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青年教师职场心理倦怠探索

2015-08-20胡艳君

人间 2015年9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职场心理

摘要:本文作者从多方面阐述了高中青年教师职场心理倦怠产生的原因和消极影响,然后提出了缓解、解决的方法。高中青年教师职场心理倦怠不容忽视,只有正确看待,解决这个问题后,青年教师才能茁壮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才,为国家的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123-01

一、概念及现状

教师职场心理倦怠指的的是教师因不能有效应对工作压力而产生的极端心理反应,是教师伴随与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应试教育的盛行,职场心理倦怠呈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高中青年教师也难逃此劫,对教师本人,学生以及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其他要素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后果。

二、成因

(一)教书=西西弗斯式的生活

就像西西弗斯无休止地搬石头那样,在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下,教师基本上在整个教学生涯中无休止地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单调乏味。任凭学生和教材版本的不断变化,整个教学的要点几乎不变,属于换汤不换药的典型。这与青年教师的整体性情相矛盾:他们热情,活泼,渴望对新事物的探索和自身发展空间的拓展,不愿意像被蒙眼拉磨的驴一样做重复、单调、无奈的机械运动。

(二)先进理念和落后评估体系(教学成绩)的矛盾

进入工作岗位不久的青年教师从学校吸收了大量的先进教学理念,怀揣着乌托邦式的伟大教育理想,希望把自己火焰般的热情奉献给中学教学事业,但到头来却被严酷落后的教育评估体系伤得体无全肤。在应试教育盛行的国情下,学校对教师的唯一考核标准即是分数、升学率。当青年教师挖空心思增加学习趣味,激发学习兴趣以开展创新教育时,其他教师都在奋力抓踩线生,提分数。结果很明显:青年教师的班级学习成绩明显落后。随后而来的便是校领导的批评、冷眼和家长的愤怒,使得青年教师慢慢放弃创新、探索,转而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上课,三、五年后便出现“未老先衰”的情况。

(三)青年教师生存状况堪忧

中国古代传统社会对师道尊严有很高的称誉,教师的社会地位也比较高,但是现况却全然不同。我国教育在整个国家财政预算中的比例不足4%,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标准,直接影响教师的工资水平(普通县城的教师月工资约3000元,收入和付出远不成正比)。放眼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物价飞涨,房价攀升,大多数无家庭背景的青年教师都很难在一个城市立足。

再者,青年教师踏入工作岗位后,一项重大的生活挑战迎面而来——婚姻。而高中教师工作量大,琐碎事务繁多,需要占用大量的课余时间来完成,因此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十分模糊,加之学校系统的相对封闭性,与外界的信息交流甚少,因此找到合适的婚姻伴侣成家立业成了当前很多青年教师的难题。

另外,青年教师在工作岗位上也危机重重。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教育岗位的竞争,聘任制、量化管理等举措的实施,使教师在知识经验、教学能力及心理素质方面常常预支、透支。特别是推行新课标,强化新理念之后,教育更是无所适从:学生难调、课本难教、高考难以应付、家长社会需要太高,缺乏教学经验和社会经历的青年教师挣扎在社会的夹缝之中,激情渐退,身心疲惫,职场心理倦怠随之而来。

三、消极影响

患上职场心理倦怠后,教师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强烈的厌倦感,从而引起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问题,诸如身体疲劳、情绪低落、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等。并且很有可能会转嫁这种工作中的郁闷情绪到学生、同事乃至自己的家人身上。教学过程中有些辱骂、体罚学生的行为便是恶果之一。程度严重的还会把这种职场倦怠延展到整个人生:消极、悲观、愤世嫉俗,造成自我否定、家庭破裂,偏执型或攻击型人格等一系列问题。

从长远来看,青年教师职场心理倦怠还会危及到学生的发展和我国教育实力的提升。试问一个无教学抱负,无生活激情的教师何以帮助学生健康、全面、长远地发展?何以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何以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长此以往,我国的教育实力何以与其他国家抗争?

四、缓解、解决方法

青年教师职场心理倦怠关系着个人、国家、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缓解、解决它不仅仅需要青年教师本身自我调节、努力,更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参与进来。

首先,国家可以从宏观出发,适当扩大教育预算,提高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以减缓青年教师的生存压力,确保其能安心开展教育工作。与此同时,加强对社会的教育宣传力度,让社会其他群体更好地了解教师这个职业,鼓励更多有理想的年轻有志者积极加入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为其注入新鲜血液。

其次,学校在缓解青年教师职场心理倦怠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抛开社会赋予教师的“光环”(园丁,蜡烛等),教师就是普普通通的社会群体之一,他们不是圣人,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这点没错。但普遍来说,青年教师的个人品质和素养都高于其他行业。他们看中的不仅仅有钱,还有情。这里说的“情”指的是他们能否感受到来自学校各方面(学校领导,同事和学生)的关爱。因此学校应努力为青年教师营造一个有爱的氛围。如寻找机会与外界单位联谊,解决其个人问题;建立诸如教师工会类的部门开展各种活动表示对教师的关爱。另外加强对学生的尊师教育,保障教师应有的权利。在解决了青年教师的这些后顾之忧后,学校可以致力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开展教学大赛,教师交流,教学培训等,实现青年教师很好地从学校过度到社会,并迅速在岗位上成长,在社会上立足。

再者,青年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首先,要用正确的心态认识职场心理倦怠:任何人在任何行业都会遭其侵害,只要方法恰当,它是绝对可以缓解,逐步解决的。其次,青年教师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比如教学思想先进,和学生代沟小,学习、适应能力强等)努力在教育理想和教育现实间找到平衡点,切勿好高骛远,随波逐流,学会享受教育中的点滴幸福,哪怕是一个学生的进步,改观,甚至是一个感激的眼神。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小目标,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对自我的肯定。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明确工作和生活的分界。不要把任何一方的情绪带到另一方,利用课余时间多培养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感受到生活的美妙和幸福,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直面挫折。

高中青年教师职场心理倦怠不容忽视,只有正确看待,解决这个问题后,青年教师才能茁壮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才,为国家的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职场心理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青年教师“赴考”
心理感受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疯狂的职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