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农村消费市场的区域商贸流通环境效应研究

2015-09-08西南财经大学成都611130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17期
关键词:消费市场商贸流通

■ 倪 畅(西南财经大学 成都 611130)

基于农村消费市场的区域商贸流通环境效应研究

■ 倪 畅(西南财经大学 成都 611130)

本文实证检验了农村商贸流通环境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影响,从而研究区域农村商贸流通环境效应。结果显示,新型农村模式能推动农村消费市场发展,但当前农村商贸流通组织质量不高、商品价格偏高、商贸流通基础设施薄弱、商店数量偏少、配套服务不完善等因素都对农村消费市场发展产生较大约束。

农村消费市场 商贸流通环境实证

随着“农超对接”、“家电下乡”、“农产品进社区”等新型农村流通模式的不断深入开展,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商贸流通经济不断活跃,能为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载体环境,农村经济的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与此同时,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迅速,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消费潜力也进一步释放出来,消费观念不断提升,消费层次不断向追求享受的高层次消费转变。农村的消费活动基本是在农村消费市场上实现的,于是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质量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农民消费决策。目前国内许多农村地区流通基础仍较薄弱,无法为农村消费提供良好的流通环境,以致农村消费市场运行不畅,最终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本文将对我国区域农村消费市场的商贸流通环境效应进行分析,重点剖析影响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流通环境因素。

变量、数据与模型说明

(一)变量与数据

为了实证检验我国区域商贸流通环境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影响效应,本文选取农村家庭的消费水平作为因变量,具体用农村家庭的年平均生活消费支出额表示。而区域商贸流通环境的变量体系较为复杂,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村商贸流通业态环境的影响效应,具体用农民消费对农村批发零售商店的依赖程度衡量(X2);二是农村商贸流通组织的质量及商品价格因素(X3-X5),反映城乡商贸流通组织差异与商品价格差别对农村消费的影响效应,这主要用于检验农村商品生产经营的规范化、市场化程度是否与城镇商品相适应;三是农村商贸流通基础设施等配套服务体系(X6-X14),反映农村流通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商品信息获得等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四是当地政府对农村商贸流通发展的重视性(X15-X17),反映农村商品市场构建、农超对接和家电下乡等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见表1)。

本文选择泛长三角、京津冀为调研区域,包括浙江杭州、绍兴,江苏苏州、南通,安徽芜湖,河北石家庄、保定共7个地区。本次调研主要为进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523份。

(二)模型构建

由于本文变量数据基本为离散数据,因此采用probit模型进行实证更为可靠。模型的基本形式如下:

其中,μ为误差项,y*为不可观测变量,满足条件:

若y*<0,则y=0;

若0< y*

若u1< y*<μ,则y=2;

……

若uJ-1≤y*,则y=J。

实证结果及分析

本文采用Stata软件,通过有序probit模型方法,对调查搜集的样本进行实证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表2的实证结果,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

表1 变量的定义

表2 实证结果

第一,农村家庭收入水平。农村家庭平均收入水平是推动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实证结果显示,农村家庭平均收入水平的系数达到0.5226,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表明农村家庭平均收入水平对农村消费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第二,农村商贸流通业态环境。农村居民对当地批发零售商店的依赖程度变量的系数仅为0.0767,且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农村居民对当地商店的依赖性没有发挥出对农村消费的推动作用。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较多,下面将对此做进一步分析。

第三,农村商贸流通组织的质量及商品价格因素。农村商品价格X3的系数为-0.2309,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表明农村商品价格的高位性对农村地区消费水平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与城镇地区同类商品相比,农村地区的该商品价格相对偏高,根据需求理论,农村地区较高的商品价格显然削弱了当地商品需求,从而抑制了当地消费水平提升。这与前面农村居民对当地商店依赖性没有发挥出对农村消费的推动作用这一结论是相呼应的。由于农村商品的价格相对偏高,因而农村居民对当地商店的依赖性减小。

农村商品质量X4的系数为-0.1241,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城乡之间商品质量的差异并没有对农村消费市场发展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农村购物出现假冒伪劣商品频率X5的系数为-0.0054,也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农村地区出现假冒伪劣商品现象并不会对农村消费市场发展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这两个方面均与农村居民对当地商店依赖性较低有关。

第四,农村商贸流通基础设施等配套服务体系。用水用电不通畅X6的系数为-0.2787,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表明农村商贸流通的基础设施的不通畅性,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从而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虽然我国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但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目前仍有较多地区(包括样本区域)管网设施仍没有完善,停水、停电现象相对城镇明显要多,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抑制效应。而交通不顺畅X7的系数为-0.0519,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当前农村的交通设施建设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抑制效应。

农村商店数量较少X8的系数值显示为-0.5268,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表明农村消费商场的欠缺仍然是制约农村消费的重要因素。相对而言,农村地区人口密集度远没有城镇高,因此购物商场等业态在农村的集聚度较低。作为消费的硬件条件,商场的欠缺仍然是当前农村消费经济发展必须攻克的问题。

农村消费配套服务较差X10的系数为-0.4316,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表明农村商贸流通配套服务的欠缺也是制约农村消费的重要因素。作为消费的软条件,配套服务的提升也仍然是当前农村消费经济发展必须攻克的问题。

商品质量差X11的系数为-0.3077,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农村商贸流通市场的商品质量与消费市场发展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商品质量差的情况对农村消费市场发展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产品过期X13的系数为-0.2819,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服务质量差X14的系数为-0.4511,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农村商贸流通市场的服务态度也是影响消费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商贸流通市场的服务态度相对较差,降低了农民的消费热情,不利于农村消费市场发展。

第五,当地政府对农村商贸流通发展的重视性。“农超对接”、“农产品进社区”、“家电下乡”等新型农村模式X16的系数为0.3481,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新型的商贸流通模式通过快速提升农村地区商品的流通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和降低消费成本,从而提高农民消费热情,活跃农村消费市场。

农村物流快递配送点X17的系数显示为-0.1120,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农村地区快递配送点的存在,对农村消费市场具有显著影响,而当前农村地区快递配送点没有广泛覆盖,对农村商品流通产生较大约束,不利于刺激农村消费水平提高,从而无法进一步活跃农村消费市场。

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对我国多个地区农村消费群体的抽样调研,然后根据实证分析,检验了农村商贸流通环境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影响,从而研究区域农村商贸流通环境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商贸流通组织、农村商贸流通基础设施等配套服务体系和政府支持等因素都能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带来较大影响。特别地,“农超对接”、“农产品进社区”、“家电下乡”等新型农村模式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然而,农村商贸流通组织质量不高、农村商品价格偏高、农村地区商贸流通基础设施薄弱、商店数量偏少、配套服务不完善、商店服务态度不高、物流配送设施不健全等因素都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产生较大约束。

基于本文的分析,笔者认为要改变农村商贸流通环境滞后的现状,首先应加强农村流通组织建设,提高商品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其次应加强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消费市场的承载力;再次,继续加大对农村商贸流通业的支持,同时加强对农村流通市场的监管,有效维持运行秩序。

1.庞红学.现代商贸流通发展对浙江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3(5)

2.耿晔强.消费环境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12(11)

3.吴学品,李骏阳.流通业发展对农村消费影响的动态演化[J].财贸经济,2012(12)

4.王婉芳.消费环境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1(20)

F724

A

猜你喜欢

消费市场商贸流通
IP经济崛起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颜值时代的消费市场 精致男人成为新增长力
宏观经济形势与文化消费市场
NECOO立强珠宝时尚DIY系列引爆年轻群体消费市场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