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如何做好竞赛备赛工作的一点思考

2015-08-15郭小燕司泰龙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备赛实际操作职业培训

郭小燕 司泰龙

1.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2.国网技术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02

0 引言

职业培训是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培训是对职业职工进行再教育的过程,使其熟练掌握从事某种职业的必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加强职业培训有利于加速培养技术业务骨干和熟练工人,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专门人员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促进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1]。

职业培训的内容分类主要可以分为管理类和技术类。而技术类又可以分为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为了实现职业培训的目的,培训内容往往是相关岗位或工种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演练。受训者经过职业培训,获得谋求职业或保障职业安定必须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职业培训往往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培训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均根据职业技能标准和受训单位的实际要求确定。二是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在培训形式上可采取委托培训、定向培训等方式;在培训期限上采取长短结合的方式,可以脱产也可以半脱产;在培养对象上依据岗位的实际需要灵活确定;在教学形式上不受某种固定模式的限制,根据职业标准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三是教学与生产相结合。主要体现在教学要紧紧围绕生产实际进行,通过教学与生产经营相结合,既培养了人才,又创造了物质财富,获得社会、经济的双重效益。四是培训方法上强调理论知识教育与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突出技能操作训练。

职业竞赛活动作为职业培训的一种综合方式,职业业培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竞赛内容主要是针对某一工种或岗位而开展,涉及管理知识、技术知识、实际操作等各个方面,广泛开展职业竞赛活动,可以培养优秀职业技术骨干,可以促进企业整体人才素质提升。如何做好竞赛和竞赛准备工作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 超前谋划 标准化训练 夯实基础

开展竞赛备赛工作,首先,在接到上级通知以后,制定整体备赛方案,关于方案制定,通常将备赛工作分为 5 个阶段[2]。

第1阶段,各参赛单位自我培训并初步选拔选手。这一阶段选拔的特点是参加范围广,选拔出的人员覆盖范围大,这样一来,一方面是对专业人员的一次全方位的检测,另一方面降低初选门槛,能够让更多的职工参与进来,进一步激发职工的积极性。

第2阶段,对各参赛单位选拔出的选手进行赛前集中培训;由于这一阶段人数较多,因此培训内容安排往往侧重于技术知识培训,拓展和深化知识结构,理论性较强;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培养项目设置难度和时间分配适中,旨在对职工自身知识的总结和系统,引导和完善知识体系,激发和发掘有潜力人员。

第3阶段,组织选拔赛。内容分为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两部分,难度较第二阶段培训内容有一定的拔高,重在考查职工的专业素养和知识积累情况,以及潜在能力发挥。基本确定出最终参赛人员。

第4阶段,组织赛前强化培训;强化培训需要严格按照竞赛要求开展,是有针对性的培训,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是一个最求极致标准和规范的过程。一方面理论知识需要进行广度和深度的拓展,另一方面操作能力需要进行高强度、高规格的渐进式训练,同时增加体能、心理、战术等方面的辅导。

第5阶段,参加竞赛。竞赛需要全程对选手进行干预,包括饮食起居、心理调整、战术调整等多个方面,确保选手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平和的心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潜能。

为使备赛工作有序开展,实现标准化训练,从一开始着手,即将标准化作业、标准化备赛的思想融入到整个竞赛计划中去。

一旦最终参加竞赛的人员确定下来,在每个选手的心里,就不应该再是一个人,不能再独立行动,而是一个集体一个团队,整个训练应该兼顾到每一个人,保证团队向上的一种凝聚力。

在训练的过程中,教练要认真把握选手的每一个动作和每一句话,一举一动都要有根有据,一言一行都要合理规范。在训练的中后期,逐渐对操作流程进行了固化,并不断改进,最终形成标准的训练程序和操作步骤。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教练始终贯彻标准化训练的思想。

2 科学训练 注重过程 持续改进

科学分工、明确职责。根据标准化管理的理念“明确职责分工是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教练组进行科学细致的分工、明确每个人的职责。每一项工作都要落实到每一位精心挑选的教练和辅导老师。在共同完成总体计划的基础上,每位教练针对本人的分工制定详细的计划和训练方案,真正做到“凡事有人负责”。

注重过程、立足专业、科学量化[2]。为了将备赛计划落到实处,保证效果。教练需要对各个目标进行了细化分解分析,认真查找影响目标实现的诸多因素。理论培训方面,对选手的复习进度和复习的反复性,提出明确要求;在时间分配上,对各个学科所占时间进行了严格量化。在操作训练方面,对选手的训练时间和训练工作量进行了科学量化,既不让选手感到疲劳,又不让选手很容易地完成工作任务。

固化优化,持续改进。教练组在时间安排上给选手留出了较大的自我支配空间,要求在教练制定的计划下制定适合自身的个人计划。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对好的方法和好的思路进行了固化,并且做到了持续改进和不断优化。在理论方面,对每次考试试卷进行讲解分析记录,建立错题备忘录,并且定期复习,在每个复习科目结束时,分小组进行相互交流和出题测评。在操作方面,要求选手做到“写我所做、做我所写”,各选手按照分工,将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所做所说,按照合理的顺序细致地进行脚本撰写,然后按照脚本进行操作,每次操作完毕,再对脚本进行修改和改进。在改进的过程中,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往往一些不起眼的细节,可以赢得宝贵的竞赛时间。

3 科学引导 不断创新 突破传统培训模式

备赛工作除了加大训练和学习的工作量之外,必须要不断创新,要突破传统的备赛培训模式,不断引入新的辅导方式和训练方式,才能够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理论培训方面,可以采用小组测评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在备赛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参训人数较多,为了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为了发现发掘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引入了这种培训方式。分组的规则是:每个小组人数控制在5人左右,并且每个小组设定组长。测评时间设定在每一科目复习结束时,各组将自认为的难点和重点集中起来,然后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换测评,实现知识的互补,以期消除知识盲点。在完成小组测评之后,小组之间还要进行阅卷和点评,针对有价值的、大家共同关心的题目还要组织小组讨论。

在操作训练中引入脚本指导法[3]和录像分析法。一是对每个操作项目进行事先制定脚本,并定期对脚本进行修正改进,不断完善。二是每周对每个操作项目进行录像,当天教练和选手共同研究讨论,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训练方式。选手通过录像看到自己的操作和相互之间的配合,本身角色发生了改变,由当局者变为旁观者,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样可以有效地从中发现更多问题,及时对脚本进行补充和修改。这两种方法的完美结合,使得训练形成闭环效应,实现了不断的挖潜增效。实事证明这种方法有效地保证选手的操作能力和操作效率。

4 结语

竞赛是职业培训的一种良好形式,如何能够做好竞赛的准备和参加工作,如何更好的发挥竞赛在培训中的作用,如何将竞赛活动本身及其成果进行延伸产生更大的附加价值,而不单单是为竞赛而竞赛,值得我们深思。竞赛活动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牵涉的知识面广、知识点多,如何做好这项工作,作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谈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希望对读者能发挥一些借鉴作用。

[1]刘正周.管理激励[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柳溪.提高电力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09,(7).

[3]李平.关于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3).

猜你喜欢

备赛实际操作职业培训
习近平在北京考察2022 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
山西农谷农民职业培训学校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对打造辩论活动团队的几点思考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面向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广东选拔赛英语口语比赛的备赛策略分析
职业学校机械专业一体化教学探究
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项目后评价的模型构建与实际操作
语文生本课堂中字词教学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