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唤醒了我

2015-08-18陈百奇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4年13期
关键词:事倍功半亦师亦友学子

陈百奇

初读《论语》,或是无法参透,或是略有所悟,或是心有灵犀,但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那种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那种谦谦君子之风,却总让我心存快慰,欲罢不能。

我边读边想,边记边思,在品味与欣赏中,我像一株干渴的禾苗,忽然遇到了痛快淋漓的甘霖,舒枝展叶贪婪地汲取其中的养料。越走近孔子,愈发感觉孔子的教育博大精深。透过文字我和智者正面晤对,聆听他“任人唯贤”的人才观念、“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方法、“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义”的教育主张……

读《论语》,令我感念至深的当属孔子的“学而不厌”。孔子学富五车,却依然“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用行动践行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些教育思想激励了无数教师,也照亮了无数心灵。孔子的深辟言论,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勤奋、自励的治学态度吗?再想想自己,虽然也很勤快,无日不思索着怎样使自己进步,但缺少从“学”上下功夫,以致事倍功半。其实,我们的教育生活本可以达到一种清风朗月、高山流水的境界。“学”为教之始,只需我们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向前人学,向同志学,我们就会发现“小溪潺潺,绿草茵茵”的精神家园。正所谓“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孔子和学生的关系也是历代师生关系的典范,他们既像父子,又像兄弟,更多的则是像朋友。正是在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中,在因材施教的智慧熏染下,孔子十年弘道,诲人不倦,终得桃李遍天下,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仁者爱人,爱众亲仁,应成为我们立身之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更应该成为我们为学之道啊!

“书香能致远”,的确如此!读《论语》就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且思且行,以淡定从容的心态把握人生,让思想的清泉充满心灵,用经典的睿智之语指引前行的方向。身为学子的我,读《论语》后,让我更确信:做一个学子,必须用心耕耘。

(指导教师:安健)endprint

猜你喜欢

事倍功半亦师亦友学子
毕加索&达利:亦师亦友亦对手
杏林组曲·学子赋
ИДИОМЫ ОБ ЭФФЕКТИВНОСТИ
启思开智 亦师亦友——恭祝《人大建设》创刊25周年
今朝学子喜登攀
悠悠学子心,浓浓附中情
项子建
“丝路画意——亦师亦友”第六届海上画家联展开幕
关爱圆了贫困学子的大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