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苏叶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及分析

2015-09-10罗天宇柳华锋史维翔等

江苏农业科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紫苏叶挥发油

罗天宇 柳华锋 史维翔等

摘要: 以灌云县紫苏叶为原料,对其挥发油进行水蒸气蒸馏提取研究,并使用气质联用方法(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从紫苏叶挥发油中鉴定出含量较多的27种成分,相对含量较多的是紫苏醛(38 47%)、 (顺,反)-α-金合欢烯(17 49%)和β-石竹烯(13 55%)。考察了在水蒸气蒸馏下,浸泡温度、浸泡时间、料水比和蒸馏时间等 因素对出油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即:浸泡温度65 ℃,浸泡时间 1 5 h,料水比1 g ∶ 20 mL, 蒸馏时间2 5 h。在此条件下,挥发油得率为0 52%。

关键词: 紫苏叶;水蒸气蒸馏;挥发油;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 R284 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8-0316-03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是唇形科一年生草本自花授粉植物,具有特异芳香,在医药、食品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开发价值 [1]。紫苏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肿瘤、抗艾滋病等多种生理活性 [2],紫苏叶精油中含紫苏醛、紫苏酮等香料,可用于食品、皂用香精及化妆品的加香。

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紫苏的种植栽培技术 [3]、含油量分析 [4]、功能物质等化学成分的提取 [5]和转基因研究以及重要物质的合成及基因分析 [6-7]等方面。紫苏化学成分提取方法很多,有超临界CO2萃取、溶剂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水蒸气蒸馏、压榨法提取、生物酶制剂辅助提取等,但对挥发油提取主要是采用水蒸气蒸馏、超临界CO2萃取等方法,虽然国内关于紫苏叶水蒸气提取的工艺及成分分析有一定研究 [8-9],但不够系统和深入。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生产的紫苏叶是为出口日本定向生产,但日方只要长度不小于8 cm的紫苏叶,而叶片长度小于8 cm的被废弃,本试验就是利用被废弃的紫苏叶进行挥发成分的提取及分析,以便为其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提取所用经阴干后粉碎的紫苏叶(长度小于8 mm,含水率10 42%)采自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

1 2 仪器与试剂

仪器:美国安捷伦789A/5975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旋转蒸发器RE52CS,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试剂:正己烷(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无水硫酸钠(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 3 试验方法

1 3 1 挥发油的提取 称取一定量的紫苏叶粉末,加入到 1 000 mL 三口烧瓶中,加适量的蒸馏水,接上挥发油提取器和冷凝器,在水浴锅内恒温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加热蒸馏设定的时间,冷却,静置分层,弃去下层水,上层的油加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除去无水硫酸钠,收集挥发油并称质量。

1 3 2 GC-MS测定条件 HP-5MS毛细管柱(30 m×025 mm×0 25 μm),固定液SE30,He载气,MS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50 ℃,进样量1 μL,分流比10 ∶ 1。程序升温:初始温度40 ℃(3 min),以5 ℃/min升至100 ℃(1 min),以 3 ℃/min 升至160 ℃(1 min),以6 ℃/min升至220 ℃,保持16 min。使用美国NIST02L谱库,并经人工解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水蒸气蒸馏提取单因素试验

2 1 1 浸泡时间对出油率的影响 取一定量的紫苏叶,加入蒸馏水,使料水比为1 g ∶ 13 mL,在50 ℃的恒温水浴中分别浸泡0 5、1 5、2 5、3 5、4 5 h,然后蒸馏2 0 h,比较它们之间的出油率,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出油率显著增加;当到达2 5 h后,出油率达到最高点,继续增加浸泡时间出油率反而有所减小。浸泡理论上可使组织细胞膨胀,细胞间隙变大,加速细胞内外液动态交换而有利于挥发油的蒸馏,但当浸泡时间过长时,原料中的果胶等成分溶出,会产生乳化作用抑制挥发性成分的溶出,此时出油率下降。因此较适合的浸提时间为2 5 h。

2 1 2 料水比对出油率的影响 设定浸泡时间为2 5 h,浸泡温度为50 ℃,料水比(g ∶ mL)为1 ∶ 10、1 ∶ 15、1 ∶ 20、1 ∶ 25、1 ∶ 30,蒸馏时间为2 0 h进行试验,结果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蒸馏水量的增加,出油率不断增加;当料水比达到1 g ∶ 20 mL时,出油率达到最高值,随后呈现下降趋势。随着水量的增加,有利于挥发油的扩散和溶解;当加入的水过多时,因为挥发油中许多亲水性成分溶解在水中而造成浪费,从而导致出油率会下降。因此较适宜的料水比为1 g ∶ 20 mL。

2 1 3 浸泡温度对出油率的影响 设定浸泡时间为2 5 h,浸泡温度为35、45、55、65、75 ℃,料水比1 g ∶ 20 mL,蒸馏时间2 0 h进行试验,结果如图3。

从图3可以看出,出油率随着浸泡温度的提高有先升高后趋于稳定之势。当温度为55 ℃时,出油率达到最大值,随后略有下降。随着浸泡温度的升高,加快了挥发油在水中的扩散与溶解;但是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部分挥发油成分溶解在水中多而造成损失。因此较适宜的浸泡温度为55 ℃。

2 1 4 蒸馏时间对出油率的影响 设定浸泡时间2 5 h,料水比1 g ∶ 20 mL,浸泡温度55 ℃,蒸馏1 0、1 5、2 0、2 5、3 0 h 进行试验,结果见图4。

从图4可以看出,随着蒸馏时间的增加,出油率会逐渐增加,蒸馏时间达到2 0 h后,出油率趋于平缓。蒸馏达2 0 h后继续延长蒸馏时间意义不大,反而会造成能源浪费,因此较适宜的蒸馏时间为2 0 h。endprint

2 2 水蒸气蒸馏提取正交试验

为选择水蒸气蒸馏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L9(34)的

正交表设计9次试验 [10-11],以挥发油得率为考察指标,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取浸泡时间A(1 5、2 5、3 5 h)、料水比B(1 g ∶ 15 mL、1 g ∶ 20 mL、1 g ∶ 25 mL)、浸泡温度C(45、55、65 ℃)、和蒸馏时间D(1 5、2 0、2 5 h)进行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各试验因素对出油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蒸馏时间>浸泡温度>浸泡时间>料水比,最佳条件组合为A1B2C3D3即:浸泡时间1 5 h,蒸馏时间2 5 h,浸泡温度65 ℃,料水比1 g ∶ 20 mL。

2 3 重复稳定性试验

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3次平行试验,其出油率分别为0 54%、0 51%、0 52%。取平均值0 52%为最佳挥发油提取率。

2 4 紫苏叶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

由图5、表2可知,从紫苏叶蒸馏出的挥发油中鉴定出27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550%。主要成分为紫苏醛(3847%)、β-石竹烯(13 55%)、(顺,反)-金合欢烯(1749%)、芳樟醇(4 50%)、D-柠烯(3 39%)等,其中紫苏醛含量最高,是紫苏叶挥发油中的最主要成分。

3 结论

采用水蒸气蒸馏方法提取紫苏叶中的挥发油,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的结果显示,对试验结果影响的因素主次关系为蒸馏时间>浸泡温度>浸泡时间>料水比。

正交试验确定了紫苏叶挥发油的水蒸气蒸馏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1 5 h,蒸馏时间2 5 h,浸泡温度65 ℃,料水比1 g ∶ 20 mL,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紫苏叶的挥发油得率为0 52%。

通过GC-MS从紫苏叶挥发油中鉴定出27种化合物,分析结果表明其最主要的成分为紫苏醛(38 47%),其次分别为(顺,反)-α-金合欢烯(17 49%)、β-石竹烯(1355%)等成分。

参考文献: [HJ1 72mm]

[1] 谭美莲,严明芳,汪 磊,等 国内外紫苏研究进展概述[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2,34(2):225-231

[2]金建忠 超临界CO2萃取紫苏叶挥发油的工艺优化[J] 食品科学,2011,32(6):124-126

[3]王 琛 大棚紫苏无公害栽培技术[J] 蔬菜,2011(6):17-18

[4]秦晓霜,康笑枫,林春华,等 紫苏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06(6):36-37

[5]徐春明,李 丹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紫苏中迷迭香酸[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1):26-29,35

[6]Kim M J,Kim H K Perilla leaf extract ameliorates obesity and dyslipidemia induced by high-fat diet[J] Phytotherapy Research,2009,23(12):1685-1690

[7]Jun H I,Kim B T,Song G S,et al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phenolic antioxidants from purple perilla (Perilla frutescens var acuta) leaves[J] Food Chemistry,2014,148:367-372

[8]林梦南,苏 平 响应面法优化紫苏挥发油的水蒸气提取工艺及其成分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2012,12(3):52-60

[9]汪洪武,刘艳清,韦寿莲,等 微波、超声波和水蒸气蒸馏在紫苏籽挥发油分析中的对比研究[J] 精细化工,2011,28(6):544-547,572

[10] 高文秀,祝 波,王亚红 酶解法协同超声波法提取山楂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优化[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3):252-254,381

[11]王桃云,邱业先,汪金莲,等 银杏叶抑制脲酶活性成分提取条件优化及其成分初步鉴定[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0):246-249endprint

猜你喜欢

紫苏叶挥发油
紫苏叶多糖的双酶法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夏天宜与紫苏常相伴
陇南茴香籽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测定
紫苏叶的营养价值及其产品加工研究进展
孕妇可以用紫苏叶 泡脚吗?
紫苏叶饮片与紫苏叶免煎颗粒治疗风寒感冒效果比较
牛扁挥发油的提取
连翘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治副鼻窦炎
艾叶挥发油对HBV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