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015-08-18石仑

教育界·中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预习思考习惯

石仑

【摘 要】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什么是习惯呢?它是在一定条件下完成某项活动的需要或自动化的行为模式。可以通过有意识练习形成,也可以是无意识地多次重复或只经历一次就形成。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数学    预习     思考     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然而,实现这一 目标的重要前提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那怎样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建议:

一、培养自学预习的习惯

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根据教材内容确定重点和难点,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在听课的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进行听课,提高听课的效率。教师在教学实际操作中先布置预习提纲,选择最基础的预习作业,以后过渡到布置预习内容,学生自己读书,发现问题,做课后练习作业。课上同学们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就会有一种想学、想问、想练的良好心理,课上老师所讲的重点难点就会被同学们所领悟,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求知欲望。

二、培养专心听讲的习惯

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逻辑性很强,内容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聆听老师的讲解和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1)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深入浅出,使学生都能听得懂;(2)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注意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讲刺激学生的语言,教态和蔼可亲。

专心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一方面,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善于捕捉学生的注意,善于巧妙提问,启发思维,引起兴趣;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和进行常规训练,注意提出明确的专心听讲的具体要求,逐条落实。

三、培养全神贯注与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培养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实际上是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实践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因此,我们要努力为学生营造集中注意力听课的良好环境、情境,也要教育和培养学生在不太理想的环境中也能专心听讲的意志力。

学生学数学要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由不理解到理解、由不会到会的过程。这种转化离不开独立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动脑筋思考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养成勤思好问的习惯。

四、培养学生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审题是正确解数学题的关键。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许多错误,往往并非是缺少必要的知识,而是缺乏必要的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所以每教一新课例题,教师都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练审题,让学生在学新课的同时学会审题方法,养成审题习惯。完成作业时要认真书写,教学生解题时要养成书写整洁、格式规范等好习惯。同时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验算,养成解题时要检验的习惯,验算首先是验算理,验方法,其次是验计算。在检验的过程中提倡边算边查边验,一步一“回头”,争取一次做对,防止无效劳动。培养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主要靠课内教学的指导和训练。家庭作业题要认真设计,数量要少,质量要好,解题的要求要高。由于题量少,学生不感到负担,就乐于开动脑筋认真完成。这样安排作业,学生负担轻,积极性高,不但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而且有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

五、练后反思的习惯

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学习数学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是学好数学的重要过程。

总的来说,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

第一,怎样做出来的,解题采用了什么方法;第二,为什么这样做,解题依据或原理;第三,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解题用了什么思路;第四,有无其他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第五,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进行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了错解,更应该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六、培养课后巩固的习惯

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不久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时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为了扫除障碍,巩固所学知识,可以在每天睡觉前进行反思:“今天我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今天的事情都完成了吗?”把当天的学习内容在头脑中简要地回顾一遍,回想今天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有哪些已经懂了,哪些不懂,哪些还不太清楚,找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及时予以解决。 一周结束要利用周末复习本周的学习内容,一月结束要也利用一些时间复习本月的内容等。要注意积累资料,对自己的作业本、试题、笔记本、纠错本等做好积累,并时常翻阅,随时复习,通过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由“会”到“活”,由“活”到“悟”。

总之,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于每一切数学课教学之中,渗透于学生和学习活动之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张行涛.新世纪教师素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李文娟.名师培养学生好习惯的有效途径[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6.endprint

猜你喜欢

预习思考习惯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