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消费税环境保护效应实证分析

2015-09-08教授冯林波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长沙410079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17期
关键词:消费税税率排放量

■ 郭 平 教授 冯林波(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长沙 410079)

我国消费税环境保护效应实证分析

■ 郭 平 教授 冯林波(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长沙 410079)

消费税作为我国的主体税种之一,具有组织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和环境保护的功能。在环境问题得到日益关注的情况下,我国尚未开征环境税,由于消费税具有可选择性,因而消费税应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以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以及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作为度量环境污染程度的指标,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02-2011年的年度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消费税在污染物减排方面的作用,指出消费税在污染物减排方面有一定作用但作用有限。文章分析了消费税影响过小的原因,提出了目前消费税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消费税 环境保护 消费税“绿化”

引言

为了弥补税制改革可能造成的财政收入缺口,我国于1994年开征了消费税,因而消费税开征的最初目的在于募集财政收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税收的目的更着重于调节功能,消费税的功能也应更侧重于经济调节作用,尤其要突出环境保护功能。出于改变消费税的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我国于2006年调整了消费税的科目,增加了一些环保方面的税目,如一次性筷子和实地木板,同时提高了大排量汽车的消费税税率,并于2008年再次调整汽车消费税,将税率差别提高到39%,即最低税率为1%,最高税率为40%。同时,在2009年,燃油税改革使得汽油消费税和柴油消费税大幅度提高。从2006年以来的消费税改革来看,我国的消费税越来越倾向于环境保护方面,着重点在于高能耗和高污染产品。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税率,把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因而,研究消费税对于环境保护的影响,以及如何进一步调整消费税,使得其更加合理、绿化程度更高,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综述

(一)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

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英国经济学家庇古1920年在其著作《福利经济学》中提出了政府应当利用宏观的税收来调节环境污染的行为。Goulder (1995)解释环境税可获得因降低污染外部性而增加的“绿色红利”及其增加的收入,并用以减少现有税收扭曲而减少损失而产生的“效率红利”。苏振东、周玮庆(2010)以工业废水排放量作为度量环境污染程度的指标,利用我国30个省份1992-2007年的年度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环境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彭熠、周涛、徐业傲(2013)基于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1-2010年相关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采用差分广义矩估计(GMM)方法考察环境规制作用下我国环保投资对工业废气减排的影响。

(二)消费对环境的影响方式研究

消费对环境的影响方式研究。孙开、金哲(2013)指出,消费税通过影响人们消费方式、引导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提高人们生态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方式来产生环境保护效应。臧传琴(2013)指出消费税的“绿化”程度可用消费税中与节能环保有关的税收收入占消费税总收入的比重测度,消费税的“绿化”程度越高环境保护效应越大反之消费税的“绿化”程度越低环境保护效应越小,因而可以通过提高环保类税收来保护环境。

(三)关于消费税存在问题研究

关于消费税存在的问题研究。陈光林、王蓓(2008)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采用计量工具从定量角度来研究消费税的影响因素。指出消费税在财政收入中的地位是非常微小的,可以忽略不计,主要原因是消费税征税范围太窄,导致消费税收入在税收收入中的比例太小。丁芸、王丽平(2005)指出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相当突出,积极开展以保护环境为中心的“绿色消费”必不可少。应该把目前对环境污染较大的不环保消费划在征税范围之内,通过增加其消费成本达到减少消费量的目的,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人们进行绿色消费。黄朝晓(2010)指出应对消费税现有征税范围未进行档次划分的部分重新分档,在此基础上确定是否纳入征收范围。划分类型可分为高档消费品、高污染消费品、高能耗消费品、危害身体健康消费品、中档消费品、低档或普通消费品、生产和生活必需品。陈浩、曾翠萍(2010)认为我国现行消费税的部分税目的税率设计仍很不合理,其设计出来只是起到了增加财政收入的作用,而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消费税调整产业结构、引导消费行为的作用。

我国消费税“绿化”现状

我国消费税设立的初期,主要是考虑消费税的财政收入功能,没有过多的考虑环境保护因素,因而其“绿化”效果很不明显。从消费税的主体税目来看,我国的消费税主要包括烟、酒、小汽车及成品油四大税目,这四个税目自消费税开征以来,所征税额占到消费税总额的90%以上,其中小汽车和成品油的消费税的比重在消费税改革以前所占份额较小。从2006年消费税改革以来,消费税中逐步加入了环保科目和提高了环保力度,主要加入了一次性筷子和实地木板两个子科目,并大幅提高了小汽车和成品油的税率,拉升了档次,做出了一些较为合理的调整。

为了较为直观的了解我国消费税的“绿化”现状,首先引入一个概念,消费税的“绿化”程度。消费税的“绿化”程度指的是消费税中的高污染、高能耗产品的消费税所占的比重,也即“绿色”科目税额所占的比重,其中“绿色”科目包括:原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造业、家具制造业、成品油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其中,原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是近几年才征收消费税,塑料制造业消费税可以忽略不计。从消费税“绿化”程度的定义来看,其公式为:

表1 2002-2011年中国消费税“绿化”程度

表2 变量的统计描述

从表1来看,在2006年之前,其“绿化”程度都小于0.3,2006年以后,消费税“绿化”程度逐步上升,尤其是从2009年以来,“绿化”程度达到0.5以上。消费税“绿化”程度越来越高,表明我国的消费税对于高污染、高耗能产品征收消费税的力度越来越大。消费税具有选择性,可以避免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普遍征收所导致的集体福利损失,因而其针对性的对环境起到调节作用。消费税“绿化”程度的增高,还不能完全表明消费税的结构合理化,近年来的“绿化”程度增高,大部分原因归因于汽车消费税和成品油消费税的增加,消费税结构仍然不是很合理,有待改进。

消费税对环境保护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1.被解释变量。本文研究的是消费税对于环境保护的影响,因而其被解释变量是环境指标。影响环境的因素很多,环境污染大致可分为四类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音污染,同时,环境污染主要源于工业污染,因而选择工业指标作为环境污染指标,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废物三种指标。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的指标为工业废水排放量(用fs表示)、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用SO2表示)以及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用gf表示),作为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数据来源于2003-2012年《中国环境年鉴》。

2.解释变量。消费税(用c表示)。消费税本身只是税收的一部分,但纵观各个税种,消费税的可选择性决定了其自身的灵活性。增值税等税种也具有环境保护的功能,但是其具有普遍征收性,难以在商品中选择征收,因而只是附带的环境保护功能。而消费税则可以根据环境保护的需要,适当的开征税目和提高抑或降低税率,使得其具有政策调节性,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数据来源于2003-2012年《中国税务年鉴》。

工业增加值(用gy表示)。工业增加值能较为准确的度量工业企业在不同年度的发展,其相当于本年度该地区工业企业生产活动总成果扣除为此所耗费的物资以及劳动成本。鉴于我国目前粗犷式的发展模式,理论上工业增加值越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也就越大。数据来源于2003-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用tz表示)。通常情况下,排除资金使用效率的问题,环境污染治理所投入的资金越多,则环境污染则会减少越多,但如果资金使用不善,效率不高,可能投入的资金并不能起到作用,环境污染的治理效果并不明显。数据来源于中国环保网。

外商直接投资额(用FDI表示)。外商投资额并不会直接影响到环境,但是却间接影响到环境。外商在我国投资,其目的是获取经济利润和产业转移,占领中国市场,一些发达国家将一些污染性高的产业转移到我国,势必会造成较大的污染。但同时应注意到,如果外商能够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可以使得相同的投资额下,外商投资的项目所产生的污染要低于内资投资的项目。数据来源于2003-2012年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企业规模(用scale表示)。企业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环境污染与资源使用效率,通常情况下,企业规模越大,其产生的规模效应越明显。大企业往往比中小企业更注重节能减排,因而其在减少污染物排放方面也会起到更大的作用,但我国的大企业在减排方面的重视程度并不是很高。企业规模的大小,由“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比值计算得出。数据来源于2003-2012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二)数据描述

本文选取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以及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消费税税额、工业增加值、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外商直接投资额以及企业规模作为解释变量,从取得的数据来看,除了企业规模的差异较小外,其余数据的最大最小值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为了尽量避免异方差以及消除不同度量单位的影响,故对企业规模以外的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其具体变量的统计描述如表2所示。

(三)模型建立

本文选取我国 30个省份2002-2011年的数据,建立以下模型研究消费税对环境的影响,也即探讨消费税对于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

其中i表示地区截面,代表我国30个省份(西藏以及港澳台的数据比较特殊,予以剔除);t表示时间跨度,也即2002-2011这10年。本文采用Eviews6.0进行回归,其中,β0为截距项,lnc代表消费税,lngy代表工业增加值,lntz代表工业污染治理投资,FDI代表外商直接投资,scale代表企业规模。

在实际操作中发现,lnc、lngy、lntz对于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工业固体废物均显著,而lnFDI、scale并不是都显著,因而三个模型分别设定为:

工业废水排放量: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表3 工业废水排放量回归模型结果

表4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模型回归结果

表5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模型回归结果

(四)实证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检验可以得知,对方程采取个体固定效应的混合模型可以获得有效而又相对准确的回归,表3、表4、表5分别是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三个模型的回归结果:

从实证结果来看,我国消费税在污染物减排方面的作用有限,如消费税增加1%,工业废水排放量将减少0.05%,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将减少0.15%,而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将增加0.07%。从其主要原因来看,消费税只是影响污染物排放量或产生量的一个很小的方面,对其影响较小符合预期;从消费税本身来看,2006年消费税改革以来,消费税的“绿化程度”逐步增加,因而能对污染物减排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目前情况下,消费税的环保税目范围仍然较窄,税率也相对不合理,更不用说起到环境税的作用。其他的解释变量中,工业产值增加,废物排放量增加,符合预期;而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增加,废物排放量增加,主要归因于我国的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相当小,使用效率不高,因而难以起到作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引起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减少,说明外商投资带来较为先进的技术,促进污水减排;而企业规模越大,污染物排放量越大,则表明我国的大企业没有起到表率作用,对污染物治理意识淡薄。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30个省份2002-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来研究消费税对于环境保护的影响,从实证结果来看,我国的消费税在污染物减排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作用相当有限,尤其是其对固废废物方面,并没有起到减排作用。从影响环境的因素来看,消费税只是影响环境的一个较小的因素,因而对环境作用小在常理之中,同时,消费税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2006年的消费税改革,2008年的汽车消费税改革以及2009年的燃油税改革都使得消费税更加合理,增加了消费税的环保科目,增强了消费税的环保力度,但作用仍不是十分明显。从目前的消费税结构来看,其范围较窄,主要还是集中在烟、酒、汽车以及成品油等方面,对于其他方面的消费税,要么处于空缺状态,要么力度很小:如污染性较强的铅蓄电池,我国的消费税尚处于空白状态;橡胶制造业,虽然对其征收了一定的消费税,但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从消费税的税率来看,有的税率过低,有的税率层次划分不明显:如木质一次性筷子的消费税税率为5%,对于本身价格很低的一次性筷子来说,基本起不到抑制作用。从消费税的计税方式来看,我国消费税采用价内税计税,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没有意识到产品因环保所承担的消费税税额,因而不能很好的引导消费,从而对于环境保护起不到相应的作用。

(二)政策建议

1.适当调整我国的消费税税目,扩大消费税的征收范围。消费税的可选择性使其区分于其他税种,在其增加某方面的收入时,并不会普遍的降低消费者的福利,而是在特定的消费方面,减少其福利,促使其少购买该产品。一次性用品(一次性塑料包装物、一次性饭盒等)、铅蓄电池、含磷洗涤用品,这些污染性产品,污染性高且难以治理,应引起重视。同时应注意到最近兴起的私人飞机等集奢侈与高污染于一身的消费品,将其列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内。

2.适当调整消费税的税率。从目前的消费税税率来看,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应大幅度调高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及游艇的税率,5%的税率对于低价的一次性筷子的消费,基本没有抑制作用,5%的实木地板消费税和10%的游艇消费税也较低。同时,应适当调高成品油的税率,但不宜过高。小汽车的消费税税率应进一步划分税率层次,进一步提高排量较大的汽车消费税税率。

3.改变消费的价内计征方式。将消费税的价内计征方式改为价外计征方式,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难度,但应是消费税的改革方向。价内计征方式,不能让消费者了解其所纳的消费税,从而消费税并不能引导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因而不能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同时,也可由消费税的计税方式改革向整个税收体系推进。

1.庇古.福利经济学[M].华夏出版社,2007

2.Goulder L. H. Environmental Taxation and the Double Dividend:A Reader's Guide[J].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1995.2

3.苏振东,周玮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的影响与区域差异—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异质性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0(6)

4.彭熠,周涛,徐业傲.环境规制下环保投资对工业废气减排影响分析—基于中国省级工业面板数据的GMM方法[J].工业技术经济,2013(8)

5.孙开,金哲.论环境保护视角下消费税改革的再次深化[J].财经问题研究,2013(1)

6.臧传琴.我国消费税的环境保护效应及其改进[J].税务研究,2013(7)

7.陈光林,王蓓.消费税实证研究[J].经济论坛,2008(16)

8.丁芸,王丽平.论消费税的调整与完善[J].税务研究,2005(12)

9.黄朝晓.试论消费税改革[J].税务研究,2010(8)

10.陈浩,曾翠萍.进一步完善我国消费税的探析[J].财会研究,2010(21)

F812.42

A

猜你喜欢

消费税税率排放量
5月起我国将对煤炭实施零进口暂定税率
天然气输配系统甲烷排放量化方法
LCO也征消费税?
黑龙江省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研究
从黑水城文献看西夏榷场税率
全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
——《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第Ⅱ部分)
江苏省火力发电机组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
2011年将开始个税改革
变压器油、导热油等产品可免征消费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