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职业教育“双主体、四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5-08-15李勤道杨立久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校企职业

李勤道 杨立久 武 群

国网技术学院(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 济南 250002

0 引言

2014年5月,习总书记提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在相当一个阶段,将保持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发展业态和转型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明显,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大量涌现,职业分工逐步细化。这种转型和变化给职业教育带来的并非只是简单的量的变化,而是人才培养模式质的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下,为中国经济提供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的职业教育,应准确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型升级,全面步入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常态,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提高技能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现代生产一线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本文针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常态,提出“双主体、四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了深入研究,权作抛砖引玉。

1 校企“双主体”共同育人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提出,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把企业作为重要的办学主体,要求加强行业对职业教育的指导、评价和服务,并提出若干具有可操作性的新举措。实际上,行业企业作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市场、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的重要来源方,也决定了行业企业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职业院校在办学中必须强化行业企业的主体地位。显然,校企“双主体”共同育人已成为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

校企“双主体”共同育人,就是校企紧密合作,共同招生招工,共同制定方案,双师共同培养与管理,以工学结合、工学交替及开设校中厂、厂中校等灵活的办学模式,培养现代生产一线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校企“双主体”共同育人,要想扎实落地,要想落地生辉,就需要双方特别是职业院校在契约合作、要素整合两个方面花大力气、下大工夫。

通过契约合作,夯实校企深度合作平台。一是从办学体制上,建立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适应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及内部治理体系,如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集团,学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共同参加的校企合作理(董)事会,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的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学校等,使行业企业真正拥有职业教育的决策权。二是从运行机制上,要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管、互利双赢、责任共担”的紧密、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互惠多赢的利益驱动机制是维系校企合作良性运转的纽带,合作是双方的,职业院校要放弃零和博弈的思想,以开放融合的态度,通过校企合作,切实修炼内功,增强办学实力、办学水平,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和人才支持的能力。三是从可持续发展上,形成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推进的人才、技能、技术、文化积累创新机制,使双方物质资源、人才智力、技能技术、管理、文化等互动、渗透、积累、提升,增强校企“双主体”共同育人的内在动力。

借助校企深度合作平台,做好要素整合。职业院校与企业特别要做好以下要素的整合与提升,不断推进人才、技能、技术、文化积累,努力使学校成为企业发展、经营链条的一部分,成为企业人力资本经营的一个环节。一是共同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生产、管理和服务人才,共同承担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高端技能技术培训,推进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一体化发展,增强职业院校为企业提供高素质人才和智力支持的能力。二是职业院校特别要积极与企业共同开展生产技术攻关、技术监督服务、技术协同创新,共同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试验实训基地,从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产业技术进步。三是职业院校要积极实现与企业的文化对接。紧密的文化对接除体现在双方各种资源的融合外,双方情感的交流与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交流与沟通可以使双方相互了解需求、价值观和信息等情况,学习对方的文化精髓。职业院校要努力实现与企业文化的直接对接,推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校企“双主体”共同育人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行业企业发展情况及趋势,必须认真研究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改造升级及产业技术进步特点,必须广泛调研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要求状况,在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教学实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建设、机构设置等方面适应行业企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技术进步的需要。在办学实践中,校企双方要扎实落实行业企业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确保专业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联动,课程改革与产业技术进步联动,教学改革与生产真实应用联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企业用人评价联动。

2 专业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联动

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发展为宗旨,面向行业企业、面向社会和市场,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的“职业人”,这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面对经济的全球化,各地各行业都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市场状况不断调整其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进行产业升级,导致劳动力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不断变化,职业分工逐步细化,许多传统的职业逐渐消失,新兴的职业、交叉的职业不断出现,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大量涌现。这在客观上要求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职业人”的职业教育,其专业设置必须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要求相适应。换言之,职业教育的专业改革只有与产业结构调整联动,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才能真正体现出来,职业教育培养“职业人”的特色才有所在的坚实基础,专业设置作为职业院校与经济社会、行业企业的纽带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2.1 专业链与产业链实现联动

坚持科学定位、特色发展,不断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实现专业与产业的良性联动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职业院校的发展之路,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常态。职业院校应充分利用行业或区域的优势和资源,抓住专业建设的“牛鼻子”,坚持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联动,专业链与产业链联动,“因变而化”,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设置调整的机制,全方位对接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适应产业技术提升的强烈需求,重点打造具有鲜明行业特色或区域特色的专业和专业群,切实增强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水平。

2.2 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

根据行业和区域经济特点,适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同时,还要扩展专业方向。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改造优化老专业,办好特色优势专业。二是加强品牌专业群建设,合并相近专业,通过合并,形成一个专业和若干个专业方向,既可以充分整合教学资源,又有所侧重,增加专业适应市场的弹性和张力。三是开设新专业,及时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或起到引领产业发展和创新的作用,促使行业和地方政府,将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与产业建设同步实施、与产业技术进步同步升级。

3 课程改革与产业技术进步联动

职业教育要实现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本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将职业岗位职业标准所要求的职业知识、技能、情感等内容完全融入课程中,凝练成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这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和办学重点。

随着产业技术的不断进步,行业企业就要不断修订职业标准。职业院校也要及时按照新的职业标准,深化课程改革,更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使课程改革与产业技术进步联动、专业标准与职业标准联动。课程改革与产业技术进步联动的桥梁仍然是根据现场工作过程、工作任务的变化情况,实施基于现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随着课程改革与产业技术进步的联动,基于现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也要随之联动。

基于现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分五个步骤:一是通过对行业企业或区域产业领域进行调研,了解相关产业发展状况、人才需求状况以及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充分分析专业的服务面向及职业领域,确立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二是参照国家职业标准及有关行业企业职业标准,由专业团队联合企业工程师或技术能手考察分析每个有关职业标准所要求的工作任务,依据现场工作过程和产业技术提升状况,筛选出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三是邀请企业和职教界专家召开“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研讨会,对典型工作任务和相关职业能力进行归类,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专业的行动领域。四是根据学生认知、职业成长规律和教学规律进行时间上的排列,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课程体系(学习领域)。五是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按照职业标准,制定课程标准,分解每一门课程为若干个学习情境及其驱动任务或项目。

4 教学改革与生产真实应用联动

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改进优化教学过程,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生产真实应用所指向的就是产品的生产过程。任何产品,包括有形的实物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和服务,都必须经过劳动者于一线的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因此,职业教育任何教学改革必须与生产真实应用联动,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与生产过程对接的教学过程,通过生产真实应用,真刀真枪,真干真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这就是,学生将来到企业做什么,现在就应该学什么,教师就应该教什么,让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与氛围中,融入生产工艺要求,完成一个个真实的生产任务(项目),不断强化“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完整职业思维训练,在工作情境中强化动手操作,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教学过程,通过生产真实应用生产出真实的企业 “产品”,并以“产品实现”的质量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需要强调的是,“产品”才是教学改革与生产真实应用的“联动点”。职业院校必须围绕产品的实现,以“产品实现”的一系列生产真实应用为驱动载体实施教学改革,并将行业企业有关技术标准、生产工艺要求融入到教学改革中,培养高素质“职业人”。

职业院校要依靠行业的全方位支持和企业优质资源的共享,把“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根据企业的要求、生产工艺特点、条件,积极推行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模式,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实现“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将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素质培养融为一体,在校企“双主体”育人中不断创新提升人才培养模式。做教学一体、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引企入校、产学研一体化等与生产真实应用联动的教学模式,其特点共性为:团队组织、真环境、真任务(项目)、真工艺,动手实做,企业化评价。笔者将这些做法概括为“三真一实”“行动式”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学生职业技能掌握的主要环节是实践,学习模式主要表现为“学中干、干中学”或“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而实践的最好教师是企业行业一线技术人员,最好地点是企业生产场所。因此,要努力建设校内模拟仿真化实训教学环境、校内生产性教学资源或生产车间、企业生产实训现场,扩大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担任实践课教师的比例,加大校外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的力度,这应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三真一实”“行动式”教学模式的推进重点。

5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企业用人评价联动

职业院校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还必须坚持人才质量观的企业价值取向,着力改革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式,努力寻求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企业用人评价的联动,这就是人才培养评价要引入企业化标准。

5.1 企业用人评价标准

李承钧、谢毅哲指出[3],企业的人才质量标准反映在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精神、上进心、沟通能力、职业技能、对行业的认可度等几个方面,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这些企业用人评价标准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工作态度是工作者所持有的行为倾向,表现在工作方面的认真度、责任度和努力程度。实践证明,一个人如果以忠诚、敬业、负责、主动、勤奋、敢于创新、善于学习的态度去工作,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这就是企业为什么把工作态度放在人才看,大凡在单位受到领导重视、得到同事尊重、在事业上有较大成就的员工,莫不是那些在工作中吃苦耐劳、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实干苦干者。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一般都把吃苦耐劳精神放在靠前的位置。上进心是反映职工内在心理素质的一个窗口。从职业层面来讲,上进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工作上积极、主动;二是在技能技术提高上积极进取,努力钻研业务和不断提高技能技术。企业需要职工有上进心,善于思考、勤于学习、勇于挑担、敢于创新。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与人相互作用的产物,沟通能力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备能力,也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职业技能是职业人谋生的手段,也是体现职业人掌握该岗位技能的一项指标。企业对人才的技能评价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看毕业生的工作经历,工作经历(包括实习经历)一般包含学生熟悉技能的时间长短;二是看毕业生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三是参考专业技能基础,即学校的专业学习情况,包括专业是否对口、学校的教学质量、毕业生的学业成绩等。企业把掌握熟练技能作为人才质量标准来进行衡量。企业十分看重员工是否讲诚信,是否有劳动热情和诚实态度,是否认可企业的文化,是否热爱自己所在的企业和所从事的工作。

5.2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要顺应企业用人评价的变化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技术的进步、岗位的迁移与融合、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会发生变化,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也应随着企业用人评价标准的变化而变化。

第一,努力形成校企深度合作的体制与机制,学校与行业企业“双主体”对人才培育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深度合作。校企深度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部分,是职业院校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校企只有深度融合,校企“双主体”育人才能到位;校企只有育人“双主体”到位,才能真正实现专业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课程改革与产业技术进步、教学改革与生产真实应用“三个联动”。

第二,坚决实施专业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课程改革与产业技术进步、教学改革与生产真实应用“三个联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其核心就是“三个联动”。“三个联动”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能够有效解决校企合作的壁垒,既能实现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标、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又满足了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利益的需求。要根据企业的要求、生产工艺特点、条件,要加强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使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过程和内容始终与将来的职业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要积极推行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行动教学模式,在真实的“工作情境”和整体化的“工作过程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与生产过程对接的教学过程,增强学生未来职业工作中计划、决策和分析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

第三,以行业企业职业能力为主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点是:突出一个特性---职业性,实施“四个联动”。因此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内容是;一是实施过程性考核评价,摈弃传统的一考(最后的笔试)定成败的考核评价方法。“做教学”一体化课程要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评价体系,以驱动任务或项目为考核单元、以行为过程考核为主线,将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自我评价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中;以“产品实现”、“产品质量”、“工作流程”、“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等企业衡量一线生产人员工作的评价标准,代替传统的“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态度、课堂纪律”、“内容完整、重点突出、难点讲透”之类的评价标准。二是学生在企业工学交替实习、顶岗实习过程中,由合作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实施实习质量监控,以企业员工考核评价标准,共同作出客观评价。三是进行综合性评价。专业课程文化课程成绩、实训实习评价、以德为主的综合素质评价、企业顶岗评价,各方面评价按照重要性给出系数或所占权重换算出绝对分值,进行综合考评。四是实施追踪性评价。学生毕业三年内跟踪调查,每年一次,选取大样本、统计分析。跟踪调查结果经处理后,反馈到系部、教研室,以便及时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第四,职业院校往往有一种误解,认为重视专业能力,就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事实并非如此。企业当然看重员工的专业能力,但更重视其终身发展能力。企业一般认为,专业能力只能决定谁有资格进入某一工作领域,而终身发展能力则决定谁能胜任工作并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职业院校在关注品德教育和专业教育以外,还要特别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二是提升学生的可迁移能力,也称软技能、核心能力、关键能力等,这是一种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的跨职业的关键性能力,也是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目前被公认的四种主要可迁移能力为沟通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思维创造能力。可迁移能力要求职业教育牢固树立不仅培养职业技能更是培养职业素养的教育。三是提升学生的自我完善能力。总的来讲,就是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能力,它集中表现在自我改变、自我改进和自我弥补的能力上。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Z].2014-05-02.

[2]查吉德.推动院校治理现代化 适应职业教育发展新常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5):5-9.

[3]李承钧,谢毅哲.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企业评价探析[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30-33.

[4]许芳奎.高职教育依托行业办学强化行业企业主体地位的研究[J].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47-49.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校企职业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职业写作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我爱的职业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