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职业反思

2015-08-15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职业教师

秦 毅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茂名 525000)

一、教师职业状况

书生文人自古就是“迂腐”“无能”“贫穷”的同义词。初唐著名诗人杨炯《从军行》中就指出: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到了清代,诗人黄景仁《杂感》一诗还说: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清人纪晓岚,是孔子赞誉的那种“敏而好学”的文学家。他在乾隆时恩宠倍加,受命为《四库全书》总纂官,13年中披星戴月编书,终于编成经、史、子、集四部,纪晓岚还亲自写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纪晓岚82岁卒于嘉庆十年,嘉庆皇帝御赐碑文:“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尽管如此,也曾经因直言惹得乾隆大发雷霆,怒斥纪晓岚:“我看你文学上还有一点根基,才给你一个官做,其实我不过把你们文人当作娼妓一样豢养罢了,你怎么敢大胆议论国事?”[1]

教师,在中国自古以来其实就不是很上得了台面的职业。俗话说:命薄不如趁早死,家贫无奈做先生。古代官学教育欠发达,而且门槛比较高。大多数青少年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场所,除义学外,一般都在地方或私人所办的学塾里。学塾以经费来源区分,一为富贵之家聘师在家教读子弟,称坐馆或家塾;二为地方(村)、宗族捐助钱财、学田,聘师设塾以教贫寒子弟,称村塾、族塾(宗塾);三为塾师私人设馆收费教授生徒的,称门馆、教馆、学馆、书屋或私塾。塾师多为落第秀才或老童生,学生入学年龄不限。自五六岁至20岁左右的都有,其中以十二三岁以下的居多。学生少则一二人,多则可达三四十人[2]。

从清朝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的《教馆诗》中也可以看出教师地位的不堪:“教馆本来是下流,傍人门户度春秋。半饥半饱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课少父兄嫌懒惰,功多子弟结冤仇。而今幸得青云步,遮却当年一半羞。”

就连教师的祖师爷,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孔子老先生,其实一开始他也根本没有想过做教师。他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想当“公务员”。然而,在周游列国四处碰壁,万般无奈之下,他才只好去从事教育事业[3]。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老先生也拿教师开涮,他在 Man and Superman中说:Those who can,do;those who can’t,teach.[4](能做事的,自己去做;不能做事的,教别人做。)在他老先生眼中,教师简直就是混吃混喝的老千人物。

更有恶毒者甚至将教师职业戏称为是“坐台、卖声、吸粉、刮娃儿”[5]——俨然从事的是华伦夫人的职业(Mrs.Warren’s Profession,萧伯纳的代表剧作。4幕剧,1894年首演。华伦夫人出身贫寒,年轻时在姐姐引导下由卖淫而开妓院),即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the oldest profession,卖淫业)。其实,如果排除恶意,这种说法既生动又形象。——坐讲台,更多时候是站讲台;靠声音工作;吸粉笔灰;“刮”学生“胡子”,即“训学生,批评学生”。这些不就是我们教师的真实写照吗?

教师实际地位虽然不高,在口头上却一直被抬到很高的位置。免费赠送给教师的大而无用的高帽子越来越多:人类灵魂工程师、蜡烛、园丁、春蚕、春雨、人梯、孺子牛,等等,不一而足。中国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吕氏春秋·尊师》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中国几千年的灿烂历史中,“师”,总是在口头上和名义上受人尊敬、被人爱戴的。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中国第一个教师节面世[6]。有了节日,似乎教师地位就高了。其实,正如张继合在《节日的心脏》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的那样:“节日本是人类自我安慰的借口,是人们自慰的工具,是社会垄断阶层霸道的通行证以及弱势群体短暂的避风港。”[7]越是享有名义上的节日的,越是弱势群体。比如,有“三八妇女节”,可是没有“男人节”;有“六一儿童节”,可是没有“成人节”,有“护士节”,可是没有“医生节”;有“教师节”,可是没有“公务员节”。正如张继合所指出:“这也不难解释,人们几时见过皇帝乞求臣子的赏赐、富翁哀告乞丐的施舍?胳膊粗的人从不在乎别人多得了些什么,那是他们瞧不上眼的一点蝇头小利。奢靡者并不关心安插一个怎样的借口过节,节日只属于那些急需慰籍、却又要什么也没什么的人。”[7]

二、部分教师的不堪

尽管教师是拿不上台面的职业,实际地位并不高,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却还很不低。最近网上有一个疯传的段子[8]:

新时代教师标准:上得了课堂,跑得了操场。批得了作业,写得了文章。开得好班会,访得了家长。劝得了情种,管得住上网。解得了忧伤,破得了迷惘。Hold得住多动,控得住轻狂。受得了奇葩,护得住低智商。查得了案件,打得过嚣张。等得了绩效,忍得住物价上涨。

一方面,教师是大家都不太看得起的职业;另一方面,教师头上又顶着一个又一个虚幻的光环。“教师是一个被传统道德所胁迫的职业,‘师道尊严’、‘百年树人’、‘蜡炬成灰’以及‘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荣誉称号,逼得教师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这个职业被改造成一种变相的宗教,它需要教师做蜡烛式的燃烧、信徒式的殉道、天使般的圣洁以及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物质生活。教师的悲剧命运源自中国历史对教育根深蒂固的警惕与轻慢,在一片廉价的赞扬声中,这项事业被高高地捧上道德的祭坛。”[9]这种“高大全”的教师形象未必真实,也很难做到。“在教师守则中,中国老师常被赋予灵魂工程师的地位,崇高道德的化身,对学生的课业甚至人生负有无限责任,但由于这使命太过高远,太过理想化而遥不可及,反倒显得虚伪。这与某些人说心有天下人唯独没他自己,或某些人说永远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是一个道理,不具有可行性。”[10]“满口仁义道德”的结果是很容易就走到“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另一个极端。由于种种口惠而实不至的做法,部分“人类灵魂工程师”自己的灵魂已经堕落。如: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多所学校倒塌,在地动山摇的那一刻,四川都江堰光亚中学教师范美忠选择了独自逃跑,把学生丢在了后面。5月22日范美忠在网络上发表文章《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表示自己是一名老师,在地震发生时,没有提醒学生马上跑,而是自己先跑出教室,并发表了一句“连母亲都不顾”的言论,引起网友争议,被称为“范跑跑”[11]。

安徽长丰县吴店中学两位学生在课堂上打架,正在上课的老师却没有制止,随后其中一名学生突然晕倒不治身亡。该起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引起极大关注,当事老师杨经贵也因此被网友称为“杨不管”,成为与“范跑跑”相媲美的热点人物[12]。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赵琬微2012年9月21日专电,在北京抗议日本政府“购岛”的队伍中,因对标语的意见不同,北航副教授韩德强突然掌掴身边老人[13]。Voltaire(伏尔泰)说过:“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我并不赞成你所说的话,但我要誓死捍卫你的言论权。)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对待不同意见者,解决办法就是上前一步猛扇耳光,实在令人震惊。

央视2013年5月14日播出视频《关注“海南小学校长带6名女生开房事件》。据警方透露,万宁第二小学校长陈某鹏与该市房管局工作人员冯某松在5月8号晚上,分别与6名小学女生开房过夜[14]。据新华网海口2013年6月20日记者傅勇涛电,倍受关注的海南万宁“校长带女生开房案”和万宁房管局原工作人员冯晓松带女生开房案,20日在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不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公开宣判。以强奸罪,分别判处被告人陈在鹏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判处被告人冯小松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剥夺政治权利一年[15]。

2008年,作家邱华栋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小说《教授》中借一位经济学教授之口道出教授的新面孔:“我们这些大学教授啊,现在有一个新的绰号,挺好玩的,叫做‘叫兽’,还谐音,叫兽叫兽,整天叫唤的野兽——在课堂上、电视上、研讨会上,甚至是女人的身体上叫着,据说这是一个女学生发明的,她把它送给了自己性贿赂之后取得了学位的男导师,于是,这个绰号就不胫而走了。”[16]

新京报2009年8月15日报道中央音乐学院一位70岁博导自曝与一名考博女学生发生肉体关系,并收受10万元贿赂。最终该女学生未如愿上博,老教授遂向校方纪检部门坦白。目前,校方已取消该博导招生、教学和学术的权利[17]。

三、原因浅析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主要是教师自身道德修养的问题,这是不言而喻的,很多文章和著作也有讨论,本文不赘述。除此之外,也有体制的问题。中国高校的管理架构和政府很相似,高校成了政府的延伸。政府机构有多少,高校机构就有多少。

目前,“官本位”现象日趋严重,很多科研人员在“官本位”价值观主导下,以获得官职为荣、为尊、为最大追求,以至于出现了广东省省政协科教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谭泽中所说的“深圳一个处长职位,竟有40个教授来争!”这一现象[18]。

此外,还有博士要争着当副处长的。博士要争着当副处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高校往往是“长”字优先。发论文,带个长字好发;上职称,有个长的头衔好上;申报课题,带长的人成功系数大;争科研经费,有长的人总优先;代研究生,学生也想选个带长字的;甚至学校里分房子、发福利、评优选先,都是“长们”有利……[19]所谓“当官不带长,放屁都不响”是也。英文也有谚语曰:The winner takes everything.赢者通吃啊!

君谓不信?试看一例:国内哲学界权威学术期刊《哲学研究》2009年第4期刊登了署名“陆杰荣、杨伦”的文章《何谓“理论”?》,文章涉嫌抄袭云南大学讲师王凌云多年前的一篇讲稿《什么是理论(Theory)?》。经比对,《何谓“理论”?》至少有80%的内容复制了王凌云的文章,被证实抄袭[20]。署名第一的陆杰荣为辽宁大学副校长,但辽大官方调查的结果,却说责任在第二作者,副校长仅仅是为了帮助第二作者发表论文才署的名,不仅没有责任,而且助人为乐,不仅劳驾署上自己的大名排在前,而且据说还帮忙修改了论文。一桩抄袭案,结果查出一个雷锋来,真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21]。

王冬云先生的文章《敢对权力说“扯淡”》中说到赫鲁晓夫先生有次突然心血来潮,对一位画家的作品评头论足,可对方偏偏愣是不买账,惹得赫鲁晓夫同志大发雷霆,说:“我当基层团委书记时不懂画,我当地区党委书记时不懂画,现在我是党的书记了,难道还不懂画吗?”[22]学问随着职位涨。位高者学问必高。屁股决定脑袋。这都是些什么逻辑?(想起自己也曾偶尔坐在非自己专业领域的评委席上唾沫横飞地大放厥词,至今汗颜不已。)

权力必须被关进笼子里,不管是行政权力还是学术权力!阿克顿勋爵(Lord Acton)早就警告过:“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Power tends to corrupt and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

据说,1940年,当时的中央研究院拟设立民族学研究所,院长朱家骅通过总干事傅斯年邀请语言学家李方桂担任所长。李方桂坚辞不就,于是傅斯年一再延请。到最后,惹得李方桂发了火,他毫不客气地对傅斯年说:“我认为,研究人员是一等人才,教学人员是二等人才,当所长做官的是三等人才。”[23]言犹在耳,物是人非。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

四、教师职业的定位与反思

有鉴于此,我们需要对教师角色进行反思,重新厘定。让恺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Pay to Caesar what belongs to Caesar—and God what belongs to God)。

正如潘采夫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的老师,我们往往将其推上道德神坛,却没有约束,殊不知没有规则,道德就是假的。现代社会里应该做的是去圣化,让老师变成正常人。中国社会不缺少道德精英,唯独缺少契约精神和规则。”[10]

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确的前提是:教师就是教师,是千千万万种职业之中的一种。既不比其他职业更高尚、更道德,也不比其他职业更低贱、更龌龊。教师应该具有独立人格,像任何其他职业一样,遵守所有职业都应该遵守的普通职业道德。不能要求教师做圣人,而是应当要求教师当一个符合职业规范的公职人员。这个规范不是空谈道德人格,而是根植于法律,其实也是对任何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因而具有现实操作性。

此外,作为教师,还应该遵守教师这个职业独特的职业道德。

1.身教重于言教

对于教育者,中国古代的思想教育家,都强调身教重于言教。重要的是教育者的表率作用,而不仅仅是思想理论的讲解。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孔子还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程颐也认为“然念教导道之职,非得豪杰之士,学术足以待问,行义足以率人,则何以为众人之矜式?”(《维家君请宇文中允典汉州学书》)作为教师,必须是学足以教人,德可以师范。没有这两条,是不足以成为教师的[24]。

继韩愈《师说》后,黄宗羲作《续师说》,强调“修德而后可讲学”。关于“师道”之失传,韩愈曾归咎于众人“耻学于师”,黄宗羲根据他目击的状况,则“反昌黎之意”,认为“师道之不传也,岂特弟子之过哉?亦为师者有以致之耳”。在《续师说》中,他如此陈述自己的理由:“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本无可师,强聚道路交臂之人,曰师曰弟子云者,曾不如童子之师,习其句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授以艺术之有其实也。”[24]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这句名言警示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座右铭。

2.坚定的信仰是教师职业生命的根基[25]

人,作为生命哲学的载体,是信仰的存在。从一定意义上讲,“信仰”是“人之为人”的最本质的存在,换言之就是“人之为人”的道德属性。在某种意义上,人正是凭借信仰而成为人,信仰成了人的生命超越的基本依凭和价值向度。信仰是人类灵性的归依点,是其各类活动的发源地。

教育是需要信仰的,教师也应该有信仰。教师信仰的缺失与错位,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教育公平”“教育正义”“教育自由”等等的缺失与错位。教师的职业生命价值的体现过程就是教师教育信仰践行的过程。叶澜教授曾大力倡导“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应该说,教师焕发的职业生命活力是课堂生命活力的基础或原点。爱因斯坦认为,凡是造诣较深的科学家都对科学怀着一种“宗教感情”,这种“宗教感情”所采取的形式是对自然规律的和谐所感到的狂喜的惊奇,因为这种和谐显示出这样一种高超的理性,同它相比,人类一切有系统的思想和行动都只是它的一种微不足道的反映。只要他能够从自私欲望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这种感情就成了他生活和工作的指导原则。爱因斯坦的所谓“宗教感情”可以与“信仰”共通。信仰是维系教师职业生命的实质性元素,是教师职业生命获得“永生”的精神依托,缺失信仰,教师的生命航船就会迷途,变成茫然的漂流。对自身的信仰有份坚定与执著,对教师职业生命有份不竭挚爱,上述一切都会体现在自身践行活动之中,充分地感染学生,让学生体味到教师职业道德的高尚与节操的亮丽。

3.教师应该终身学习、努力创造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职业。教师生产的产品是世间最高级的产品——人。由于教学对象千差万别,教学情境千姿百态,教育内容千变万化,教师在教育中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完全套用,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可以生搬硬套,只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根据具体的教育对象、教育情境和教育内容因人而异、因地而宜、因时而宜地创造出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师要保持其创造性,就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成为终身学习者[26]。

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创造力对于高校教师而言,更为重要与有利。高校教师所面对的不再是中小学生,而是成熟、独立和精神已有所追求的年轻人。倘若高校教师仅仅把自己视为教书匠,那就错了。高校教师必须从书本知识的复制者转变成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者。要顺利完成这个角色转换,教师必须从自己做起,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自己的创造性工作为学生树立榜样,并且想方设法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让学生多参与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而教师形象正是“作为教师的人”和“作为人的教师”这两类角色交错、冲突而又协调共存的统一体[25]。

如果说具有探究、创新的精神是教师在学科理论思维上能够高屋建瓴的前提,那么掌握大量本学科发展的科研理论与信息则是教师成为学科领域权威必不可少的基础。常言说“功夫在诗外”,如果教师只死守一本教材,不在提高学科理论素养上下功夫,那么无疑将会如同井底之蛙。教师只有成为学科专家,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27]。

相信法国哲学家阿兰在《教育漫谈》中的一段话会带给我们启迪:“各种社会关系都有它固有的色泽;是父亲就应该像父亲那样行事,是老师应该像老师那样行事。人人尽其本份吧,那么和谐自会从差异之中产生。”[27]

[1] 米舒.纪晓岚一生富贵只是表面,背后饱受各种人格侮辱[EB/OL].[2013 -08 -20].http://history.cntv.cn/2013/08/20/ARTI1376956454746933.shtml.

[2] 佚名.古时候的私塾[EB/OL].[2008-05-03].http://baike.baidu.com/view/42498.htm.

[3]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szv_IziY85uOpYKj JdxOwowPsFgpvrQKggZQqiIz5sxTf5lXJrCvde0uIjHYX0tb kGkWEtUD3dw2dz8Txm63XT3dRatPrmAPjty5G9OUtT3 RYzHUWMoT28oA1erKt9OA.

[4] http://idioms.thefreedictionary.com/Those+who+can,+do%3B+those+who+can’t,+teach.

[5] 张朝鑫.我的职业:“坐台”、“卖声”、“吸粉”、“刮娃儿”[EB/OL].http://blog.people.com.cn/open/articleFine.do?articleId=1313974995613.

[6] 百度百科.教师节[EB/OL].[2015 -09 -10].http://baike.baidu.com/view/25833.htm.

[7] 张继合.节日的心脏[M]//张继合.纸糊的典故.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112,144 -115.

[8] 曲影.新时代教师标准[EB/OL].[2013-09-09].http://www.kaixin001.com/records/59145738/14457069 42258805.html.

[9] 张继合.捧杀的木铎[M]//张继合.纸糊的典故.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180.

[10]潘采夫,正常的师生关系去了哪里?[EB/OL].[2013-08 - 08].http://www.impactchina.com.cn/jiaoyu/jiaoyuyi/2013 -08 -08/30630.html.

[11]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Ih7868jmHUhwNI2 LGM9EvFR3YT-E2HvpfBepuZebwQSNvlrX92fGP7xFL vt42mSaEntJld8sLExNJbIekq9iA_.

[12]李光明.学生课堂上打架致1人死亡老师冷观继续上课[EB/OL].[2008 - 07 - 12].http://news.qq.com/a/20080712/000119.htm.

[13]李端.教授掌掴老人让人错愕 令“爱国”蒙羞[N].新京报,2012-09-20.

[14]校长与小学女生开房续:警方称系女生联系校长[EB/OL].[2013 - 05 - 14].http://news.sina.com.cn/c/2013 -05 -14/094527115398.shtml.

[15]傅永涛.海南万宁“带女生开房”校长一审获刑十三年六个月[EB/OL].[2013 -06 -20].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3 -06/20/c_116228931.htm.

[16]邱华栋.教授[M].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

[17]耿小勇,张宁.中央音乐学院七旬博导主动坦白“潜规则”女生[N].新京报,2009-08-15.

[18]杨于泽.教授争当处长图的是什么[N].中国青年报,2008-09-09.

[19] 智效民.博士争当副处长[EB/OL].[2015-06-11].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78/2600.html.

[20]佚名.辽大副校长涉嫌剽窃续:学生称副校长对署名不知情[EB/OL].[2009 -06 -17].http://www.infzm.com/content/30137.

[21]张鸣.马崽负责制[EB/OL].[2015-06-12].http://zhangmingbk.blog.163.com/blog/static/1119506522009 52284810922/.

[22]王冬云.敢对权力说“扯淡”[J].杂文选刊:下旬版,2009(7).

[23]汪强.但愿40个处长争一个教授[EB/OL].[2010-05 - 25].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 - 05/25/content_3247186.htm.

[24]张祥浩.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理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238.

[25]赵万祥.教师职业生命本源的形而上反思[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1).

[26]刘银花,刘胜花.教师职业角色的反思与再认识[J].职业时空:研究版,2005(10).

[27]董海霞,朱成科.教师角色定位:质疑与诠释[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12).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职业教师
公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研究
——以大四公费师范生为例
最美教师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以毕节市某特殊教育学校为例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