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原7000干部驻村联户帮民

2015-08-23陈荣景

当代陕西 2015年2期
关键词:联户家村县委

文/陈荣景(本刊记者)

三原7000干部驻村联户帮民

文/陈荣景(本刊记者)

通过“驻村联户帮民”,7000名机关干部驻百村千户,县干部变成“村干部”,成为守在群众“家门口”的办事员。

一间七平方米的村委会办公室,一张木板床,一个小电炉,一箱方便面,这就是三原县委办公室干部同运刚在大程镇吴家村的“家”和办事处。他是县委办派驻在吴家村包抓帮扶的第四批干部,和以往只进村访问的下基层干部不同,同运刚要脱离机关岗位在吴家村工作居住三个月。

“在驻村干部的帮扶下,去年村里盖起30座蔬菜大棚,全村人均收入从8000元直窜12000元。”在吴家村党支部书记李新文眼里,驻村干部办法多、能量大。

2013年8月,三原县建立“驻村联户帮民”机制,把7000名县机关干部轮流派往206个村,通过驻村和群众“牵手”,达成五年包抓的长期约定,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干部驻村新常态

岁末年初,走进吴家村的文化广场,一眼看见整齐的绿化带旁一幅幅充满年味的农民画悬挂在宣传栏内,几个大妈正听着广播,排练新年里的秧歌节目。同运刚告诉记者,2014年初派驻干部刚来时,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村里道路泥泞不堪,群众对干部的态度还有些“暧昧”。

“干部入住的头三天,没有一个群众来反映困难,上门问政时很多群众摊手表示没啥困难,大家过得好着呢。”同运刚介绍,这种“暧昧”态度让县委办首批帮扶干部一度感到跟群众“套近乎”比想象的要难。然而,造成这种群众不信任、不表态的原因,正是过去各地名目繁多的“运动式帮扶”导致的。

领导包村、干部包户是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常规抓手。过去,不少地方总能看到“千名干部下乡”“万名干部入户”的“热潮”。可热火几天后,潮退人息,干部们就转身忙自个的事去了,村里的事儿就等下次有摊派任务后再匆忙上马。不持续、不深入、不能“一揽子”解决问题的农村帮扶工作成了群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2013年,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后,农村帮扶这项基层党建“老动作”该如何推进,三原县委通过大量走访调研,提出了新举措。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胡烨认为,农村帮扶工作落实难,原因在于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干部肩负繁忙的本职工作,只能依靠闲暇走村入户,容易让下乡帮扶“蜻蜓点水”,没有专门岗位设置、没有责权划分、没有精细管理,也让帮扶干部无所适从。

2013年底,三原县委创立机关干部“驻村联户帮民”机制,延伸服务职能,将干部撒向百村千户。

为避免无序包抓、混乱帮扶,县委对包抓主体和对象进行了明确划分,按照党群部门包弱村、政法部门包乱村、经济部门包穷村、综合部门包中间村的思路,全县166个县级部门对口包抓208个村,形成有针对性的全覆盖。

县委出台干部驻村具体工作制度,形成县部门向包抓村派出人员,由镇政府托管、村委会监督的管理办法,理顺了县、镇、村三级部门在帮扶工作中的职责。制度规定下派干部必须脱离原岗位、24小时驻村,三个月一轮换,部门包抓五年不变,为包村干部设岗位、明职责。

干部驻村没几天,群众的态度很快有了转变。“不是来问个话就走,干部就住在村上,天天敲门问困难,我反映问题,干部马上能跑腿解决。”村民杨三德成了新帮扶机制下的第一名受益者。2014年初,打工返乡的他想发展产业,反映给了驻村干部张亮,第二天张亮就和村支书、村主任专门和他协商,并将情况直接汇报给部门领导,通过部门出面协调,第一笔40万元扶贫资金很快发放到杨三德手中,用这笔资金他盖起了三座葱棚,如今每月毛收入超过3万元。

2014年,县委办向包抓村投入超过400万元,兴修水利、道路、大棚、文化广场等设施,过去脏、乱、差的吴家村升级晋档成为一类村。

合力破解“一揽子”问题

县机关干部驻村帮扶农村工作开展后,最先为这种帮扶机制感到高兴的要数镇上的“一把手”。三原县陵前镇党委书记程宁告诉记者,县委的新制度无疑是给村里加了一把油,给乡镇了一把尚方宝剑。

“过去县上干部下乡帮扶,不受镇、村两级制约监督,帮扶进展情况如何、问题解决成效如何,没有任何量化标准考核,我们也无权过问。”程宁介绍,如今县上下派的包村干部归镇党委托管,且每周向镇上汇报村里工作,每月由镇、村对其打分,进行工作考核,驻村干部偷不了懒。

讨项目、要资金,不敢得罪上级部门的乡镇书记松了口气,有了制约后,驻村的部门主任、科长主动往乡镇跑,商量村上发展大事,驻村干部无形中成为县、镇两级沟通的联络员,打破了原先自下而上讨资金、要项目的种种不便。

“驻村干部能力强、思维活,有部门做支撑,有能力牵头县、镇、村,解决村里‘一揽子’问题,激活落后村的发展。”程宁打开陵前镇的帮扶记录,去年一年,驻村干部对村组的帮扶涵盖了经济、水利、基础设施、医保发放、土地确权政策宣传、农村清洁工程等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

政府办副主任张毅作为部门第一个带头驻村的领导,提出了“一条龙帮扶”。他带领驻村干部挨家挨户了解情况,将村情梳理为七类,在七类情况中将村民急需解决的供水、供电、修路、产业发展放在前头,积极协调县、镇资金对整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改造。

与此同时,干部帮助村委会完善各项规章,设立民情日记、工作接访日等制度,按照村里的自然条件、经营传统规划蔬菜种植产业,帮助产业大户流转土地100亩,发展专业产业合作社。既“输血”又“造血”,铁家村因此脱掉了三类村的“帽子”。

在基础设施相对较好的柴窑村,负责包抓的住建局,把更多精力放在美化村容村貌上。局长康恒祖告诉记者,去年以来住建局利用大半年时间整顿村容村貌,为村子专门配备一辆垃圾清运车、五个垃圾放置仓,通过驻村干部每天带头清理道路,带动群众树立起环保意识。

通过大力度、长效性的帮扶,陵前镇下辖9个村的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帮扶干部还先后为群众举办农技培训400余场,协调项目320余个,联系帮扶资金1090余万元,向百姓提供医疗服务3000人次,组织文化下乡130场。

沉下身子转作风

住在村委会办公室,吃在农民家,对机关干部无疑是一种身心挑战。见到三原县教研室干部姜征时,他说自己已经不习惯说普通话了。

“文邹邹的话,村民听不惯,带土音的当地话他们更喜欢。”2014年初,姜征被选派到毕家沟村。

毕家沟村位于徐木乡西北塬上,全村500余户2000多口人,耕地面积少,自然条件差,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千余元,实地驻村入户后,一些特困群众的处境深深震撼着姜征的心。

“过去在县里想象不到极端贫困该是什么样,下来踏踏实实住一阵后,心里不是滋味。”被现实打动的姜征,走田间,上地头,挨家挨户建立民情账本,积极为特困户寻找发展路子。

三原县机关干部驻村宣传农技科普

他利用业余时间,在互联网上关注和搜集爱心人士、爱心团体、公益组织的信息,并及时取得联系,通报自己了解到的困难群众情况,先后引来多家爱心团体的现金和物资帮扶。

“小伙人年轻,干的事不少,是好干部!”毕家沟村村民毕华强对姜征竖起了大拇指。

帮扶活动中,好干部不断涌现。三原县政协办公室副主任、山西庄村驻村干部姚飞坚持定期走访每家每户,对全村620户的情况“一口清”。得知村里二组的杨广运夫妻两人身患重病,生活拮据之下却仍有建设蔬菜大棚的意愿时,他和一起包村的干部刘丽华商量决定,自掏腰包,每人拿出5000元,帮助其建起了蔬菜大棚。

“论官衔,市长比处长大、处长比科长大,可面对面做群众工作,能不能把事办成的决定因素往往是基层干部。打通‘最后一公里’,最重要是实现基层干部作风的转变、素质的提升。”胡烨说。

猜你喜欢

联户家村县委
城郊经济“围城”——申家村“弃工务农”现象解析
幸福像花一样开放——蒲城县闫家村的金银花海
“不务正业”的县委副书记
那片盛开的“金银花”——从闫家村党支部书记王春颜看“带头人”的重要性
芒康县关于联户党建引领联户治理途径的探索
芒康县关于联户党建引领联户治理途径的探索
一个人的山区“扶贫公交”
向“等靠要”说不 为“鼓劲干”加油
村“两委”换届“十严禁”
台江县委离退局传达学习十二届县委常委会第17次(扩大)会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