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研究成果展示

2015-08-29秦龙高毅波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理论课核心

秦龙 高毅波

2012年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研究”(JGZXS1206)最终成果及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创新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研究”(13AKS014)阶段性成果展示。

一、课题背景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为大学教育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当前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可能与现实路径,是新时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一个崭新尝试。

二、总体思路

本课题研究以“本体思索-理论可行性分析-现实路径探寻”为基本思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路径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进行深入探索之前必须全方位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内容、功能,特别辩证地、客观地厘清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这部分旨在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内涵和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与现实的可能行,围绕着理论的完备性、融入内容的贯通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融入的理论依据进行系统性论述。这部分旨在以理论和现实的视角回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可能性。在课题的最后探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路径,围绕主导原则、主要内容、操作方式、运行机制、效果评估五个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这部分是课题的重点部分,旨在探寻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方法、原则和有效途径,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全新工作模式。

三、主要观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在联系之思

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比较与逻辑抽象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第一,二者主要内容存在着相关性。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内容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学体系,具体表现如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旨在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指导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旨在向大学生阐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旨在阐述中国近现代的社会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必然选择以及基本规律,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旨在阐述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统领,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二者本质目的存在着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把社会主义制度提升到价值层面而作出的本质规定,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承担着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社会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和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根本目的是为了传播执政党、阶级意志的,对青少年群体施加教育影响,以谋求其对主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和接受,发挥传播和强化意识形态的作用。主导意识形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导向,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导意识形态服务。二者在本质目的上是一致的,从根本上说都是为社会主义主导意识形态服务的,都是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可靠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第三,二者功能地位存在着主从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引领功能,居于理论统领性地位,起引领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引导功能,居于基础性地位,起导向作用。二者都具备意识形态功能,然而二者在意识形态的功能体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一个是主导地位,一个是从属地位,二者是引领与被引领、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思想政治课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引领了主导理论文化,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创新性,加强了师生共同的思想道德建设;它保证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有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居于基础性地位,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发挥着主要渠道和前沿阵地的作用。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与现实可能之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中的具体环节,这一环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普遍传播的过程。全面研究“融入”的理论可能性为探寻“融入”的现实路径做准备。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完备是“融入”的基本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想掌握群众,就需要其理论本身彻底完备、有足够的说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深刻的内涵、特征和历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理论探索过程完整。其次,理论具有科学性。最后,理论能够解决现实问题。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贯通是“融入”的根本内容。首先,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指导思想。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指向。再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动力源泉。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准则。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需要是“融入”的现实要求。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就会迷失方向。只有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激发大学生创造力,从而为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培养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其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与目标的实现。一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还有待提高,这就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最后,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要求。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的思想保证。

第四,唯物史观为“融入”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的理论,对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点,促进大学生更好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且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3)合力理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要以“合力理论”为指导,并且充分发挥各种因素的合力,以达到综合最优的效果。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路径之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大学生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该体系并将该体系的外在行为要求转化为内在行为需要,实现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转化,归根结底这是个实践问题,需要依赖具体的现实路径得以实施。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出发,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分析,探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路径。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原则。原则是指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准绳,起着规范和导向的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不是随意盲目的,而是要遵循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规律和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1)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相结合。(2)教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3)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4)知识传授与问题意识培养相结合。(5)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基本内容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主干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这一指导思想作为教学指南,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一主题作为教学核心,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一精髓作为教学主线,以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基础作为教学重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内核作为教学目标。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运行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大学生的精神力量、思想信仰和行为追求的目标。这个转化过程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环节,对运行机制进行探索和构建可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实施提供思路和模式指导。首先,认同机制的构建。其次,动力机制的构建。再次,管理机制的构建。最后,情感机制的构建。

四、重要结论

本课题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与功能出发,着重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可能性,试图探索出一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路径,总结以下几条结论: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内在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和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服务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从根本上都是为意识形态服务的,都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服务的。高校是教育和培养人才的基地,有着十分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把教师组织起来,从理论上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理论构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传播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二,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平台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理论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均涵盖在我国高校现有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大学生可以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基本知识,而大学生是否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上述四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这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作用尤为突出。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与政治觉悟,并创新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此外,课程内容也需要授课教师结合最新鲜的事例和最权威的数据加以解读与阐释。

第三,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运行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要全面地把握其运行路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遵循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相结合、教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知识传授与问题意识培养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转变教学理念、融入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构建认同、动力、管理、情感机制,可以很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从而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五、研究意义

本课题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建设中的一项新的任务。本课题特别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逻辑建构,拓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的理论视野,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本课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实践中,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贯彻立德树人崇高使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跑偏”、“不走样”,从而从根本上推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的发展。

[责任编辑:刘慧婷]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理论课核心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构建学校精神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例谈——以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人格教育”为例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