泼色彩。

4、组接画面,过渡转场

纪录片中使用的音乐从整体结构上看是不具有完整性的,但它将跳跃的画面组接在一起,使观众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连贯感。利用一段音乐在演奏过程中音调、音色和旋律等形式的变化可以把不同空间、时间的画面自由的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段落。从而对纪录片中画面内容的意义产生影响,使纪录片的声画形象和视听效果达到水乳交融、和谐统一,与观众的认知结构逻辑匹配。在镜头场景切换时,音乐对影片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将观众的情绪延续维持在一个饱满的状态,不会因为场景的转换而减弱。

纪录片《故宫》为了配合各大宫殿阴暗的效果,配乐特地选用厚重的弦乐来演奏,以表现环境庄严肃穆的效果。而当影片讲述到近年来对故宫进行大规模重修时,视觉上选择了色彩明亮的近景镜头,音乐则是选择了较为活泼轻快的木管类乐器来演奏,传递出繁荣、欢快的景象。使观众注意力、情绪在配乐的伴随下一直沉浸于纪录片之中。

三、风格的塑造

音乐是主观之于客观的产物,它不可避免地带有环境的特征。起到表现民族感、时代感的重要作用,以帮助纪录片更好的塑造独特的风格。

1、民族风格

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民族音乐属性,它们个性鲜明、风格迥异。纪录片在还原真实生活时,使用一段适宜的具有民族风格、地域色彩的音乐,其功能往往比大量的解说和画面语言更具有说服力。在纪录片传播过程中,特别是在跨文化、跨民族的交流过程中,越是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越是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中日合拍大型纪录片《丝绸之路》,日本著名电子乐大师喜多郎受邀为此部纪录片配乐。这部电子合成器奏出的沧桑粗旷的西域风格、深远又神秘的中国古典的旋律,令人心魂萦绕,模拟的驼铃声贯穿全曲,把我们带入远方的“丝绸之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聆听这部乐曲时,人们会体会到在这大漠中自我的渺小与生命的意义,也许这个时候人们才会有所思考。驼铃悠扬,黄沙吹过,商队的足迹消失在这广阔的大漠中将生命的讯息延续……那飘渺旷远的幽怨乐声在人们心田投下丝丝怅惘的阴影。

2、时代风格

音乐富于时代性,烘托时代背景,加深观众对画面的感受。如很多以抵抗法西斯侵略为题材的纪录片作品,配乐多选用那个时期的歌曲。这些歌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勾起战争亲历者的回忆,也可以让后辈们更好的融入影片,被影片情绪所感染,了解那段历史的真实面貌。

结语

贝多芬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音乐能够展示人物或事件深层的内涵,引发观众哲理性的思考。这就要求创作者准确把握主题,用音乐准确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事件的内涵,要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将真正适宜的音乐融入到纪录片当中,使之与画面、解说等互相协作,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服务于纪录片主题的表达。□

参考文献

①张欣,《纪录片音乐的特征与价值探析》[J].《中国电视》,2013(10):67-69

②钟斌,《电视纪录片的音乐美学特征解读》[J].《音乐时空》,2015(10):105-106

③高鹏、陈辉、陈玉红,《电视纪录片音乐艺术韵味表现微探》[J].《当代电视》,2015(6):18-19

④杨振乐,《浅谈纪录片中音乐艺术的妙用》[J].《新闻传播》,2014(9):99-100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节奏纪录片音乐
Rough Cut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节奏
等待
超级蚁穴
轻快漫舞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音乐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