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水压采—地下水生态修复的里程碑

2015-08-15本刊评论员

河北水利 2015年3期
关键词:心声节水水资源

本刊评论员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是保护资源、改善生态、保障民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水资源短缺问题、地下水问题,从实现长治久安的高度和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省是典型的资源性缺水省份,地下水超采量和超采面积均为全国的1/3,是全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地下水超采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和地质灾害问题,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刻不容缓。

2014年我省被国家列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地区,按照国家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部署和要求,根据“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我省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为首要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全民行动,规划统领、科学治理,创新机制、示范带动,因地制宜、积极稳妥,竞争立项、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将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黑龙港流域,包括衡水、沧州、邢台、邯郸市的49个县(市、区)纳为试点范围,以全面治理深层地下水超采为主要目标,预计到2015年压采地下水10.64亿m3,占现状超采量的39%;到2017年压采地下水20亿m3,占现状超采量的74%;到2020年压采地下水27亿m3,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冀枣衡等三大深层地下水漏斗中心水位大幅回升,地下水生态明显改善,为实现全省地下水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围绕目标,我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以节约用水为重点,以保护涵养为根本,以适度调水为补充,以创新机制为关键,以加强领导为保障,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建设与管理并重、治理与保护同步,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农艺节水、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严格地下水管理、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等气象服务,逐步构建适水发展的农业种植体系、高效节水的灌溉工程体系、引排得当的水系连通体系、健全高效的管理服务体系、实时可靠的水资源监控考评体系,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控制地下水开采,修复地下水生态,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既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又是实现河北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性工程。我省在实践中锐意创新,注重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完善治理方法,通过试点工作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办法。现将我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辑录成刊,以卷首、政府推动、治理纵览、机制创新、先进事迹、基层心声六大板块,展现我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就,介绍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经验,反映试点区群众真实心声,以期为全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提供有益借鉴。

猜你喜欢

心声节水水资源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节水公益广告
心声词苑
心声词苑
节水公益广告
心声词苑
心声词苑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