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碳酸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2015-09-04张九进官英勇黄献锋杨纯爱梁宇峰

微创医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利多卡因支气管镜支气管

张九进 官英勇 黄献锋 杨纯爱 梁宇峰

(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六临床医学院,玉林市 537000)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FB)检查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在实施过程中患者常常有精神紧张和恐惧,镜体进入气道时产生机械刺激而出现剧烈咳嗽,甚至引起气道反射性收缩和痉挛[1]。FB检查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受检者呼吸道的表面麻醉效果,效果不良或失败可引起剧烈咳嗽、憋气、烦躁、缺氧,甚至出现喉支气管痉挛及呼吸心跳骤停等[2];若麻醉良好,患者痛苦少,FB检查就能顺利进行。FB检查中常用的表面麻醉药物是盐酸利多卡因(简称LH),关于碳酸利多卡因(LC)的应用研究较少,本研究观察了LC的表面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我院行表面麻醉下FB检查的患者126例,均符合FB检查的适应证[3],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年龄17~82岁,平均(57.51±15.73)岁,男性38例,女性28例,支气管扩张5例,肺肿块或结节性质待查1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例,肺炎25例,胸腔积液性质待查13例,慢性支气管炎1例,肺结核2例,肺脓肿2例,其中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39例,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BAL)8例。对照组年龄15~86岁,平均(55.37±17.8)岁,男性36例,女性24例,支气管扩张6例,肺肿块或结节性质待查1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例,肺炎21例,胸腔积液性质待查11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肺结核1例,肺脓肿1例,其中TBLB 31例,BAL 6例。两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FB检查遵照指南[3]。局部表面麻醉药物:观察组使用1.73%LC注射液(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20629),对照组使用2%LH注射液(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批号3J74D1)。

1.2 观察指标 在FB检查过程中,使用多参数监护仪监测患者指脉氧(SpO2)、心率(HR)及呼吸频率(RR),每分钟记录一次,取其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平均值,分别计算指脉氧变异率(SpO2-VR)、心率变异率(HR-VR)及呼吸频率变异率(RR-VR);记录检查时间,依据判断标准[4]评价麻醉效果: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失败。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 17.0版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各组数据均表示为均值±标准差(±s),应用t检验、秩和检验及χ2检验对不同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指标对比情况 两组间SpO2-VR、HR-V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R-VR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查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间各项观察指标的对比情况 (±s)

表1 两组间各项观察指标的对比情况 (±s)

观察指标 n SpO2-VR(%) HR-VR(%) RR-VR(%) 检查时间(min)观察组66 4.17 ±4.54 2.54 ±1.36 4.09 ±1.79 8.59 ±3.73对照组 60 5.62 ±5.37 2.91 ±1.5 4.98 ±1.97 8.55 ±3.27 P值0.103 0.147 0.009 0.948

2.2 麻醉效果对比情况 等级资料的两样本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可以认为观察组的麻醉效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间麻醉效果的对比情况 [n(%)]

3 讨论

局部麻醉药LH进入膜内后pH值为3.5~5.5,在酸性条件下电离出的不带电荷的脂溶性碱基比较少,弥散到神经膜的药物也比较少,故麻醉效能略差[5]。LC的pH值为7.2~7.7,碳酸盐局部麻醉药所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简称CO2)可以迅速通过神经膜,在膜内生成较高浓度的铵盐[6],因而缩短了局麻药的起效时间,增强了麻醉效果。

本研究对患者在FB检查过程中发现,两组患者HR-VR无差异,考虑是患者对检查存在恐惧心理,精神紧张,体内儿茶酚胺增多,使HR增快。同时,镜体进入支气管以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通过神经反射,从而使HR增快;两组患者SpO2-VR无差异,考虑与FB检查时,喉或支气管痉挛,气道阻力增加,肺泡通气量减少,流速降低,从而引起通气障碍有关;两组检查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与FB检查时操作者对时间的把握及不同患者的支气管管腔及病变各异、不同部位TBLB取材的难易程度不一、BAL肺段数不一致等因素有关。

本研究通过采用随机对照方式对观察组66例及对照组60例患者进行研究,结果表明,LC在FB检查过程中患者的RR-VR较LH的小,且LC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LH组,说明LC在FB检查中的麻醉效能可能优于LH。这与国内方琴等[7]的研究结果相近,考虑与LC的药理作用有关:①LC所释放出来的CO2可以迅速通过神经膜,很少需要组织的缓冲,而且可产生较高浓度的氨基,同时CO2释放后也很容易弥散到神经突触内而降低神经细胞内的pH值,在膜内生成较高浓度的铵盐[6];②CO2对神经有直接抑制作用;③CO2能直接引起脑血管扩张,使脑血流量增加、颅内压增高,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知觉迟钝;④CO2可促进局麻药的弥散与捕获,使神经抑制效应增强;⑤CO2脂溶性高,易迅速穿透血脑屏障,使血及脑中局麻药浓度增高,促进神经对利多卡因的提取[8]。

综上所述,在FB检查过程中,LC的麻醉效果优于LH,使用LC的患者呼吸较平稳,建议在FB检查中使用LC进行表面麻醉。

[1] NeidHart G,Kováce AF,Bremerich DH,et al.Remifentanilpropofol for bronchoscopic fiber optic intubatition under capnograpbic control[J].Anaesthesist,2000,49(6):523 -526.

[2] 张升全,张幼兰,成昌文,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四种麻醉方法效果观察[J].人民军医,2004,44(3):146.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诊断性可弯曲支气管镜应用指南(2008 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1):14-17.

[4] 李金晓,王耀琴.利多卡因氧气喷雾麻醉行纤支镜检查50 例[J].中国内镜杂志,1999,5(2):15.

[5] 李新忠,王恩真.pH对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效能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1993,9(1):8 -10.

[6] 吕立波,吴新民,金志强,等.碳酸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时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16(2):619.

[7] 方 琴,廖景峰,黄 静,等.碳酸利多卡因黏膜表面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3,28(2):163 -165.

[8] 王大明,叶丽卡,魏占军,等.碱化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行剖宫产时母婴血药浓度测定及药效学研究[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5,15(5):345 -347.

猜你喜欢

利多卡因支气管镜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曲霉与支气管扩张症研究进展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约诊间疼痛和预防肿胀中的作用
经支气管镜活检联合刷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支气管镜下冷冻联合球囊扩张治疗支气管结核性气道狭窄的观察
痰热壅肺证肺炎患者纤维支气管镜象表现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