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緩解交通,澳門人惟“自救”

2015-08-29

澳门月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自救部門問題

據統計局日前公佈的《2014年環境統計》資料顯示,本澳去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已衝破兩萬大關,達每平方公里20,500人,較前年的19,500人上升約5%。全澳門30.3平方公里的面積,容納了近63萬人,堪稱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區域。加上超過24萬輛機動車,63萬人,平均每2.6個人便擁有一架車,難怪市民叫苦連天。

好在政府正處理填海土地、回收霸地、橫琴新區用地等政策,安排為市民換取更多的土地使用空間。除此,在交通政策上,當局亦陸續研究相關方案出臺,如透過取消停車場月票,增加短時間咪表位,及調升行車稅等經濟手段限制車輛增長。五月號《澳門月刊》“智慧交通”一文告訴我們,新加坡搞智慧城市,交通管理即便完全精細化、信息化了,也得同時結合強制手段或經濟手段來徵收交通擁堵費,提高停車費用,控制車輛增速。而要像新加坡那樣,本澳交通管理也完全實現數據化,讓市民充分享受到智慧交通所帶來的生活便利,恐怕尚需三、五年甚至更長時間,儘管創建智慧城市本澳不缺技術與科研人才。誠如月刊《智慧澳門,當下必然選擇》文中所說,主要是政府各部門的協調、整合問題,“必須組建一個專門的規劃委員會,用以整合科研單位和政府各部門”,“整合是關鍵一步”。

然而,正是這種“協調”、“整合”,政府遲遲搞不掟,行政程序拖沓、跨部門協作不力、自掃門前雪的心態,成為政府各部門長期的積習。“控車”官府說了五、六年,近日才行文決策,只是其中一個縮影。長期以來,跨部門尤其跨司長範疇的工作,難以讓外界看到部門間良好的協作和溝通,部門之間各自為政,統籌的只是自己轄下的部門。公共行政效率跟不上經濟發展,跨部門的職能關係未能厘清,就如極力推動多年的“天眼”安裝和電子政務普及受阻。此外,政出多門,似成部門間的“風土病”。“公交優先”推動多年,宣傳不遺餘力,這是鼓勵市民多乘公交,棄用私人車輛,大家都很明白。但除了財政局推“發財巴”免車稅與之背道而馳,教青局亦出臺“持續進修計劃”,資助居民學車,變相推動擁車。環保局又來環保車稅優惠,現今不少車款均符合標準,人們看到為新車落地推波助瀾,公交優先變得四面楚歌。不同部門不同措施,自己打自己,莫此為甚!

故此,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早前於立會無奈感歎“本澳每過30天便增加900輛新車,相信全世界無專家可以解決目前本澳的交通問題。”不少學者專家對此提過不少意見,但大前題是要整個社會也認同問題所在,才能對症下藥。於筆者看來,改善公交服務是其中一個方向,政府必須使居民習慣公交出行,不應以公交失敗作藉口而令居民繼續以私家車代步。須知當前限車不可避免,本澳道路已改無可改,路面也已不堪重負,政府能拿出的招數,似去幾盡,澳門人除了自救,別無他途!(澳門/ 黃建邦)

猜你喜欢

自救部門問題
㝬叔吴姬鼎釋讀及有關問題
敦煌文書P.2704“一七”、“二七”之釋讀及相關問題
説幾件宋器銘文並論宋國文字的域别問題
簡談對金文“蔑懋”問題的一些新認識
定南縣長談全民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