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码心灵的密码——解读一例高考补习生的焦虑心理

2015-08-20陈从黎

人间 2015年9期
关键词:模拟考试状态心理

摘要:高三补习生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本案例通过分析一例因基础较差在去年高考中失利,选择复读,而在今年的前两次高考模拟考试中成绩仍然很差,提升不明显而产生的高考焦虑、食欲下降、睡眠不好的补习生的转变过程及启示。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121-01

每年临近高考,学生的学习、思想压力很大,焦虑、烦躁不安、思想不稳定、对前途悲观失望;在家里,稍有不顺心的事或父母的语言不合自己的心绪,就与父母闹别扭;在学校不接受老师的引导与管理,有的甚至故意跟老师唱对台戏。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密切注意学生的这些常见的心理毛病,深入学生实际,一方面主动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与他们一起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化解纷繁头绪,轻装前进;另一方面也要对他们身上存在的错误和缺点进行技巧性地点拨,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随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积极收到好的效果。

一、学生案例

杨某某,女,18岁,汉族,我校补习30班学生,体态偏瘦。杨某从小生活在一个比较富有的家庭中,父亲平时对其子女要求比较严格,尤其是在学习方面,每次考试结束,父亲都要寻问排名状况。母亲则是有点溺爱,常常唠叨让她好好学习,要像她哥哥一样考上了大学,才能找到了非常好的工作。但因去年高考已经失利过一次,而且在补习的两次诊断考试中,成绩仍然较差,提升不明显而产生焦虑,并对不久以后的高考产生恐惧与担忧。担心考不上大学了,焦虑不安、食欲下降、睡眠不好近1个月,最近二诊压力很大。因去年高考失利,在一个月前的两次高考模拟考试中,成绩排名均在班级靠后,心里非常担心,再加上每次模拟考试后,学校都将成绩张榜公布,父亲也对她的成绩很不满意,经常用责备的语气跟她说话。自己感觉压力非常大,害怕自己此次高考再次发挥不好,落得跟去年一样的境地,辜负了家人的期望,也担心被别人看笑话。心里非常着急,虽目前学习状态还未受到很大影响,但每天睡到半夜醒来就会胡思乱想,没有食欲。怕时间长了影响学习,希望尽快摆脱困境,以全身心投入高考备战中。

二、案例分析

(一)该生焦虑现象产生的原因

1.生理原因: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由于认识水平低,所以形成的心理问题易转变成心理障碍。

2.社会原因:

(1)学校与家庭教育要求太严格,对社会其他知识了解比较少。(2)朋友较少,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3.心理原因:

(1)对成就的错误认知:一定要考上好大学,学习目标较高。(2)被焦虑所困扰,不能自己缓解。(3)人格特征:内向、自信心不足。

(二)解决方法

1.克服为分数名次而学的心理。不要斤斤计较班级名次,而是只看自己心仪的院校专业,自己需要进步的过程,眼光放长远一些,去握手梦想。

2.化压力为动力。把家长、老师的关心作为一种动力,把心里话说出来,调整好心态,轻松应考。

3.换位思考。把平时月考当高考,把大考当练习。自己年轻,偶尔失眠一次,不伤身体不在意,放松,专注去做事。

(三)效果跟踪:面对一次次月考,她的心情舒畅了好多,状态明显改善,能够安睡。特别是高考,考每科前后,她能够对着镜子大声说话坚信自我。

三、案例启示

据我对该生的观察和了解,她的心理压力很大,有自身的压力,也有来自父母、亲人、社会的压力,她情感脆弱,敏感而易受伤害,平时生活比较压抑、枯燥,形成了一些影响学习及潜力发挥的消极情感,如:沮丧、怀疑、焦虑、害怕等。因此,她需要找一个可以宣泄自己心理压力、倾听自己烦恼而又真心帮助自己的人。在这种时候,一定要冷静分析,正确引导,做她的知心朋友,降低她的焦虑源,增强她的自信心,创造和谐愉快友好的气氛,帮助她克服心理障碍。

四、类似情况的解决办法

(一)对补习生的心理状态要及时全面了解,做好心理咨询工作

首先,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全面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然后归类分析。对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采取集体谈话法,对于个别的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个别谈话法加以解决。“心病还需心药医”,切忌采用简单的说教或处分来解决心理问题。以平等和朋友的身份耐心倾听学生诉说,通过和谐的内心交流,给以动之以情的分析,使感情沟通,然后再晓之以理,从而解除其内心深处的痛苦。

(二)引导他们走出封闭的自我天地,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成熟度

透过这位补习生的心理现象,不难看出其本质。对此,我们首先要引导她从这种不良心理摆脱出来。其次,要她积极投入到第二课堂活动中去,使自己的心理得到重塑和健康发展。要求她把学习活动当作丰富自己头脑,塑造自己个性、人格、心理的有益过程,充分吸取各种营养促使自己尽快走向成熟。

(三)加强心理暗示、增强自信心

春晚的节目《今天的幸福》中,女主角说了这样一句话“别总想着自己没啥,要多想想自己有啥”。补习生也是一样,别总觉得自己不行,越消极越没有自信,要多看看自己的优势。要学会自我减压。不要把高考看成是人生的唯一目标,要告诉自己:高考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只要尽力做到最好,让自己没有遗憾,那就是高考最大的意义和收获。

五、结束语

仔细观察现在的高考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特征主要表现在:性格发生变化,多为性格内向型,思绪混乱,睡眠质量差,学习成绩两极分化,自卑、消极、厌学情绪明显。如何使青少年学生走出心理困境,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如何正确处理和解决高考学生内心的自我冲突与思想困惑,还要靠我们付出更多切实的努力。高三补习生的压力来自于对失败的恐惧,对未来的患得患失。这就要求我们帮助已选择复读学生,让他们正视失败,总结经验教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排除心理压力,然后抛开沮丧情绪,把复读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以饱满的热情去迎接在通往辉煌明天的一切挑战。在此,我也希望在大家的关怀和帮助之下,手握青春的补习生能抬起头,向着压力露出自信的微笑,大踏步走向成功之路。

猜你喜欢

模拟考试状态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一种基于ResNet的车钩状态识别方法及其应用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状态联想
大学英语四级模拟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研究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高考物理模拟考试中的心得
如何上好高三第一轮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