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路生长似有时
——记北京市大兴氏第二小学校长兰祖军

2015-08-22张忠涛

未来教育家 2015年9期
关键词:校长智慧学校

张忠涛/本刊特约通讯员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一路生长似有时
——记北京市大兴氏第二小学校长兰祖军

张忠涛/本刊特约通讯员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从农村,到乡镇,到县城,到省城,再到首都,五个节点,连接出一根完美的线条。其他人找工作就是“骑着骡子找马”,而他则是“甩了骡子找马”,主动寻求下一个目标,迎接下一个挑战。

兰祖军

这世上有两种人的成功最为人称道:一种人,一开始就站在较高的平台上,“好风凭借力”,养成了纵横捭阖的恢弘气度、镇定自若的大将风范、能谋善断的超人智慧;另一种人,从最低处起步,层层递进,逐级迈步,挡不住,压不倒,朝气蓬勃,扶摇直上,因而彰显着一股破竹之势,深藏着一股春雷之劲,这样的人生,更能称得上传奇。而北京市大兴区第二小学校长兰祖军,就是这后一种人。

1988年8月,借着这一串吉祥的数字,中师毕业的兰祖军被分配回了家乡——江西省上饶县铁山乡中心小学任教。由于优秀的教学成绩,刚踏上“教育绿地”不久的兰祖军,便“一路蹿红”,先后被任命为教研组长、少先队总辅导员、团支部书记,并从此揭开了迄今为止教育生涯“五连跳”的序幕。

第一跳:如“根”一般静默

1991年,兰祖军受命担任一所村完小校长。

200个学生、10个教师、1个校长,构成了这所学校的全部。多数教师“经常推着土车,从没见过火车”,其地处之偏僻可见一斑。就是在这样的“荒土”上,兰祖军坚持种植“玫瑰”。

“普通青年”的身份,不妨碍他有一颗“文艺青年”的心。兰祖军发挥文艺特长,组织全校师生排练了舞蹈《采蘑菇的小姑娘》等十几个节目,在春节期间到全乡每个村庄去演出。其中有一个节目,是他用笛子为学生的舞蹈伴奏,一个云游艺人、一个流动舞台、一段快乐往事、一颗有情的心。

“文明其精神”的同时,兰祖军还注重“野蛮其体魄”。兰祖军大力提倡并亲自带领学生晨练。那时,村里人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冬日的早晨,天微亮,仍略寒,兰祖军一个人站在学校门口,等候并迎接学生们的到来。四五十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口号嘹亮,一直到东方既白。“那时候,我们的晨练队伍成了当地的一个小风景。”

这段青葱岁月,在兰祖军心中留下了懵懂而又朴素的教育情节。

第二跳:如“芽”一般破土

1992年,兰祖军再次回到铁山乡中心小学任副校长,两年后出任校长,成为当时上饶县最年轻的乡镇中心小学校长。

铁山乡中心小学的师生是传统教学方法的信徒和使者。课堂上,教师对待学生“使劲儿灌”;回家后,学生对待作业“使劲儿练”。可是,在全县三十多所中心小学中,综合排名倒数第三的成绩,着实令兰祖军心里着急。

不平凡的人之所以不平凡,就在于他敢于从平庸中觉醒,勇于向不平庸迈步。铁山乡哪怕真是一座铁山,也挡不住他向外冲的步伐。兰祖军不屑于做井底之蛙,几年时间里,分批带着教师,坐火车到全国各地听课,近如江西九江,远如浙江杭州、上海等地,都留下了这些人的身影。待在家里不知道,走出门去吓一跳。优质学校的教学方法、教室设施、学生素质等与自己的学校截然不同,强烈冲击着他们的大脑。渐渐地,兰祖军也在“取经”途中写出了自己的“真经”——所谓好课,不是教师包办一切,而是要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导他们自主学习。

兰祖军还意识到,在农村地区,落伍的不仅是学校教育,还有家庭教育。长期以来,家长们教育孩子的方式简单粗暴,近乎没有技巧可言,“只有那几个直勾勾儿,没有那么多弯道道儿”。于是,他利用每次召开家长会的机会,向家长们介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强调“家校合力”。那个时候的江西农村,大部分人对“家庭教育”、“家校合力”等词汇闻所未闻,兰祖军的声音,不仅飘扬在简陋的露天会场,而且冲击着学生家长们的心灵。

兰祖军离开时,铁山乡中心小学获得全县奥数竞赛团体一等奖,综合评估排名第八,与三年前的落后局面“挥手拜拜”。

从这段经历,我们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兰祖军常说一句话——“没有谁天生就行”。任何人的成长,都需要在学习中锤炼自我,在实践中反复摸索,在交流中凝结智慧,包括学校的管理者。

第三跳:如“枝”一般伸展

1997年,作为“上饶县十大杰出青年”,兰祖军被调派到旭日镇中心小学(现更名为上饶县第一小学)任校长。

在当地,这所学校可以称得上“教学质量最高、硬件设备最好、师资水平最强”,可是,有一个事实也“最为难啃”:县城与农村不同,学校里很多教职工都有亲友在政府部门任职,自认为“大有来头,深有后台”,对兰祖军这个28岁的毛头小伙子很是看不上。有埋怨之语:“我们的校长怎么可以是个乡巴佬?”有质疑之声:“这小子到底有什么能耐?”甚至有预测之言:“我敢说,这家伙三个月之内肯定得走人。”

有时,预言,真的会成真。出任校长第三个月的某一天,二三十位退休教师将兰祖军围堵在操场上,像训自家小孩一样训他,指责他的管理工作“一塌糊涂、十分糟糕”,不时夹杂着几句脏话。兰祖军纵有三头六臂都无法还手,纵有三寸之舌都无法还口,像一只羔羊般“任人宰割”。一个男人的尊严被碾压殆尽,兰祖军的心理防线几近崩溃。那段时间,已记不清有多少个不眠之夜。那时的兰祖军,初为人父所带来的欣喜已被工作的重压挤得所剩无几,体重一度锐减到97斤。他说,“那短短几分钟堪称黑色记忆,让我一生难忘”。

可是,预言,只对了一半。兰祖军并没有“识趣儿”地“收拾包袱走人”。刚开始,他也想干脆回到农村继续做农村校长,但转念一想,身为堂堂汉子,自己不能辜负教育局领导的信任。他顶住压力,决心用成绩来回应质疑。兰祖军一手抓调研,一手抓教学,还进行了一个当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创新之举——创办校园电视台。学校购买了专业设备,自编、自导、自演一系列节目,得到了学生们的强烈拥护和热烈欢迎。学校的小记者们,在县“两会”期间采访县委书记、人大代表,忙得不亦乐乎。此外,多媒体教室、教师电子阅览室、校园网站……一个个新鲜事物的出现,无不昭示着这所学校紧跟前沿的目光、紧跟时代的步伐。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为兰祖军的眼光与魄力折服,“这个年轻的校长还真有两下子”。

兰祖军说:“人生就是一条黄河,开始是涓涓细流,后来历经九曲十八弯的跌宕起伏,才终究有所成就。”“熬”,是蜕变的必由之路;熬过来了,便是一片崭新的天地。曾经沧海不惧水,除却珠峰不谓山。如今工作中的很多困难,在兰祖军眼里不过是弹丸小事,根本不妨碍自己闲庭信步。

第四跳:如“花”一般绚烂

2004年,以笔试、答辩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兰祖军被海南省海口市政府聘为海口市英才小学校长。

英才小学是新建的重点小学。为了能进该校,一些人托关系给兰祖军送礼,可又都被一一退回。“我的目光可以跟任何一位教师对视,”这是令兰祖军最骄傲的事情,“因为我心中无愧无怯”。七年下来,学校里大多数教师都是他亲自招聘来的,但从未收过任何一位教师的一分钱。

那兰祖军招人看什么呢?在面试环节,他必问应聘者一个问题:“你读了哪些书?你人生的追求是什么?”英才小学的校训是“书能让我们一生快乐”。兰祖军嗜书如命。在海南工作期间,他经常去热带雨林待上几天,每次去都会带上一摞书。那里不仅是天然氧吧,更是他的精神氧吧。静观蓝天白云之色,闲听飞鸟流水之声,长诵唐诗宋词之语,深思诸子百家之说。大自然之美倒映在书本里,书本的智慧映照于人心间,人心的空灵又回归于大自然。不仅天与人是合一的,而且人与书也是同体的。

你可能难以想到,他能全文背诵《道德经》、《论语》、《大学》、《中庸》《孙子兵法》、《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仅从《论语》中,他就体悟出当代校长管理智慧中离不开的七个字:志、义、学、正、信、恕、敬。

国学经典的智慧,在兰祖军这里得以活学活用。他特别强调要让教师找到自身职业的幸福之所在,“很多职业的幸福感只是属于当下的,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属于永恒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每年都认真策划教师节的活动,让教师体会到“教师之为教师”的那份荣耀和尊严;开展热带雨林徒步穿越等集体活动,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

2011年1月21日下午,即将离开英才小学的兰祖军,用16分钟的视频呈现了自己七年的工作经历,从头到尾配了四首背景音乐:《感恩的心》、《相逢是首歌》、《相亲相爱一家人》和《从头再来》。在音乐的渲染下,大家各自追忆匆匆往事,视频播放到一半,很多女教师已眼眶湿润。在接下来的校长讲话环节,他的那份真诚,令全校教师都止不住流泪。送别晚宴上,教职工们一个个给兰祖军敬酒。一位女教师说:“校长,我就想抱抱您。”然后趴在他肩膀上,哭了。

来之时,自己从不认识任何一个海南人;走之时,手机通讯录里存着三百多个联系人的号码。兰祖军说:“做事还是先做人。”他总是换位思考:“如果我做教师,我希望校长怎么对待我?”己所欲,施于人。把自己放到谦卑的位置让别人得到更大发展,最终,成就的依然是自己。

第五跳:如“果”一般回甘

2011年,兰祖军被北京市大兴区作为名校长引进大兴区第二小学任校长。

为什么选择来北京?“不是说个人名声会怎样、业绩会怎样,只是觉得,那里应该有更多资源可以运用,有更多机会可以提升自己。”

来到大兴二小,兰祖军想到的一个词是“嫁接”。“让自己的教育理念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即便以后不在这里工作了,也能给学校留下一种文化。”

初来乍到,兰祖军并没有急于放“三把火”,而是耐下心、蹲下身来,一年时间里听了一百多节课。他发现,语文课上,教师恨不得把一篇课文掰开了揉碎了来讲个透彻,有时用三四个课时都不能完成。改进教学的前提是改进课程。于是,他开发了大兴二小自己的校本教材,把各个版本教材里被割裂的东西再重新整合起来,“先定主题,再分别把‘菜放到不同的‘篮子’里”。在课文的选择上,注重经典性、人文性和时代性。现在,大兴二小的校本教材深有内涵、广受欢迎。

兰祖军自己的孩子,四岁的时候就识字过两千,拥有海量阅读。他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学习语文的最佳途径,就是阅读。为了扩大孩子们的阅读量,他实施了一项计划——“把图书馆放到教室里”。每个教室摆放一百本书,一个月一换。没错,对于书而言,你把它翻烂,是对它最大的尊重;你把它束之高阁,精心存放,是对它最大的侮辱。

兰祖军笃定“教师第一”,“管理者的教育思想最终虽然要回归学生,但必须要通过教师来完成”,“教育需要灵性,解放学生在于先解放教师,提升学生在于先提升教师”。大兴二小的教师年龄普遍偏大,常年按部就班的工作,很多教师产生了懈怠情绪。兰祖军说:“你,是学生人生中的贵人。高原现象,就是死亡之谷。”他采用给本校教师办教学思想研讨会等方式,重新点燃教师的教育热情。每天上午,学校会给每位教师发水果,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尊重。

兰祖军说:“我们办活动,是为孩子办活动,不是为领导办活动;是为教育办活动,不是为办活动而办活动。”策划活动,要站在孩子发展的高度,保持与孩子视野的平行。“当一个孩子成长到80岁的时候,白发苍苍,如果他还能回忆起小学时参加的某个活动,如昨日之事般历历在目,那么我们这个活动就是成功的。”

大兴二小将“价值教育”作为一种办学理念,因为在兰祖军看来,教育指向人的生存目的,使人认识到人自身存在的目的和存在价值,使人的生活充满着价值和意义,价值教育要培养的是直面生活、具有价值感和充满意义的人,是立足现实、不断追求自我超越的人,是真善美的人。大兴二小的校训,决不是从别处“团购”而来,而是以一个可爱的孩子的口吻道来:“让我们拉拉手吧。”拉手,意味着合作。不懂得合作的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注定不能走远。“让我们拉拉手吧”,涵盖的范围是很广的,包括领导班子之间、班子和教师之间、教师和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校和家长之间、学校和社区之间,等等,都需要这种“拉手”的情怀、“拉手”的智慧。

兰祖军说,一个人被框得太多,就成了“囚”。“学校管理者如果对教师能少一些制度约束,我相信教师们也将还给学校更多精彩。” 兰祖军规定,大兴二小一个月只开一次会,一次会只开一小时,精简内容,准时散会。学校规定,只要学生们都放学走完了,完成工作的教师就可以离开学校,而不必在那里“磨洋工”。

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兰祖军提炼出管理的四字箴言:诚、正、赏、宽。“诚”,校长与教师的交往应当以心换心,以情动情;“正”,校长自身要思想纯正、行为端正;“赏”,校长要勤于为教师喝彩,为教师鼓掌;“宽”,校长要有宽广的胸襟去宽容和谅解他人的过失。

从农村,到乡镇,到县城,到省城,再到首都,五个节点,连接出一根完美的线条。其他人找工作就是“骑着骡子找马”,而他则是“甩了骡子找马”,主动寻求下一个目标,迎接下一个挑战。每到一所新学校,由于环境不一样,面临的挑战也不一样,可兰祖军总能化腐朽为神奇,把客场变主场。

兰祖军认为,一个优秀的校长应该有三种智慧:人生的智慧、教育的智慧和领导的智慧。人生几十年到底为了什么?对兰祖军来说,让一段路程走得更充实、更富于情感、更充满智慧,才是心之神往、情之牵念。

猜你喜欢

校长智慧学校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学校推介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校长给力“九个一”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