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相关因素分析及解决策略

2015-08-15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

李 晨

山东女子学院艺术学院 山东 济南 250300

0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每年与其相对应的大学生未就业及待就业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据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教育蓝皮书》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734万,加上之前未就业的大学生,预计2014年总就业人数将达到820万。在如此庞大的人群中,女大学生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相较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令人担忧。造成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外在因素,也有其自身的内在因素在发挥作用。

1 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因素分析

1.1 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外在原因分析

1)就业竞争环境存在不公平性

许多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过度的考虑了自身企业的利益,从而忽视了社会赋予他们的义务,导致企业在招聘人才过程中为尽量减少成本、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效率而不聘用女性求职者。这不仅过度低估了女性职工所带来的经济效率,而且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女大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走向。有学者从经济学角度应用贝克尔歧视理论研究用人单位拒绝女大学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生育成本、补偿性工资差别、预期劳动生产率、转岗培训成本以及额外福利支出都较男性员工高[1]。现代社会制度为保障女性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制定了许多权利和福利。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许多用人单位为降低劳动成本而尽可能少的雇佣女性员工。

2)传统专业设置限制女大学生职业发展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较为丰富的专业分类,各方面人才相对健全。但是,具体到某些高等院校依旧存在着专业设置限制女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现象和问题。某些高校中设置了土木工程、机械制造、地质勘探等学科,与这些学科对口的工作通常劳动强度大,对身体素质的考验强。相较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在从事此类工作时更为吃力,因此,用人单位更愿意吸收男大学生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另外,虽然女大学生在理论学习等反面较男大学生表现突出,但是在动手实践能力方面表现一般,这就使得女大学生的毕业应聘过程更为艰辛。当前的高校专业设置中,针对女大学生身心特点而设置的专业非常少,女大学生只能通过克服自身弱点更加努力学习与男大学生竞争,然而尽管学业成绩优良,但在就业过程中依然受到限制。

1.2 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内在原因分析

1)女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普遍偏高

由于社会物质条件的丰富以及许多女大学生受到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倾向于选择工作环境舒适、工作压力较小、交通便利和薪酬较高的工作。例如,一部分女大学生偏好于工作较为稳定、社会地位较高的行政事业单位,也有一部分女大学生倾向于科研及管理部门工作。有些女大学生在校期间成绩优异、表现突出,对自己进入社会具有较高的自信心和过高的自我认可度,但实际缺乏较为重要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据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女大学生就业困难主要表现在:与男性求职者相比,就业率和就业层次偏低以及录用标准过高[2]。当她们应聘岗位时不能很好的调整自我的期望,从而导致一种择业时“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造成了就业的困难。

2)女大学生存在生理及心理上的弱势

男性和女性相比较,生理方面(包括体力上和精力上)原本就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从生理上说女性的生理特点(“三期”包括经期、孕期、哺乳期)决定了她们在某些工作上天然处于劣势。许多传统行业的分工机制更加侧重于突出男性的各种优势,这种差异使得许多用人单位“宁要武大郎,不要穆桂英”,偏见的认为招聘男大学生更能胜任所应聘的岗位。从心理方面分析,女大学生较男大学生心理承受及意志方面也存在着部分差距,女大学生在遇到特殊情况时会产生较大的情绪反应往往不能够很好地冷静处理,独处能力也偏弱。另外,女大学生存在较强的自卑心理、竞争意识缺乏带来的依赖心理等心理状态都使得她们在毕业应聘岗位时不能够很顺利的从容处之。

2 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策略思考

2.1 创造男女平等 公平就业的就业环境

随着我国现代化文明程度的提高,强化社会公平意识,建设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同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建立公平公正的环境要与传统思想中的性别歧视和偏见作斗争。具体表现在:第一,树立平等的男女关系意识,在工作中要共创事业,在家庭中要共担家务,让女性在繁杂的家务中解放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投入到事业当中去。第二,加强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强调促进女大学生就业对整个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通过宣传成功女性案例、女大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勤奋努力的事迹等方式增强人们对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意识。

2.2 建立健全关怀女性的法规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

相关部门应进行详尽可靠的调查研究后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法律制度和保障女大学生利益的体系,并且对女大学生设定相应的工作岗位,对积极招聘女大学生的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进行相应的补助、帮扶及政策倾斜。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同工不同酬、就业机会不相同及性别歧视等不公正的对待时,极易使女性求职者产生心理失重,往往会严重影响女性求职者的就业观及对社会看法的不一[3]。我们应整体建立对女性社会价值的充分认同,形成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将对女性社会价值的尊重放在重要位置,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另外,对所制定的法律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实施进行有效和积极的监督,督促相关部门发挥执行力也显得尤为重要。

2.3 优化教育资源 完善高校专业设置

培育专业素质过硬、业务能力高、综合素质强以及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的多面性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由于女大学生目前是就业市场的弱势群体,所以高校应注重优化资源配置,注重对女大学生的培养。高等学校应该主动迎合就业市场的需要,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变化,设置和调整女大学生所学专业的结构,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制定学制多样化、方向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做到专业人才培养上的超前预测、超前设计以及超前培养。同时还应针对女大学生特点,开展符合女性特点的专业,例如:服装、模特、空乘、幼教等。增进多学科,多专业间的交叉和交流,使女大学生成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业务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2.4 鼓励女大学生正确认识 评价自我 倡导自我创业及扎根基层

首先,女大学生应充分发挥女性优势,施展才华。较之男大学生,女大学生自身也存在许多优点。比如女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且在语言表达和文字运用方面具有较高的天赋,所以女大学生在选择行业时更倾向于从事文献编辑、文字处理以及教育宣讲等方面的工作。另外,女大学生具有较为严谨的思维逻辑能力,在考虑事情方面能够较男性更加的全面和仔细,这就使得女大学生在从事财会、设计及医疗诊治等方面更有作为。此外,女大学生天生俱来的温柔、感情丰富等特质使得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与人相处,所以在推销商品、合同签订、对外联系等行业具有较强的优势。所以,女大学生在应聘及寻找工作机会时要考虑符合自己特长、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及展示自己的才华的岗位。

第二,女大学生应健全个人心智,提升实践能力。一方面,克服自卑心理,保持自信,从容自如地应对岗位招聘和选拔。转变思想观念,更加独立自主,增强竞争意识,克服依赖心理。另一方面,女大学生应降低工作期望,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在专业知识学习、知识架构等各个方面做好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够当机会来临时及时把握住,当没有机会时自己合理的创造机会。另外,女大学生要树立积极的自我创业观念,通过观察市场走势,通过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逐渐的使自身价值得以体现。作为当代的女大学生也应该看到扎根社会基层的长远益处,思想上建立“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需要”的正确就业观。平时注重实践的学习,勤于动手,努力将所学的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用自己的实力说服用人单位,使自己顺利的就业。

总之,更好地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女大学生个人的多方面努力。女性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妥善处理好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将有助于女性群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1]胡安荣.企业拒绝女大学生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科学,2004,(4).

[2]贺江平.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J].女性教育与成才,2005,(3).

[3]候其锋.女大学生就业失重心理的形成、影响及其自我效能感提升[J].高校辅导员,2013,(5).

[4]贺楹紫,李铁骏.女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J].调研世界,2012,(7).

猜你喜欢

大学生专业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专业修脚店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