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拖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情况及发展对策

2015-08-15颜奎英

四川畜牧兽医 2015年8期
关键词:补奖草畜牧民

颜奎英

(四川省布拖县畜牧局,四川 布拖 616350)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为统筹社会经济发展全局,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草原保护,建设草原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是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增加牧农收入的具体体现。本文针对四川省布拖县在该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1 布拖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情况

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过程中,布拖县畜牧局、财政局和农村信用联社密切配合,严格按照政策执行,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将直接兑付牧户的资金在县农村信用联社设立专户,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专帐管理”。每户牧户开设“一折通”财号,将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禁牧补助、草畜平衡、牲畜棚建设等补助资金通过农村信用联社由“一折通”直接兑付给农户。

2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宣传力度不够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但由于其政策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因此部分村民对实施草原补奖政策的意义和内容不甚了解。

2.2 草原监管不力 由于人员少、设备差、工作机制不健全,草管员业务水平低,难以对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的放牧牲畜进行有效监管,牧民违规放牧破坏草原的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的实施。

2.3 管理机制不完善 虽配备有草管员,但由于管护机制不健全,对草原的管护、禁牧不力。没有与牧民签订禁牧协议,对违反禁牧规定的行为惩罚不够。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执行难度加大。

2.4 缺乏草畜平衡意识 草畜平衡意识仍未形成,缺乏有效的手段协调处理减畜与增收的矛盾,减畜任务难以同发展规划协调一致,草原超载、过牧情况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2.5 补助资金发放不规范

2.5.1 平均发放补奖资金 按照政策要求,全县能享受到政策补助的只有少部分牧民,而多数村却将资金进行集中再平均分配发放,即由村或组集中统一保管牧户存折,待补助资金到账后进行集中再次分配发放。

2.5.2 补奖资金挪为他用 有些村没有将草补资金用于草原保护和建设,也未发放给牧民,而是挪用作缴纳养老金和医疗保险费,或将部分补奖金用于办公经费和招待费,导致村民不满。

2.5.3 拖延补奖资金发放时间 个别村集中保管存折后拖延资金发放,在财政和畜牧部门拨付补助资金后未及时发放给牧民。

2.6 禁牧周期较短 全县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虽取得了一定的生态效益,但5年的禁牧期太短,不足以确保草原生态的恢复。

3 对策

3.1 加强宣传 加强和规范政策宣传引导,加大政策宣传普及力度,让广大牧民知晓实施内容,充分认识政策实施的重大意义,明确自身权利和义务责任,从而自觉积极地参与政策的实施。

3.2 完善管理机制 在实施过程中,应加强组织领导,增加人员及工作经费,健全责任制,将任务落实到人,并层层签订责任书,强化责任管理,使草原生态奖励补助政策得到强力推进。

3.3 健全监管体系 草原监理机构要及时向全社会公布禁牧地点、范围和要求,加大对草原禁牧休牧、草畜平衡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的正常运行。在草管员管护草原的基础上,发动农牧民相互监督,对举报违法的人员予以奖励,以此调动农牧民参与监管的积极性。

3.4 转变生产方式,推广养殖技术 应大力推广规模养殖新技术,鼓励、引导农牧民由“靠天养畜”的传统方式向科学养畜、健康养畜的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实行舍饲或半舍饲圈养方式,加快牲畜出栏周期,提高科学养殖水平,降低天然草原载畜能力。

3.5 严格项目资金监管 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将补助资金通过“一折通”直接发给农户,乡政府要及时张榜公示草原面积、补助资金等相关信息,接受广大牧民的监督,确保补助资金发放到户。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补奖资金落实不到位的,要层层追究责任。

3.6 建立草原禁牧长效机制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的实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延长禁牧周期,建立禁牧的长效机制,促使草原生态健康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补奖草畜牧民
牧民的遗嘱
国内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文献综述
宋尚有局长在甘南调研草畜平衡等工作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对牧民的影响
浅谈原州区草畜产业发展情况
牧民歌唱冬奥会
甘南牧民 赵云雁
边疆牧户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态度分析
商人买马
河南省优质草畜品种选育推广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