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习近平总书记学讲中国故事

2015-09-10张峰

人民论坛 2015年25期
关键词:中国故事

张峰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以其善讲中国故事的风格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提升了当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为我们树立起典范式的榜样。跟习近平总书记学讲中国故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动员各方面一起做思想舆论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类资源,推进内宣外宣一体发展,奏响交响乐、大合唱,把中国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让中国声音愈来愈洪亮。

【关键词】 中国故事 中国声音 新论断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不是蕞尔小国,而是泱泱大国,既有着长达5000多年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传统,又随着改革开放发展成为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的新兴经济体。中国能被其他国家所认识、所理解确实不容易,为此,就有必要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同志作为中国的领导人,以善讲中国故事的风格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提升了当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为我们树立起典范式的榜样。习近平总书记对讲中国故事有很深刻的思考,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新论断上。

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扭转“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解决“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突出问题

早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这项任务之所以重要而迫切,将其放到国际舆论的大背景中来看就很清楚了。国际舆论格局是西强我弱,西方主要媒体左右着世界舆论。在这样的格局中,我们往往是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这个问题要下大气力加以解决,要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种局面有所改变,国际上关于中国的正面、肯定的舆论有所上升,但负面舆论依然不少,“中国威胁论”、“中国强硬论”、“中国傲慢论”、“中国掠夺论”、“中国不负责任论”、“中国搭便车论”、“中国失败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全输论”等奇谈怪论不绝于耳。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制造种种负面舆论,目的就是要搞乱我们的思想,以便乱中获利。他们奉行实用主义的逻辑——“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就是要把我们党、我们国家说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诱使人们跟着他们的魔笛起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发展道路,背后起支撑作用的是一套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制度体系。西方敌对势力必然要把我国的发展壮大视为对其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绝不会让我们顺顺利利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强调,全党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场斗争既包括硬实力的斗争,也包括软实力的较量。客观地讲,国际舆论格局依然是西强我弱,但这个格局不是不可改变、不可扭转的,关键看我们如何做宣传工作。为此,就十分有必要讲好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的可能性: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就要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

我们之所以能讲好中国故事,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有底气、有本钱。新中国成立六十几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开创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一个个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我们现在有底气、也有必要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国家发展成就那么大、发展势头那么好,我们国家在世界上做了那么多好事,这是做好国际舆论引导工作的最大本钱。我们应该有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心!

这个信心首先来自于事实依据,我们既然做了,就要让世人知道我们做了什么。如果任由别人乱说我们一通,而我们又不及时加以澄清和纠正,就会以讹传讹,反倒让世人觉得我们输了理似的。因此,我们要主动发声,让正确的声音先入为主。比如,针对美国总统奥巴马接受《纽约时报》专访时称“中国搭30年便车”的论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发表演讲时幽默地予以回应,“中国愿意为包括蒙古国在内的周边国家提供共同发展的机遇和空间,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

特别是对别有用心的人散布的政治谣言和奇谈怪论,我们耳朵根子不要软,不要听风就是雨,要有主见、有定力。我们不能默不作声,要及时反驳,让正确的声音盖过他们,这是牢牢掌握国际舆论斗争主动权的要义所在。思想舆论工作要久久为功,我们的观念和主张要经常说、反复说,不能长在深山无人知。

讲好中国故事的针对性: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优越性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独树一帜,让其他国家理解中国所选择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此,这也就成了我国对外宣传工作的重点。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这两年每次出访,不论是会谈、交流还是演讲,都要讲中国道路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讲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和主张,还在不少国家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这就是做思想舆论工作,就是到国外去做思想政治工作。例如,他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畅谈中国悠久的文明和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在对外宣传中,最难的事情莫过于让世界理解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由于我们强调中国必须由共产党来领导,这在西方不少人的心目中,中国似乎不是一个民主国家,民主比起西方国家来总显得少了那么一点,因为他们可以一人一票选总统,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大成立60周年大会上和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花了很大篇幅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来龙去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目的就是要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他第一次揭示出民主的真谛:“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随后11月11日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于中南海会晤时,特意阐述了中国式的民主:我们讲究的民主未必仅仅体现在“一人一票”直选上。我们在追求民意方面,不仅不比西方国家少,甚至还要更多。西方某个政党往往是某个阶层或某个方面的代表,而我们必须代表全体人民。为此,我们要有广泛的民主协商过程,而且要几上几下。习近平总书记这些推心置腹的坦诚交谈,对于让世界了解中国,特别是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这就是中国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应有的气派和形象。

讲好中国故事的普适性: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讲好中国故事不容易,如何讲的问题也很重要。如果是用一套抽象晦涩、只有自己能够理解而别的国家难以懂得的概念,再好的故事内容也会显得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共鸣。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如何打造?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善于借用国际上通用的概念范畴表述,赋予其新的内涵。最成功的例子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应当承认,中国梦的提出与美国梦不无关系。美国梦提出的时间较早,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由美国历史学家亚当斯提出的。而中国梦概念的提出和使用相对较晚。美国梦在前,中国梦在后,在形式上中国梦是对美国梦的借鉴与超越。美国通过“美国梦”传播其价值理念和理想追求,增强了软实力,掌握了话语权,是非常成功的宣传。我们为什么不能借用这种传播方式,提出“中国梦”,来讲好中国故事呢?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梦这一概念所表达的基本内涵是早已客观存在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中国梦也是与美国梦有重大区别的: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开来讲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美国梦的基本内涵,如奥巴马总统所言,“每个人都有着追求个人幸福权利的这一信念,也就是所谓的美国梦”。前者的核心理念是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后者的核心理念是个人权利至高无上。“中国梦”的提出,不但在国内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真心拥护,而且也引起国外的积极反响,使国际社会进一步关注我国发展的光明前景和巨大机遇。联合国和许多国家的领导人都明确表示,祝愿中国梦想成真。中国梦成了我国对外宣传的最强音。

跟习近平总书记学讲中国故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是要把做好思想舆论工作作为全党的事情、作为全体中国人民的事情。不仅中央的同志要讲,各级领导干部也要讲;不仅宣传部门要讲、媒体要讲,实际工作部门、各条战线都要讲。通过学讲中国故事,动员各方面一起做思想舆论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类资源,推进内宣外宣一体发展,奏响交响乐、大合唱,把中国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让中国声音愈来愈洪亮。

(作者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人民政协论坛”特聘教授)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全文)》,新华网,2014年4月1日。

②《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4年9月5日。

责编/刘瑞一 美编/于珊

猜你喜欢

中国故事
如何做一本双效益俱佳的外宣图书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移动互联时代,如何讲好奥运里的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的战略目标、实现基础和实施路径
讲好中国故事 创新对外传播
讲述传播对象能准确理解的“中国故事”
如何事半功倍地讲好“中国故事”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