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下一站:全球科创中心

2015-08-18

检察风云 2015年15期
关键词:科创市场化协同

5月底,上海市对外发布了“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方案”,这意味着,已被热议了一年多的上海科创中心,正式进入了建设“进行时”。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这些理念正越来越多地与上海这座城市相关联,可以想见,在不远的将来,科创中心将成为上海新的形象标识。“方案”的出炉,引起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优势在哪里,该如何增强创新能力,他们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要起到决定性作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共识,也是未来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但是与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整体改革的政府主导性相适应,上海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政府主导痕迹也十分明显。例如在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方面,政府资金仍然占主要地位,其他社会性资金尤其是风险投资资金的投入量明显不足;在推动产学研合作方面,政府的行政力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牵头组建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十分缺乏;在科技与金融相结合方面,主要以银行的金融信贷服务为主,以风险投资为代表的金融服务还十分欠缺;在科技管理服务方面,受科技体制改革滞后的影响,相关部门的服务意识仍有待提升。

因此,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求政府尤其是一直以来相对强势的政府,在思想意识、行为模式等方面做出必要调整,为市场机制的成长留出空间,创造条件,做好服务。

促进各类企业共同发展

企业是市场化力量的重要载体。上海建设科创中心面临的许多体制机制问题之所以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关键在于企业的市场化力量、市场化能力不足。市场化力量不足,很多事情就会退回到政府主导的路径上,进而进一步挤占市场空间,导致市场化力量更难生长,形成不良循环。

意识到这一点,让企业真正成为主体,政府就应当在许多事情上退一步,放一步,不一味地求大、求快,给予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初创期的创业企业更多的生存空间和更大的包容度,让各类企业都有机会分享上海的发展优势。

在政府退一步方面,可让民营企业更多地参与到国家级、市级科研项目中,公平竞争各种项目经费;让企业方面的专家更多地参与科研项目的评审;让企业牵头组织合作创新活动,主导产学研联盟等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组建联合实验室;让企业在创新活动的早期就介入参与,加大企业在项目的选择、方向的确定、路线的设计等方面的话语权。在政府放一步方面,政府放出了空间,市场化力量自然就会生长出来,企业也会自然地去寻找自己的可为范围。

强化全创新链合作不在于政府划定什么样的项目适合企业,什么样的项目适合什么样的企业,而在于是否有足够多有实力的企业。只要政府为企业、为市场的发展留出空间,允许企业自由地探索和实验,市场化氛围逐渐浓厚、市场化力量逐渐强大起来,企业就有能力去对接技术成果,并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

促进协同创新,发挥资源优势

GE公司连续几年发布的《全球创新调查报告》显示,近90%的企业认为创新应更多地依赖于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大学、企业与研究机构及其他相关机构之间的合作,协同创新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途径。

协同首先意味着创新资源的整合,创新主体的联动。上海具有资源的硬优势,但资源之间的协同互动不足,创新体系不完善,难以发挥出1+1>2的协同效应,甚至要素之间还可能互相牵制、互相抑制。

其次,协同意味着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相关的发展战略之间的协同。例如上海“四个中心”战略、“四个中心”功能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和功能之间的协同,上海自贸区建设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之间的协同。这种协同意味着上海制订未来的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划时,不应贪求“全面突破”,而应有所侧重,重点发展绿色经济、平台经济、健康经济、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四个中心”及自贸区战略形成协同效应。

再次,协同还意味着城市空间布局的协同以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上的协同。空间协同意味着,上海全市从中心城区到近郊、远郊都应在空间上对“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做出呼应,让每一寸土地都可能成为创新热土。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协同上,上海应加强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的合作,充分利用该地区完备的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加强科技、产业、社会的耦合发展

科技创新中心绝不仅仅只是技术中心,同时还应该是产业发展中心、文化创意中心、财富中心等。丰富的文化创意孕育在适宜的创新氛围中,随时可能转化为新的创新项目。各类创新成果尤其是科技创新成果能够较迅速较顺畅地实现其经济价值,完成创新的社会功能,形成新的生产模式,引领新的消费方式,创造新的生活方式。

不仅如此,科技创新还连同其他各种形式的创新,例如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汇聚成创新的洪流,形成创新的风潮,进而改变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重塑其发展模式。

在科技、产业和社会三者力量的对比中,上海的产业发展力量相对较强,科技研发尤其是基础性、前沿性科技研发的力量偏弱,社会发展方面的功能也存在一定的欠缺,应当更加注重保持三者之间的平衡发展,形成耦合发展的态势。

猜你喜欢

科创市场化协同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