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农业及农村新型科技服务水平调查分析实证研究

2015-08-16朱春江骆汝九应琳林SurendrasinghSammycorner李碧宏马文斌

广西农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科技推广农技比重

朱春江 骆汝九 许 强 应琳林 Surendra P.singhSammy L.corner李碧宏 马文斌,4

(1.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 222006;2.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纳什维尔 37209;3.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1331;4.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732)

1 论文的研究意义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这突显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1]。作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农业科技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农业科技的进步与推广能够有效地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3],农业及农村科技服务水平与现代农业建设及农村经济发展直接相关。项目组通过调研并运用社会调查相关理论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为构建现代农业及农村新型科技服务体系提出依据,为政府部门进行农业现代化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建议。

2 调查问卷设计主要内容

本次问卷主要内容涉及到农业及农村科技服务环境、科技服务人员及农民的个体特征、农业及农村科技服务行为特征、农民关注的科技服务技术、科技服务机构的服务方式以及农业获取农技信息的来源等6个方面。

3 调研情况

项目组于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对连云港市东海县的双店镇农技站等、赣榆区的农委作栽站等、灌云县的农村能源办等、灌南县的农技推广中心等以及海州区的农开局等三县两区的65个农业科技单位的农业科技人员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对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的梁桥村等、赣榆区城头镇的官陆村等、灌云县四队镇的隆兴村等、灌南县花园乡的花园村等以及海州区东辛农场的三十村等三县两区的108个乡村广大农民朋友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统计情况见表1。

表1 访谈及问卷调查的农业科技单位及乡村统计情况表

4 调研结果统计分析

本次调研采用统一问卷、随机抽样的方式,分别在连云港东海县、赣榆区、灌云县、灌南县以及海州区三县两区的65个农业科技单位,以及108个乡村进行问卷调研,发放及回收问卷见表2。

表2 问卷发表及回收一览表

4.1 科技服务环境

农业及农村科技服务环境问卷调查情况见表3。

表3 农业及农村科技服务环境

4.2 科技服务人员及农民的个体特征

在对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政策评价的791项有效作答统计中发现,认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政策“较好”的 33.5%,比重最高;“一般”、“较好”和“很好”三者比重达88.6%,这说明政府对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政策整体情况良好,发挥了为现代农业及农村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在贷款难易程度的730份有效作答中,“较难”选项比重占 38.6%,“很容易”只占 4.7%,这说明农业主体贷款缺乏良好的发展融资平台,成为约束科技兴农的瓶颈,金融支农政策显得很有必要。由于农业科技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公益性[4],所以政府出台相关金融支农惠农政策,建立多方共赢平台;在农业技术服务人员问卷中考核激励机制的263项有效作答中,“一般”的比重占 39.9%,“很完善”只占 4.2%,这说明农业科技推广服务队伍缺乏整体活力,考核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激发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人员实现其自身价值。

4.3 科技服务人员及农民的个体特征

农民及农业科技服务人员个体特征问卷调查情况见表4。

在对农民受教育程度的有效作答526项中,“高中及以上”比重占43%,“小学及以下”占16.7%,农民的教育程度低直接影响到农业科技的推广,这与发展国家的差距还非常大,做好宣传、扫盲等工作势在必行;在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受教育程度的有效作答262项中,“本科及以上”占53.8%,说明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学历水平相对较高,能为农业科技推广提供有力支撑;在农业科技服务人员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作答263项中,“一般”比重占54%,“很强”只占9.5%,说明农业科技服务人员人际交往能力还有待加强,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与农民朋友建立和谐、融洽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科技服务业务水平的有效作答261项中,“较强”比重占48.7%,“一般”、“较强”与“很强”三者比重占97.4,这说明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的科技服务业务水平较高,在农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与广大农民进行科技交流、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能力较强。

表4 农民及农业科技服务人员个体特征

4.4 科技服务行为特征

农业及农村科技服务行为特征设计思路是从农民视角和农技人员视角来看待农技人员的科技服务行为,分别对农民和农技人员进行调查。主要包含“农民问卷”中的“您认为农技人员服务态度?”、“您认为农技人员服务能力?”、“您认为农技人员服务方法?”、“您认为农技人员服务质量?”以及“农业技术服务人员问卷”中的“您认为您的科技服务态度怎样?”、“您认为您的科技服务能力怎样?”、“您认为您的科技服务方法怎样?”、“您认为您的科技服务质量怎样?”等方面。问卷统计将两者有效数据进行合并,见表5。

表5 农业及农村科技服务行为特征

在对农技人员服务态度作答的有效788项中,“较好”占39.1%,为最高,“一般”、“较好”与“很好”三者所占比重为91.9%,说明农技人员服务态度较好;在对农技人员服务能力作答的有效784项中,“较强”占36.5%,为最高,“一般”、“较强”与“很强”三者所占比重为91.4%,说明农技人员服务能力较强;在对农技人员服务方法作答的有效791项中,“较科学”占38.4%,为最高,“一般”、“较科学”与“很科学”三者所占比重为90.4%,说明农技人员服务方法较科学;在对农技人员服务质量作答的有效788项中,“较高”占39.5%,为最高,“一般”、“较高”与“很高”三者所占比重为93.5%,说明农技人员服务质量较高。从调查中看出,农技人员服务在态度、能力、方法和质量上都能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提供动力保障。

4.5 农民关注的科技服务技术

农民关注的科技服务技术分别对农民和农业科技服务人员进行调查,主要包含及“农民问卷”中的“您愿意接受哪种类型的农业技术?”以及“农业技术服务人员问卷”中的“您认为农民愿意接受哪种类型农业技术?”两方面。并将两者有效数据进行合并。见表6。

表6 农民关注的科技服务技术

在对农民愿意接受的农业技术作答的有效2408项中,“防治病虫害技术”所占比重为22.6%,次之为“新品种技术”,所占比重为18.9%,“农业机械使用技术”再次之,所占比重为15.8%,“储存保鲜技术”所占的比重为6.5%,为最低。这说明,病虫害目前对农业生产发展影响最大,农业科研要进一步攻关病虫害技术;新品种技术所占比重较高,说明农民越来越重视农产品新品种,能为农业带来增产、增收;农业机械使用技术所占比重较高,说明农民朋友对农业机械使用方法、维护以及常见故障的排除等技术有迫切需求。

表7 科技服务机构的服务方式

4.6 科技服务机构的服务方式

科技服务机构的服务方式主要针对农业科技服务人员进行调查。见表7。

在对农业技术服务方式的888项有效作答中,“集中培训学习”所占比重最高,为23.1%,“上门指导”次之,为 22.6%,“发放农业技术手册资料”再次之,为 21.4%,“现场演示观摩”再次之,为 19.8%,“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信息媒体发布”所占比重最低,为13.1%。这说明,通过集中培训学习方式,广大农民朋友与技术服务人员现场交流,提高农业技术服务方式效率;对于有特殊技术需求农民朋友,进行上门分别指导方式更富有成效;随着农民教育程度的提高,普遍性的农业技术可以通过农业技术手册资料的发放、广播电视网络学习等方式学习掌握。

4.7 农民获取农业技术信息的来源

农业获取农技信息的来源主要针对农民朋友进行调查。见表8。

表8 农业获取农技信息的来源

在对农业技术信息主要来源的996项有效作答中,“乡镇农科站”所占比重最高,为30.2%,“广播电视等媒体”次之,为25.7%,“熟人朋友”再次之,为 17.4%,“县区农业部门”再次之,为 14%,“中间服务组织”所占比重最低,为12.8%。这说明农业技术信息主要来源于乡镇农科站和广播电视等媒体。乡镇农科站是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的主力军,应充分发挥好乡镇农科站的纽带作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通过农业节目、网站、农业信息短信服务平台等方式进行农业科技的宣传与指导。

5 结语

调查发现,目前现代农业及农村新型科技服务水平较好,引领农业及农村走向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国家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政策为现代农业及农村发展保驾护航,农技人员良好的服务态度、能力、方法和质量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提供动力保障。但现代农业及农村新型科技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善和加强金融支农、科技服务人员考核机制、农民的教育程度、病虫害技术攻关、集中培训学习服务、乡镇农科站作用发挥等方面工作。一是政府出台金融支农政策,可以建立由农业、财政、金融部门、农业项目投资方以及农民朋友等多方投资共赢的金融支农协作机制;二是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人员考核机制,通过动态绩效考核机制,提升科技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其责任感,履行科技服务职责;三是通过宣传、培训、示范等手段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使农业朋友接受更多的文化教育;四是农业科技人员要进一步攻关病虫害技术,使农民减少农药的使用量,确保农产品无公害,维护人们健康;五是通过集中培训学习方式提高农业科技服务的效率。可由政府出资,在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高校等场所定期举办农业技术集中培训;六是充分发挥乡镇农科站的纽带作用,乡镇农科站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主力军,农科站科技推广服务人员通过田间指导、科技讲座、资料发放,技术传授等方式,引领广大农民科技致富。

[1]董文琦,张春锋,胡木强.农业科技创新的管理机制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15,(1):19.

[2]刘笑冰,申强,何忠伟.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绩效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5,(6):74.

[3]鄢万春.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选择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湖北省枣阳市L镇农户的调查[D].华中农业大学,2007.

[4]王贺,赵林萍,王芳,等.浅谈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平台建设与发展[J].科技管理研究,2015,(10):24.

猜你喜欢

科技推广农技比重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龙杞3号良种繁育及栽培技术推广与示范”建设示范效果显著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乡村e站助力科技推广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宜春市油茶科技推广成效与经验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
看仪陇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