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之基 育人之本——优秀传统蒙学教材思想内容分析

2015-08-15程东峰

皖西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蒙学教材传统

程东峰

(皖西学院,安徽 六安23701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育人之本,基在幼学。幼学为人的一生筑根基,筑基之法重在蒙学教材的编写和因材施教方法的选择。幼儿教育和蒙学教材的编写关系到立德之基、育人之本、兴国之道。中华优秀蒙学教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研究其思想内容及其表达艺术,亦指出其因时代局限而导致的缺憾和不足,为今天的基础教育阶段传统文化教材编写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劝学、做人,是优秀传统蒙学教材的基本内容

清人陈宏谋曰:“天下有真教术,斯有真人材。教术之端,自闾巷始,人材之成,自儿童始。”真教术为传授真理服务,真理又最早蕴藏在蒙学教材之中。所以,在中国传统教育中,特别重视儿童初入学时的蒙学教育。梁启超说:“人生百年,立于幼学。”那么,在蒙学教育中又以什么为主呢?既然是蒙学,当然以劝学为主。因而,在优秀传统蒙学教材中劝学的内容特别多,如“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1](P108)《蒙学十篇》选录《神童诗》34首,其中有14首以《劝学》为名,如“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中空。”又如:“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其余20首虽然不以劝学为名,但也含有劝学的内容。如《秋夜》中的“穷经谁氏子,独坐对寒檠”;《秋凉》中的“书窗应自爽,灯火夜偏长”[1](P87-93)。在其它蒙学教材中,劝学的内容也俯拾即是,如《三字经》中有“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1](P17)。又如“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橐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1](P26)古代蒙学教材,不仅仅是空讲学习重要,而且告诉人们怎么学,学什么,如《弟子规》中有“读书法,有三要,心眼口,信皆要。……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1](P76);如朱子《童蒙须知》中有“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2](P7)这些学习方法的介绍,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是使儿童在学习上少走弯路,而且有利于儿童端正学风,培养诚恳笃实品性。在介绍学习方法之后,还告诉儿童们人生学习进路,该读哪些书,孰先孰后,循序渐进,这关系到儿童在今后读书学习中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如《三字经》中有“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1](P19-22)当然,今天的儿童不能按古人开出的书系读书,但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这种学习上的先后次序之划分,在今天仍然是重要的。蒙童学习之初就大体上了解一生学习进路,也是重要的。古人教读书,不只是识文字,长知识,通今古,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只为”“做好人”,读书明理后,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知理而践行,明理而修身。朱柏庐在《劝言·读书》中说:“所以读一句书,便要反之于身,我能如是否;做一件事,便要合之于书,古人是如何,此才是读书。若只是浮浮泛泛,胸中记得几句古书,出口说得几句雅话,未足为佳也。”[2](P259)《弟子规》也告诫儿童:“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1](P77)这种学与行的辩证关系,尤当为今日蒙学所重视。

人的社会化过程,或者说人的文化过程,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不断学习的过程。但是每个人对学习过程、学习进路、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选择,又因时代不同、教育理念不同、个人生存环境不同和兴趣爱好不同,又有很大的不同。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传统蒙学教育,以教人做人为主,学习文化知识为次:“学也者所以学为人也。”[2](P3)所以,“立德树人”是传统蒙学教育第一位的任务。怎样做人?做什么人?答曰:“天下无伦外之人,故自无伦外之学。”[2](P3)世界上没有能够脱离人际关系而孤立存在的人,因而做人的学问必然是学习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学问,必然是学习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类游戏规则的学问。重要的是遵从人伦秩序原则。古代学者还告诉我们:学习人伦关系秩序原则和人类游戏规则,又不仅仅是读书、识字、懂道理(虽然这些被现代教育认为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还要落实到具体的人伦日用之间的行动上。所以,蒙学教育最基础性的东西,还在于“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2](P5)衣服冠履,均是文化的表现;言谈举止,透视出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修养;洒扫涓洁,更是做人格次高下的标尺;岂能不学而知,自然而有?只有将读书、识字、懂礼、明理,同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扫涓洁结合起来,才是全方位的蒙学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古代蒙学教材中,就有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扫涓洁方面的内容。如《弟子规》中有“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1](P73-75)《闺训千字文》中有“裙衫洁净,何必绸绫,梳妆谨慎,脂粉休浓,黄昏来往,秉烛擎灯……”(同上P142)。当然,这些人伦日用间的学问,更多的是从父母师长的日常起居中学来的,但以天下之大,父母之多,岂能处处合道,人人懂礼?而以蒙学教材的形式固定下来,就使所有受过蒙学教育的儿童都知道:人伦日用间,无处不是礼,言谈举止处,无一不学问;因为这些都是文化的表现,亦是文化的内容,故而都应是教育儿童做人做事必学的内容;且以蒙学教材的形式统一下来,有利于形成民族统一的礼貌礼仪,亦有利于形成统一的民族文化。国家的统一,首先是文化的统一;民族之间的冲突,缘起于文化的冲突;社会的和谐,必然是文化的和谐。

“劝学”和“做人”是有联系的。蒙童开始接受“劝学”是被动的,在渐学渐长之后,将被动的因“劝”而“学”变为主动的“为做好人”而自觉“勤学”,才是做人的开始,而后才是为“志向”驱使而主动自觉地“学”,主动自觉地“用”,主动自觉地“建功立业”,才是人材之成。只是“勤学”未必能成为“好人”,只有明确为“谁”立志“勤学”,“学”为“谁”用后,才能衡量其“人品”之“高下”与“志向”之“大小”。《三字经》有“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1](P28),“致君”可理解为报效国家,“泽民”可理解为服务人民。因而,古代教育家认为读书之志应是“报效国家,服务人民”。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誓言,应是中华学子为学之“志”的最通俗最明确最集中的表达。

二、立志、修业,是优秀传统蒙学教材人格修炼的主要目标

通过劝学而后勤学,是儿童为学为人的第一步;学做一个文化人是为学为人的第二步。何为文化人?文化人是致力于人类进步和追求人民福祉的人,也必然是有大志向的人。故而,蒙学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教人立志。宋代大哲学家大教育家朱熹说:“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唯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只如而今,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作贵人而不要作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2](P5)古之所谓志,即今日之价值观、理想、信念、抱负之类做人做事的理念,也就是关系到少儿走什么路、做什么事、举什么旗、为什么人的问题。古代蒙学教材中这类内容非常多。如《三字经》中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1](P25-27)这是以古人中的优秀人物做榜样,劝儿童尽早立志勤学成材。怎样成材?成什么材?《弟子规》告诉我们:“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惟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1](P75)只有这样的从小事做起,内省外修,才是具体而微的,才是从当下做起的成长。

中国老百姓普遍知晓的一句格言是:“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所以,中国传统优秀蒙学教材把“立志”作为幼儿人格教育的基础。教育少儿立志也分多个方面:比如,教育少儿立志做大事的,便有“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1](P57)这对于出身寒门的幼儿特别有激励作用。当代社会不一定要立志成为大官(公卿),但立志为国为民建功立业做大事,是完全可以的。再如:“人老心未老,人穷志未穷”[1](P129),也是要人们从困境中崛起的。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穷困莫自卑,努力求上进;从小立长志,为国立功名”。还有劝少儿从小立志,以免今后失落空抱憾的,如“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P112)还有劝少儿做事要持之以恒的,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1](P56)更多的是劝少儿惜时苦读的,如唐·孟郊《劝学》诗:“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7](P4192)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有句:“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唐诗中还有“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的诗句,这都是要求少儿珍惜青春,发奋有为的。立志不一定就是要立志做大官、干大事,凡立身处世之人,都须立志,即使做一农民,也只有立志,方可将农活做好,将家里日子过好。所以《颜氏家训.勉学篇》写道:“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惰慢,便为凡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计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2](P25)这就从立志而具体到修业问题。幼儿的惜时勤学,都是为了成年后的敬业。因而,也可把少儿童蒙时期的职业打算或职业准备叫“修业”。

南北朝时的颜之推所谓的“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就是我们今天所推崇的“就业”或曰“找工作”。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凡人不可以无职业,何则?无职业者,不足以自存也。”因为“世变无常,千金之子,骤失其凭借者,所在多有,非素有职业,亦奚以免于冻馁乎?”[5](P193)那么,年轻人应怎样修业?选什么业为好呢?“职业无所高下,而荣誉之得否,仍关乎其人也。其人而贤,则虽屠钓之业,亦未尝不可以显名,惟择其所宜而已矣。”所以,选择职业的标准,唯一的条件是个人的兴趣特长,“盖人之性质,于素所不喜之事,虽勉强从事,辄不勉事倍而功半;从其所好,则劳而不倦,往往极其造诣之精,而渐有所阐明。”[5](P193-194)职业活动是人生的主要活动方式,亦是人生价值之所在。传统蒙学教材对儿童们进行职业教育,亦是对其人生价值方向的倡导和职业理想的塑造。且这种准备和塑造越早越好,因为“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一般泛泛地“教”是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的,教之道,贵以“专”,这个“专”既是专心致志,又是专一于某项学业。而且父母和师长的管教应该严格,且责任分明:“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并举例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抒。”[1](P17)在儿女的教育上,父母的责任是第一位的,父母的榜样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因为:“老子终日浮水,儿子做个溺鬼。老子偷瓜盗果,儿子杀人放火。”[1](P106)父母没有责任心,终日游混飘浮,不做实事,子女是很难学好的。陈宏谋在称道元代教育家许鲁斋的“用人当用其所长,教人当教其所短,……因其所明,开其所蔽”的教法后指出:“夫教法具在,行之惟人。小子何知,父兄师长之责也。”[2](P50)年 轻 人“不 学 好”,应 从 我 们 老 一辈(父母师长)身上找原因,不要一味地苛责年轻子弟。笔者把这种情况叫做:“老子游手好闲,儿子玩牌赌钱;老师治学不扎根,学生跟着花了心。”父母师长的言传身教,的确是孩子(学生)们能否成人成材的关键。

蒙学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少儿明白“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1](P122)。还要明白:“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1](P113)因而,勤劳致富、勤俭持家方面的教诲,在优秀传统蒙学教材中比比皆是,如“池塘积水须防旱,田地深耕足养家。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不愁月影斜。”[1](P135)《朱子治家格言》亦有:“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粒,恒念物力为艰。”[2](P31)这种具体而微的勤俭持家教育,让儿童终生难忘,且终生受益。

孙中山先生说:“凡职业无论大小,官阶无论高卑,若不能立志,虽做皇帝,做总统,亦无事可做;若能立志,则虽做一小官,做一工人,亦足以成大事。”[6](P342)诚哉斯言,立志和立业二者是一致的,立志者必然要以立业为旨归,立业者必须要以立志为先导,二者相辅相成。“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P277)在今天,这仍然是屡试不爽的真理。

三、自律、自立、自警、自爱、自强,是优秀传统蒙学教材努力塑造的人格精神

不少人认为,中国传统教育是抹杀个性的教育,是一味强调服从的教育。这是不对的,至少是不全面的。中国传统教育要求学生守规矩,这主要是在言谈举止上,这主要是要求学生在行为上要懂礼守法,而在道德思想和观念意志上,则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自为成材,推崇自律、自立、自警、自爱、自强。这正是当代思想家所要求的“行有制,思无涯”的严谨,而不是“思想僵化,纪律松弛”的散漫。《三字经》是这样劝人立志、发奋、自强的:讲到苏老泉和梁灏大龄甚至老年实现理想抱负后,告诫蒙学儿童:“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1](P27)这里全是谆谆告诫和循循善诱,没有一点的强迫和愚弄,完全是从榜样出发的启发和诱导。并非洗脑式的强制灌输,怎么会抹杀个性呢?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1](P86)这是《神童诗》中的一首诗,把出将入相,高官厚禄,当做男儿自强的目标,这固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也不宜普遍提倡。但是,做一个好人,做一个自律、自立、自警、自爱、自强的好人,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正如朱伯庐所说:“所谓‘人’者,不但中举人进士要读书,做好人尤要读书。中举人进士之读书,未尝不求义理,而其重,究竟只在章句;做好人之读书,未尝不解章句,而其重,究竟只在义理。……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此教人读书识义理之道也。要知圣贤之书,不为后世中举人进士而设,是教千万世做好人,直至于大圣大贤。所以读一句书,便要反之于身,我能如是否;做一件事,便要合之于书,古人是如何,此才是读书。”[2](P259)真正的读书,不是为了谋求功名(中举人、考进士、进大学、读研究生),而是为了学做人、做好人,学做事、做好事。因而,古代蒙学教材中倡导的自律、自立、自警、自爱、自强,便是做人做事的自律、自立、自警、自爱、自强,这种自律、自立、自警、自爱、自强的结果是做一个自律、自立、自警、自爱、自强,有益于身家、有益于他人,也有益于社会、国家和人类的好人。这种自律、自立、自警、自爱、自强的好人的培养,既要师长言传身教式的训育,也要社会环境的熏陶、约束和促成,更要儿童自己的自主选择、自愿接受、自觉践履。一要自律做人:做人首先要懂孝悌,尊老敬长;其次要忠于国家,和家睦邻;再次要克勤克俭、诚实守信;最后是爱人助人、利家利国。二要自觉做事:做事首先要认真,其次要有恒,再次要刻苦耐劳,最后要追求卓越。三要主动学习:会学习首先要识章句、长知识,其次要懂历史、明义理、求科学,再次要开胸怀、扩眼界,最后要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四要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守法,从身边最基本的待人接物做起,“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笔者从以上4个方面简要归纳了自立做人之法。这些,在优秀传统蒙学教材中,要求具体而微,规范得清楚明晰、亲切自然。《弟子规》中写道:“用人物,须明求,傥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1](P74-75)何等具体?《改良女儿经》有:“火烛事,要小心,穿衣服,旧如新,做茶饭,要洁净……,丈夫穷,莫生嗔,夫子贵,莫骄矜,出仕日,劝清政,抚百姓,劝宽仁。”[1](P156)多么恳切,多么循循善诱,真像是一个仁慈的大家长,谆谆告诫自己的幼女,能不听乎?能不信乎?能不行乎?《小儿语》告诫人们:“为人若肯学好,羞甚担柴卖草;为人若不学好,夸甚尚书阁老。”[1](P106)如此浅显易懂的语言,揭示了如此深刻的道理,深入浅出,锥心刺骨,振聋发聩,过目不忘,教育效果一定是好的。如此这般小事,自觉做好它,均是道德自律、家风传承的重要内容,岂可小觑?自律方能自爱,自立方能自强,自警方能时时提高自觉防范意识,永不懈怠,永不堕落,勇往直前。

四、孝亲、敬长、爱国,是优秀传统蒙学教材灌输的基本伦理思想

《论语》有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P5)儒家认为:孝悌乃为人 之本。所以在蒙学教材中传播孝亲敬长观念是其一以贯之的做法。《三字经》中有:“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1](P18)《弟子规》倡导“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1](P71)孝亲敬长,规范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伦理秩序。至于个人与国家关系,《三字经》写道:“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1](P18)意思是说,君臣同道,父子同心,夫妻和顺,人民忠于国家,儿女孝顺父母,像太阳、月亮、星星发光那样永恒,且是天经地义的不可动搖的道德规范。传统蒙学教材把当时社会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人伦秩序关系原则灌输给少儿蒙童,为建构社会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基本秩序原则,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中国传统优秀蒙学教材,不仅仅停留在孝亲、敬长、爱国思想理念的灌输上,而是将至高无上的“孝亲、敬长、爱国”思想落实到具体的人伦日用之中去。如《弟子规》写道:对父母的召唤要“应勿缓”“行勿懒”;对父母的疾病要“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对兄弟姊妹不仅仅要“兄道友,弟道恭”,而且要知道“兄弟睦,孝在中”[1](P72)。还比如:“父子合而家不退,兄弟合而家不分。”[1](P134)“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如父母;却叫惹怒生嗔,只是我不成人。”[1](P105)这些表述,无疑是具体的真挚的孝悌的表现。

关于爱国思想,在传统优秀蒙学教材中表现得更为丰富多彩。在《三字经》中表现为对中华5 000年历史兴替的转述,且表达了对中华盛世的赞颂和对乱臣贼子的谴责,最后,“革命兴,意气雄,废帝制,效大同,立宪法,政共和”,[1](P25)并要求“愿同胞,勿操戈”,以保持国家的永久和平和长治久安。爱国必须爱家乡,忠君不如忠于人民。所以《增广贤文》写道:“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1](P110)对于儿童学子来说,爱惜时光,珍惜青春是最现实的爱国,所以“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1](P110)因而应珍惜时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身之计在于勤。”[1](P111)还要记住:“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惧法朝朝乐,期(欺)公日日忧”[1](P117)若人人都能正直、勤勉、守法、公正、坚韧、宽容,何愁身不正、家不富、国不强?

孝亲、敬长、爱国,其精神实质是永久的,其表现的内容形式是与时俱进的。我们不要拘泥于中华传统蒙学读物中个别字句和思想内容上的“封建”糟粕,而是要继承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核心的独立自强精神。

五、尚和、礼让、诚信、宽厚,是优秀传统蒙学教材倡导的主要道德规范

中华传统优秀蒙学教材中灌输的优良道德规范很多,最主要的有:“尚和”“礼让”“诚信”“宽厚”。下面仅就这4种美德和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加以阐述。

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这些俚语俗言,透视出中国传统社会对“和”的推崇,以及“和为贵”的思想观念是如此地深入人心。尚和是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的总目标,礼让、诚信、宽厚是达到尚和的途径、方法和基础。尚和,在个人,表现为平和理智、诚信通达;在家庭,表现为和睦;在社会,表现为和谐;在国家,表现为“万众一心”的凝聚力和“众志成城”的精诚团结。

尚和这一观念的“广泛传播”和“深入人心”,与传统教育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特别要归功于传统优秀蒙学教材的提倡。古人倡导的和,无论是父子之和、兄弟之和,都是以“少”对“长”的“礼让”和“恭敬”为前提的,自私、偏执、无礼、贪婪、狂妄,是制造分裂、挑起祸端的根本原因。如果将从“礼让”中兴“和谐”的思想进一步扩大,则是:“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1](P19)礼让是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对等的,只有关系的双方互相体谅,互敬互爱,友好平等,尊重谦和,才可能有真正的和谐产生。当然,从每一个行为主体来说,要从我做起,从每一个当下做起:“常怀克己心,法度要谨守。”[1](P55)“恩欲报,念欲忘。报怨短,报恩长。”[1](P77)如果吃了亏,也要“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1](P119)自然不会小事闹大,小辱变大侮。要记住:“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1](P115)当然,不是所有的礼让和忍耐都能通往和谐的,还要知道:“道不同,不相为谋”的道理[3](P35),要记住:“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亏人是祸,饶人是福。”[1](P133)要学会:“结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1](P55)要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正因为难,做好了才显出独特的风范和永恒的价值。

“诚信”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主要是对朋友关系的规范:“朋友有信”[3](P81)。“诚信”,是儒、墨、道几家共同的要求。《中庸》说:“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3](P56)在当今社会,诚信不仅仅是朋友之间的关系准则,而且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准则,亦是成家立业的基本准则。在中国传统蒙学教材中,对诚信的要求也是很多的。如:“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1](P75)又如:“越奸越狡越贫穷,奸狡原来天不容。”[1](P65)还有:“造言生事,谁不怕你,也要提防,王法天理。”[1](P104)正是因为造谣生事、欺骗的谎言最后都要自己兜揽下去,甚至要加倍奉还,所以,“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1](P128)神明不一定存在,也不一定管得了所有人,但是人心不可欺,众人不可瞒,现代社会无密可保,“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所以“怕人知道休做,要人敬重勤学”[1](P61),社会上无便宜可占,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善恶报应绝不会无故消失,也不会无缘萌生。善恶祸福的到来——除了特殊的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也是有因果关联的。千万记住:害人如害己,欺人骗人终究是骗己害己。

“宽厚”是“宽容”与“厚道”的有机组合,是“礼让”的进一步发展和深一层表现。宽厚不同于容忍。宽厚是强者、能者、长者对普通人或是对有“负”有“损”于自己的人的“原谅”和“包涵”;而容忍是处下位者、处弱势者对处上位、强势者的无可奈何的忍让,也有可能是“有理”“有节”者对“无理”“无节”者的息事宁人的忍让。宽厚是美德的表现,容忍是策略的选择;宽厚是为他人的生存和社会的平静让道助力,容忍是为自己的“安稳平静、避祸躲灾”选择通途。“既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是容忍,“小辱不肯放下,惹起大辱倒罢”也是劝人容忍。“宁可负我,切莫负人”是宽厚,“将相顶头堪走马,公侯肚里好撑船”也是宽厚。这种宽厚是“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式的宽厚。当大官的人斤斤计较于一己之私、一利之得、锱铢必较,对老百姓不宽厚、不仁慈者,必然要被老百姓所抛弃。作为普通老百姓,作为正在成长中的莘莘学子,要谨记:“大 道 劝 人 三 件 事,戒 酒 除 花 莫 赌 钱。”[1](P64)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来说:“戒烟戒酒戒赌博,尚勤尚俭尚才能;为国为民为家好,全心全意全真诚。”这才是实实在在的道德追求,也是安身立命的全方位的要求。

六、勤奋、刻苦、节俭、坚韧、纯朴,是优秀传统蒙学教材倡导的个人高尚品质

中华民族是一个吃苦耐劳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勤劳勇敢、艰苦奋斗。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性格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所以在中华优秀传统蒙学教材中关于倡导“勤劳”“刻苦”“节俭”“坚韧”“纯朴”的内容特别多。如《三字经》中用古圣贤孔子、宋代宰相赵普勤学的故事,激励蒙童幼学勤学苦练;用东汉时孙敬用绳子把头发扎住吊在屋梁上,以防睡着了,耽误了读书;战国时苏秦则是用锥子刺大腿的方法,防止困倦懈怠不能抓紧时间读书了。还有因家贫买不起灯油,车胤在夏天晚上用丝袋装着萤火虫借光读书,孙康在下雪天的夜里借着雪光读书。这些艰苦勤勉读书的例子,足以让幼学者发奋刻苦读书。幼学还要记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的道理[1](P28),要把时间和精力用到刀刃上。

优秀传统蒙学教材,还教育蒙学儿童培养坚韧不抜的毅力和敦厚纯朴的品质,真心待人,诚实做事,不耍奸偷懒。如“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功夫。百年成之不足,一旦坏之有余。”[1](P114)只有持之以恒地努力,一刻也不懈怠,方可成就一番事业。因条件限制,努力了还不能实现目的,也不可自暴自弃走邪路,而是要“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同上引)。在待人接物和立身处事上,要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1](P111)。千万不要“财高语壮,势大欺人。”[1](P52)因为:“休倚时来势,提防时去年。藤萝绕树生,树倒藤萝死。官满如花谢,势败奴欺主。”[1](P55-56)所以,优秀传统蒙学教材提倡:“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善与人交,久而敬之。”[1](P51)亘古不变的真理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同上引)所以,劝导幼学和世人,但遇心下不平、杂念丛生时:“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惺惺常不足,蒙蒙作公卿。”[1](P128)古人认为“剔起佛前灯”是“灭却心头火”的方法,“惺惺常不足”是“蒙蒙作公卿”的前提。如果不信佛怎么办?“惺惺常不足”也不一定能“蒙蒙作公卿”。结合当代社会现实,笔者开出的药方是:“抑下心头火,登高看世情;争得眼前利,失却好前程。卿相岂能人人做?平淡知足顺人生。”过衣食温饱平淡安稳的日子是最重要的,大富大贵不可强求。强扭的瓜不甜,强夺的富贵不可能长久。笔者相信:“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做好自己的事,管好自己的人,又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七、优秀传统蒙学教材的基本价值取向

幼儿初入学,接受的是破萌启蒙之学、立身进德之学、为人处世之学、礼义廉耻之学。语虽浅近,但所授之道理不可浮泛寡陋,更不能浅薄扭曲,因为破萌启蒙之学为其一生奠基,为其今后的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讲道理立下最初的标准。先入为主,破萌启蒙阶段所受的教育,给孩子们留下第一眼印象,如能熟记、背诵、理解、践行,对其一生都是大有作用的——奠基作用、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作用、理论前提作用。所以,破萌启蒙时所受的教育,千万不可错,也不能错;蒙学教材所传授的价值应具有永恒的普世价值,不能今年讲的明年就过时了。因为,幼儿今后一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是以此为根基、以此为标准、以此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清人陈宏谋在评价推荐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按语中写道:“学也者,所以学为人也。天下无伦外之人,故自无伦外之学。朱子首列五教,所以揭明学之本指,而因及为学之序,自修身以至处世接物之要。则学之大纲毕举,彻 上 彻 下 ,更 无 余 事 也 。”[2](P3)那 么 被 陈 宏 谋 奉 为“学之本指”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告诉我们一些什么样的道理呢?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上五教之目。……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上为学之序。……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上修身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上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上接物之要。”[2](P3-4)

在列举了上述5个方面的为学进德、修身立业、安身立命的规则规范之后,朱熹又说:“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茍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有所持循哉。”[2](P3-4)

朱熹的意思很明确,是要让少儿的破萌启蒙之学,成为少年儿童立德树人的第一步,也就是要少年儿童牢记做人之本。何为成人之本?在传统儒学看来,“孝”“悌”为做人之本。《论语·学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P5)优秀传统蒙学教材,之所以要不厌其烦地灌输孝悌思想,目的就是要在蒙童心中强根固本,以期将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所以,蒙学教材是“立德之基”“育人之本”。这是其一。其二是,培养“孝亲”“敬长”的人,是为了巩固立国之基。因为国人能读蒙学的人占人口总数的绝大多数,且古代蒙学教材一般不会大变,即使有所变更,但对蒙童的“孝悌教育”是所有蒙学教材的根本。这样世代相传,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意识形态,再通过家庭和社会的濡染,孝悌之教,已成为化民之俗,即使没有读过书的人,也能从周边的人文环境中身受感染,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孝悌意识。以孝悌为本的国民,便成了奉行以孝治国的历代封建帝王的“立国之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3](P228)提高国民基本素质,便是筑牢“立国之基”,从而迈上“兴国之道”。其三是,优秀传统蒙学教材不遗余力地塑造“民族之魂”。民族之魂,就是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就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民族之魂。千万不要把蒙学教材仅当做识字课本看待。蒙学教材在教授认字、识数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教授做人做事、立身立业、待人接物的道理,并根据这些道理而立德树人、立功为国、立言济世。这样看来,把蒙学教材作为立国之基并不为过,只不过是蒙学教材的内容和形式都要与时俱进罢了。

八、传统蒙学教材的不足

这里所研究的优秀传统蒙学教材,应是偏重于对蒙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人文历史教育和生产生活常识教育的教材。对于一个少儿来说,仅有这样的教材,仅学习这些知识,还是不够的。因而,这些传统蒙学教材,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和不足。

一是缺少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的内容。虽然《三字经》中有“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之类自然科学常识的介绍,但是显得非常简略,对于数学计算、物理现象、化学现象、自然景观、人体结构等方面自然科学知识的介绍,尚嫌短缺。一些蒙学教材里宣扬的宿命论和因果报应说(如《增广贤文》中:“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等)有禁锢思想、压抑生命活力和创造力的弊端,也是不争的事实。

二是传统蒙学教材过于单一,局限于文史类知识,又过于深奥,对于刚入学的幼儿来说,很难理解。同时,单一说理过多,且过于简略,缺乏完整的故事情节。有些说教,过于世故,对幼儿成长有消极作用,如“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太绝对了。“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太消极了,世上总是好人多。“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这似乎又在教人作恶,至少是教人学会投机。这对刚刚接触社会的少儿来说,是有消极作用的。

三是在语言风格上,整齐的韵文固然易记好懂,但千篇一律都是整齐的韵文,也有其弊端。比如,不能让幼儿蒙童受到优秀精短散文的熏陶,他们会以为凡文皆要押韵;因为要押韵,还因为要句式整齐对仗,有些句子为了凑韵而显得不自然,甚至生涩,不利于儿童接受。

四是这些传统蒙学教材,是中国古代(农耕时代、专制时代)生活的产物,同今天的生活差距很大。所以,笔者认为除《三字经》《弟子规》等少数传统蒙学教材外,有些东西不宜让今天的孩子们当必修课程诵读,可以作为辅助教材,让学生课余时间自由品读领略较好。或是等孩子大一些了再读,更有好处。

五是传统蒙学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的失误是知行脱节。学,着力于背诵词章、虚礼缛节上;行,停留在写诗作文、科举应试上;青少年的大好青春并没有身体力行地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产技能的钻研上,生活理想的追求上,自然规律的研讨上,以致于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缓慢,理论演绎缺乏逻辑思维,社会建设缺乏自由平等,更谈不上民主了。

六是传统蒙学教材只取儒学一家之言,没有把神话、童话、民间故事和志怪传奇等列入教材之中,压抑了少儿想象力的发展。“子不语怪,力,乱,神。”[3](P17)在中国古代社会流传很广,影响深远,几乎家喻户晓,限制了科学技术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因为科学技术在古圣人眼里是“奇技淫巧”,是怪诞的、超出人力的、神化的,亦是扰乱人心的“魔力”。“子不语怪,力,乱,神”,破除了鬼神迷神思想,但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人们对“奇异现象”的诘问和探讨,亦阻碍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追问和探讨。

用今天的眼光看,虽然优秀传统蒙学教材有诸多缺陷,但其长处和优点仍然是很明显的,有借鉴学习的必要。

首先,《三字经》《弟子规》中的人文、历史、伦理、道德知识的介绍,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都是值得继承和借鉴的;《千字文》《百家姓》的识字教育和姓氏知识介绍,在今天仍然是有必要的,完全可以让幼儿在背诵的基础上慢慢去品味理解,因为这些知识有永恒价值。

其次,《名贤集》和《增广贤文》中所阐释的生活哲理和待人接物原则,在今天仍然有其现实意义,值得幼儿和青少年借鉴和记取。还有,大多数优秀传统蒙学教材,语言表述中所运用的对仗、押韵,以及赋、比、兴手法,也是值得借鉴的。再比如,优秀传统蒙学教材中的语言精炼、形象生动、节奏明快,易记,好懂,生活化,都值得今天编写蒙学教材借鉴参照。

再次,像《闺训千字文》《朱柏庐治家格言》(又名《朱子家训》)、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童蒙须知》等,从幼儿的学习、衣食住行和言谈举止入手,细致入微地教诲,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它对于培养青少年的民族精神、集体人格和城市礼仪,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学习它、利用它、改造它、借鉴它。

九、结语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紧接着教育部颁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于是中华传统文化热,在国民教育系统迅速升温,一些学校的学生能熟练地背诵一些优秀传统蒙学教材的片断,这对于少儿了解历史、传承民族精神、培育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改进人际关系、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健全和完善青少年人格,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也有不可不注意的问题:

一是要完整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读经典的同时,还要知国学、明国粹、护国宝,不要片面地以为中华传统文化就是国学经典。对于京剧、书法、国画、中医药等国粹,也要继承和弘扬。

二是要有选择、有引导地读经典。要组织专家学者对国学经典作新的权威性的诠释,以利于教学。因为国学经典是过去了的农耕时代的文化经典,无论是语言、知识,还是思想、价值,同今天青少年的生活实践有着很大的差距。今天的注释,就是要立足于今天的社会,联系当代青少年的生活实际,给传统经典以合情合理的诠释和理解。

三是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起步阶段,要组织一流专家编写全国性的统编教材,以免一哄而起,鱼龙混杂,流毒社会,贻误青少年。

让青少年诵读国学经典,是一种继先祖、立根基、开来世的大事业,不可不学,不可不做。但好事要做好,编写幼儿蒙学教材是件大事,一定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来做这件事,一定要有足以堪当大任的人来承担这件事。这不仅仅是完成一项任务、赚几个钱的小事,而是关系到民族复兴后继有人的大事,千万不可马虎。

[1]夏初.蒙学十篇[M].惠玲,校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陈宏谋.五种遗规[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

[3]四书五经(普及版)[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幼学[A].中外名家名言集萃[C].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1989.

[5]蔡元培.中学修身教科书[A].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蔡元培卷)[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6]孙中山.在杭州督军署宴会上的演说(1916.8.17)[A].孙中山全集(第3卷)[C].

[7]全唐诗(第1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6.

猜你喜欢

蒙学教材传统
基于CiteSpace的蒙学教材研究可视化分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日新才能启蒙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