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困难及化解路径

2015-08-15彭赛丰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艺术类政治艺术

彭赛丰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南 长沙410012)

一、当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困难

艺术类大学生是未来现代化建设的艺术人才,他们承担着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展现现代艺术的重要使命。加强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问题研究,直面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出现的难题,对全面改进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优秀的艺术人才至关重要,但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面临许多实际困难。

1.理性化教育难。 当代大学生具有爱思考、不盲从、勇于创新、自信、不满足现成的结论等特点。 艺术类大学生在具有当代大学生共性的基础上具有专业自身的特点,他们更加活泼开朗,不喜欢刻板严肃。 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比较独特的个性,情感丰富;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善于表达,思维活跃。 但考虑问题不够理性,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自我意识强,组织团队意识弱。 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传统的“晓之以理”效果远远不如“动之以情”。 因为当前艺术类大学生多为“90 后”,而且大多为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在对事物的认知上,感性多于理性,需要加强他们的理性教育。 另外,目前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还是以课堂的理论教学为主,向学生开展简单灌输,缺乏丰富的方法或手段,让学生感到乏味, 在实践中造成理性化的形式和理论化的知识难被学生接受。同时还有学者指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观点不新,话语陈旧,道理大而空,理论与实际脱节,内容枯燥不鲜活,缺乏说服力和感染力”[1]也是理性化教育难的重要原因。

2.一元主导教育难。 多元文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国外文化艺术交流日益加深, 大量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随之进入我国, 对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很大冲击和影响。现实中由于多元文化的冲击,“大学生在多元文化面前无所适从,缺乏必要的认知、分析,在文化选择标准上模糊、混乱,在文化选择内容上难辨真伪、优劣,在文化选择行为上过激、嬗变”[2], 艺术类大学生在价值观的选择和文化的接受上也表现出同样的问题。 因此艺术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在面对社会意识的多样化和社会价值选择的多样性时,既要坚持“一元主导”,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它的最新中国化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又要发挥“多元”即马克思主义之外的其他丰富多彩的意识形态和其真善美的元素, 博采众长, 将其消化为社会主义文化。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多元”中占据主流并有效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3.渗透性教育难。 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依附性,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但这种渗透性要充满人性化、科学性、生活化,以克服思想政治教育正面灌输的形式缺陷, 使教育对象无意识地接受教育。 在艺术类大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事实上有很好的载体资源, 如网络、 艺术实践和校园文化等。 但目前艺术类思想政治教育对这些载体缺乏精心的选择和设计,对如何将理论知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灌输缺乏深刻的思索和考量。 工作中在拓展符合设计、 表演和音乐等艺术专业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式上,及如何以一种非强制性的教育方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方面做得不够。事实上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各种教学、文娱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的实际效果要比简单灌输的效果好得多。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对于开展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并不充分, 有些高校甚至根本就不懂得还有所谓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 这也是导致我国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面临困境的一个重要因素”[3]。

4.针对性教育难。 针对性教育难,主要是由艺术类学生的专业修改决定的。 一方面, 艺术本身追求最大限度的个人表现及最强个性的展示,以给观众带来独特的艺术感受,艺术生在投入艺术学习中很容易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使得其追求个性张扬。 另一方面,艺术生从小四处上课及参加考试,使得他们通常接触社会较早,这让他们在辨别能力较弱的青少年时期容易被一些不良风气影响,形成一些错误的观念。 另外,在当前浮躁的社会风气下,很多学生和家长极度渴求成名,认为学习艺术就是为了当明星, 学习了艺术就是找到了出名的捷径。 这也导致许多学生忽视文化课的学习,更忽略了个人良好品德的养成,热衷于追求一夜成名。 这样,许多学生言行举止乖张、穿着打扮古怪、外在表现叛逆,成为高校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 由于他们学习及成长经历一定的特殊性,增加了针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难度,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何根据其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教授不同的内容值得研究。

二、 当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题的化解路径

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 加强和改进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价值导向,加强心理疏导,彰显人文关怀,优化教学环境,拓展社会实践等具体措施来推进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1.注重价值导向。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变化不断优化和创新教育的内容、 载体、形式和方法, 但不管怎样变化都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结合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 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坚持核心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的内在要求”[4],“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5]。在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应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突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和加强正面教育, 以主流文化引领大学生思想建设。 其次在艺术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民族性导向,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 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积极培养艺术类大学生的民族情怀和爱国热情;第三坚持价值导向实践,加强艺术专业学生党建工作,形成学生骨干队伍和良好的主流风尚,发挥示范效应,发挥学生党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加强价值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促使他们更好地走上艺术成才之路,引导学生德才并进、全面发展,培养出专业突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品德高尚、意志顽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开拓进取的新一代艺术人才。

2.注重心理疏导。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6]做好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疏导一是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要针对艺术类大学生感性化、情绪化的心理,通过各种载体和平台,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学会理性思维与判断,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矛盾。 二是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尊重他人、 认识他人的优点,学会与人交往,体会合作的意义,增强对环境变化的心理调适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理性与感性、心理与身体、思想与行为、技能与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其实艺术类大学生由于昂贵的学费和残酷的竞争使他们对现实反应更为强烈, 容易产生严重的思想偏差,当伴随他们的愿望落空或遭受心理挫折时,容易产生诸如悲观、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从而导致心理失衡,甚至出现过激行为。 为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艺术类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进一步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咨询体系,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使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3.注重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加强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生存状况、发展状态和生命意义的关怀,尤其是对他们的精神生活和需求的关怀。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要求尊重大学生的人格, 尊重大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要求关怀大学生,把大学生看作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 相信大学生是具有积极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是具有潜在发展性和现实生成性的特定人格的人”[7]。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关心艺术类大学生内心需求,关心学生丰富多样的个体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其次,要尊重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做艺术生人生的导师、 仁爱的家长、 知心的朋友, 以一种平等、亲切的姿态主动去理解、关心、爱护和信任学生,他们也会更加尊重、敬爱、信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充分发挥人文关怀的疏导功能。 第四,加强师生的双向交流,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满热烈的情感和情绪,以情动人,以深厚、融洽的师生之情产生轻松、愉快的气氛,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将正确的认知、良好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自觉内化,达到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的思想觉悟的目的, 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富有实效。 同时教师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对学生理想、情操、人格等高尚品质的养成,产生言传身教的影响。

4.注重环境育人。 良好的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对艺术生而言,一所具有浓郁艺术氛围的学校,对学习氛围的营造和艺术人格的塑造,都具有良好的正面作用。 加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环境的渗透性教育功能,一是专业教师要从严治教治学,忠诚教育事业,乐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形成良好的教风;同时要加强艺术院校或专业学风建设,使艺术生在良好的校风和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受到教育和熏陶;二是加强校容校貌建设,完善文化体育设施,美化校园环境,净化、绿化、美化校园,创建平安、和谐、秀美的校园;三是加强学校管理及制度层面上的环境建设,重视制度文化,通过制度文化建设推动管理工作的人性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管理服务育人;四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艺术专业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统势,积极参与各种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提升学校整体文化品位,从精神意识层面上营造良好的氛围,用艺术的形式宣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五是挖掘网络资源,加强校园网络环境建设,通过相关网络建设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制作、传播和控制,引导艺术类大学生在接触大量客观的网络信息基础上,吸收正确的信息,从而实现用正确、丰富、生动的网络信息熏陶大学生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8]。 总之,要加强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协调,形成整体德育环境,用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水平。

5、注重实践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实践。 “只有经过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抽象内容才能‘内化’为学生的具体认知, 进而上升为学生的内心信念”[9]。 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更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践行环节。 加强和改进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强化实践,形成实践育人合力,构建实践长效机制。 对艺术专业学生来讲,还有一项具有艺术专业特点的到社会、到指定区域进行专业训练或者表演, 以提高专业技能为目的的专业实践活动, 称之为艺术实践。 艺术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这一天然有利条件,依托艺术实践载体实现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艺术实践的优势表现在一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艺术素养,而且还能为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提供条件,并能促进团结、信任、合作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是可以使学生有切身的感受和形象的认识,这种感受和认识能够更持久、更深刻。 把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和提高专业技能的艺术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增长社会才干,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艺术才干, 达到以更容易的方式让艺术类大学生接受教育,在轻松中受到教育的目的。

[1]李宪伦,王劲松.论理性化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0).

[2]石元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元与多元辩证关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12).

[3]余翠军,杨青松.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 ,(2).

[4]张健,王永利.试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导向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1).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

[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唐新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人文关怀[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 (8).

[8]丁鼎棣.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07,(3).

[9]梅元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途径探索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3).

猜你喜欢

艺术类政治艺术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艺术类专访心得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纸的艺术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