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书局重印本《楚辞补注》点校补正

2015-08-15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点校引号尔雅

邵 杰

(郑州大学 文学院,河南 郑州450001)

中华书局1983 年版《楚辞补注》(以下简称《补注》)世所通行,至2002 年10 月已是第4 次印刷,其间吸收多位先生的成果,“每次均有挖补修改”[1]。此后,中华书局又数次重印《补注》,封面有所变化,细检全书,与2002 年本全同。关于2002 年重印本,闵丰[2]、侯体健[3]、张丽萍[4-5]、田吉[6]等数位学者曾撰文对其中的点校问题进行了一些改正。但除此之外,书中仍有不少问题,且改正之文中有个别意见并不十分确切,今就目力所及,一并列出,以求教于方家。

一 漏标

例1 页1“楚辞卷第一”下解题:“郭璞注十卷、宋处士诸葛《楚辞音》一卷、刘香《草木虫鱼疏》二卷、孟奥音一卷、徐邈音一卷。”案:“郭璞注”当作“郭璞《注》”,“孟奥音”、“徐邈音”当作“孟奥《音》”、“徐邈《音》”。

例2 页13 行12:“又李善注本有以世为时为代,以民为人之类,皆避唐讳,当从旧本。”案:“世”、“时”、“代”、“民”、“人”均应加引号。如页178 行5-6:“五臣注《文选》,改‘世’为‘俗’以避讳。”

例3 页19 行13:“《尔雅》亦作茨,布地蔓生,细叶,子有三角刺人。”案:“布地蔓生,细叶,子有三角刺人”乃《尔雅·释草》“茨,蒺藜”下郭璞注语[7]244,当加引号。

例4 页20 行2-3:“管子曰:圣人之治于世,不人告也,不户说也。”案:“管子”当加书名号。

例5 页20 行3-4:“《说文》朋,古凤字,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案:此条在《说文解字》(此后简称《说文》)“凤”字条下[8]79,“《说文》”后当加冒号并引号。

例6 页20 行9:“注云:恚盛貌,引《楚词》康回凭怒。”案:“康回凭怒”乃《天问》中语,当加引号。

例7 页27 首行:“《汉书仪》云:黄门令日暮入对青琐、丹墀拜。”案:查语势,当作“黄门令日暮入,对青琐、丹墀拜。”

例8 页28 行15:“《尔雅》曰:鷃凤,其雌皇。”此条出《尔雅·释鸟》,邢昺疏:“凤,一名鷃。”[7]309可知,“凤”乃释“鷃”之语,二者之间,当加逗号。

例9 页32 行12-13:“邠,《说文》作汃。汃,西极之水也。”案:“汃,西极之水也”为《说文》释语,当加引号。

例10 页39 行6:《说文》央,久也。案:“《说文》”后缺冒号、引号。

例11 页43 行8-10:“昔人引《山海经》,西海之南,……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今按:《山海经》内昆仑虚在西北,……百神之所在。”案:自“西海之南”到“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乃《山海经·大荒西经》之文[9]466,其前逗号当改为冒号,并加引号;自“昆仑虚在西北”至“百神之所在”乃《山海经·海内西经》之文[9]344-345,当加引号,其前当用逗号。

例12 页52 行6 点校者附注:“同上无之字”,同页行8 点校者附注:“同上无体字”,页53行7 点校者附注:“同上无是以二字”。案:“之”、“体”、“是以”均应加引号。

例13 页44 行12:“《尔雅》有铃曰旂”。案:“有铃曰旂”乃《尔雅·释天》之文[7]186,其前当加冒号、引号。

例14 页56 行5:“下文云白玉兮为镇,是也。”案:“白玉兮为镇”为《湘夫人》语句,见《补注》页67,当加引号。

例15 页59 行9:“《说文》忡,忧也。引《诗》忧心忡忡。”案:《说文》云:“忡,忧也。从心,中声。《诗》曰:‘忧心忡忡’。”[8]223那么,此处标点当作:“《说文》云:‘忡,忧也’,引《诗》‘忧心忡忡’。”

例16 页70 行11:“《诗》云:有车辚辚也。”案:“有车辚辚”当加引号。

例17 页75 行3-4:“《周礼》笙师共其钟笙之乐。注云:钟笙,与钟声相应之笙。……《尔雅》木谓之簴,悬钟磬之木也。”案:《周礼·春官·笙师》载:“凡祭祀、飨、射,共其钟笙之乐,燕乐亦如之。”郑注曰:“钟笙,与钟声相应之笙。”[10]而“木谓之簴”乃《尔雅·释器》之文,“悬钟磬之木”为郭璞注语[7]147。古人引书,字句往往异于原文,且往往将不同层级的内容,比如正文和注语,混而言之。所以,我们这里将“《尔雅》”之后的语句作同级处理。此处标点当做:“《周礼·笙师》:‘共其钟笙之乐’,注云:钟笙,与钟声相应之笙。……《尔雅》:‘木谓之簴,悬钟磬之木也。’”

例18 页79 行3:“《尔雅》云:唐蒙女萝。女罗,兔丝。”案:此乃《尔雅·释草》之文,当加引号。郭璞注曰:“别四名。”邢昺疏:“孙炎曰:‘别三名’,郭云:‘别四名’。则唐与蒙,或并或别,故三四异也。《诗经》直言唐,而传云‘唐,蒙也,’是以蒙解唐也。则四名为得。”[7]252故“唐蒙女萝”当作“唐、蒙,女萝”。

例19 页80 行14-15:“《尔雅》苬芝注云:一岁三华,瑞草也。”案:《尔雅·释草》:“苬,芝。”郭璞注:“芝,一岁三华,瑞草。”邢昺疏:“瑞草名也,一岁三华,一名苬,一名芝。”[7]236可知“苬”、“芝”为二名,应断开。故此处标点应作:“《尔雅》:‘苬,芝。’注云:‘一岁三华,瑞草也。’”

例20 页88 行15:“《书》有旁死魄,哉生明,既生魄”。案:“旁死魄”,“哉生明”,“既生魄”均见于《尚书·武成》[11]288-290且不连属,故均应加引号。

例21 页92 行6:“《疏》引南北顺橢,其修几何。”案:同页《天问》之正文有“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橢,其衍几何?”之语,则《疏》中所引当为“其衍几何”,“修”与“衍”恐因近而误。但即便如此,“南北顺橢,其修几何”仍需加引号。

例22 页95 行15:“《尔雅》有枲麻,麻有子曰枲。《天对》云:浮山孰产?赤华伊枲。引《山海经》浮山有草焉,其叶如麻。”案:《尔雅·释草》:“枲,麻。”郭璞注:“别二名。”[7]247则二字当断开且加引号。又《山海经·西山经》有载:“又西五十二里曰竹山。其上多乔木,其阴多铁。有草焉,其名曰黄雚,其状如樗,其叶如麻,白华而赤实,……又西百二十里曰浮山,多盼木,枳叶而无伤,木虫居之。有草焉,名曰薰草。”[9]29-30则“浮山有草焉,其叶如麻”或为误合二处记载所致,但引号仍需加。

例23 页96 末行:“《离骚》所谓羿焉射日?乌焉解羽?”案:“羿焉彃日?乌焉解羽?”见当页正文,当加引号。

例24 页103 行9:“《说文》云:殛,诛也。引《书》殛鲧于羽山。”案:“殛鲧于羽山”当加引号。

例25 页105 行14:“致罚者,《汤诰》所谓致天之罚也。”案:“致天之罚”不见《尚书·汤诰》,而见于《汤誓》[11]191,但引号仍需加。

例26 页106 行6-7:“下云弊于有扈,则秉季德者,谓夏启也。”案:“弊于有扈”、“秉季德”分别见于《补注》同页及下页正文,均当加引号。

例27 页132 末行:“前汉有江夏郡。应劭曰:……故曰江夏。”案:“应劭曰”以下正是《汉书·地理志》“江夏郡”之应劭注[12],则标点当作:“前汉有‘江夏郡’,应劭曰:‘……故曰江夏。’”

例28 页141 行11:“前云方仲春而东迁,此云滔滔孟夏者”。案:“方仲春而东迁”乃《九章·哀郢》之句,见《补注》页132,与“滔滔孟夏”均当加引号。

例29 页151 行11:“《七谏》中推自割而食君,亦解此也。”案:《七谏·怨思》:“子推自割而食飤君”,见《补注》页247,则“推自割而食君”当加引号。

例30 页202 行5:“修门,已见《九章》龙门注中”。案:“龙门”当加引号。

例31 页215 行6-7:“《尔雅》:枫摄摄。”案:今本《尔雅·释木》作“枫,欇欇。”邢昺疏引《说文》云:“枫,木。……一名欇欇。”[7]272可知“欇欇”乃释“枫”之语,当断开。

例32 页233 行9:“《广雅》云:蟪蛄,蛁蟧,即《楚词》所云寒螀者也。”案:“寒螀”当加引号。

例33 页321 末行:“《尔雅》:娵觜之口,营室东壁也。”案:此乃《尔雅·释天》之文,邢昺疏:“娵觜,室壁之次也。壁东南则在室东,……由其营室与东壁相成,故得正四方。”[7]176-178可知“营室”与“东壁”非一体,当断开。

例34 页324 首行:“《尔雅》:齧苦堇。”案:此乃《尔雅·释草》之文,邢昺疏:“齧,一名苦堇,可食之菜也。”[7]251可知“苦堇”为“齧”之释语,当断开。

二 误标

例35 页44 行10:“《上林赋》云:左苍梧,右西极。注引《尔雅》,西至于豳国,为西极。”案:《文选·上林赋》此句下李善注曰:“《尔雅》曰:‘至于豳国,为西极’。”[13]又《尔雅·释地》:“西至于邠国。”[7]198“邠”与“豳”通,则此八字当加引号,其前逗号当去。

例36 页55 行7:“《骚》经曰:奏《九歌》而舞韶兮。”案:“《骚》经”当做“《骚经》”,已有言及者[6]。“韶”当作《韶》”,《离骚》中此句无误,见页46。

例37 页60 末行、页61 首行:“邅,池战切。《文选》音陟连切,原欲归而转道于洞庭者,以湘君在焉故也。”案:“《文选》音陟连切”显承前语,此后语句不见《文选》,显为兴祖释语。故其前当用逗号,其后当用句号。

例38 页68 行9:“《集韵》:者,有覩音。”案:此为兴祖《补注》转述《集韵》之语,当作:“《集韵》‘者’有‘覩’音。”

例39 页70 行1:“何谓九山,会稽、……孟门也。”案:“九山”后当用问号。

例40 页77 行6-7:“《尔雅》曰:河出昆仑虚,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直。”案:此条出《尔雅·释水》,“千里一曲直”今本作“千里一曲一直”。邢昺疏:“云‘所渠并千七百’者,谓所受之渠,并计凡有一千七百也。云‘一川色黄’者,以其所受渠多,沙壤溷浠,故为一川而水色黄也。”[7]226则标点应作:“《尔雅》曰:‘河出昆仑虚,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直。’”

例41 页109 行12:“太公曰:‘君何不驰也。’”案:句末当用问号。

例42 页190 行12:“《说文》: 嗼,无声。”案:《说文》释“嗼”字曰:“ 嗼也。”[8]34“ 嗼”当加引号。“无声”不见《说文》,当为兴祖之语,前当用句号。

例43 页196 行10:“《说文》云:辌,卧车,音凉。”案:“音凉”不见《说文》,当为兴祖之语,前当用句号。“辌,卧车。”当加引号。

例44 页199 行12:“《尔雅》:蝮,虺,博三寸,手大如擘。”案:此条出《尔雅·释鱼》,当加引号。郭璞注曰:“此自一种蛇,名曰蝮虺。”[7]302则“蝮”、“虺”二字当连读。

例45 页221 行13:“言四国竞发,善气,穷极音声,变易其曲,无终已也。”案:“竞发“与“善气”当连读。

例46 页266 行8-9:“嗼,音莫,《说文》:寂,寞也。”案:“寂寞也”乃《说文》“嗼”之释语,见上第8 条引,不应断开,且应加引号。

例47 页270 行8:“蝦,《释文》音遐,《说文》云:蝦,蟆也。”案:“蝦蟆也”乃《说文》“蝦”之释语[8]282,不应断开。

例48 页315 行2:“《语》曰:小车无軏。軏,车辕,耑持衡者。”案:《论语·为政》:“小车无軏”,包咸注曰:“軏者,辕端上曲钩衡。”[14]则“軏”非“车辕”可知,“车辕耑持衡者”才是正确的标点,“车辕”后逗号当去。且“《语》曰:”后当加引号。

例49 页317 行9:“蛓,音次。《说文》云:毛虫有毒,蜇人。”案:《说文》云:“蛓,毛虫也。”[8]279“有毒,蜇人”之语不见《说文》。则此处标点应作:“蛓,音次,《说文》云:‘毛虫’。有毒,蜇人。”

例50 页328 行4:“虽紫阳病其未能尽善。而当时欧阳永叔、苏子瞻、孙莘老诸君子之是正,庆善师承其说,必无刺谬。”案:此处“虽……而……”为转折语气,其间不宜用句号,当用逗号。

三 前后不一

例51 页9 首行:“《诗》曰:履帝武敏歆。”而页112 行15:“《诗》曰:厥初生民,……履帝武敏,歆。”案:两种句读皆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前者较合古籍整理的惯例,当从之。

例52 页16 行12 中点校者附注有“明翻宋本”之语,“重印出版说明”页3 行11 及页94 左数行2 点校者附注中均作“明繙宋本”,而页191 行3、页212 行3、页280 行2 点校者附注中又作“明翻宋本”。案:《四部丛刊》卷首有“上海涵芬楼借江南图书馆藏明繙宋本景印”之语,然“明翻宋本”更便于读者理解,且“繙”、“翻”互通,宜统一为“明翻宋本”。

例53 页144“古固有不竝兮”注:“並,俱。”案:文作“竝”而注作“並”,不妥。明翻宋本正文及注均作“並”,宜从改。

四 其他

前述侯体健先生文中有两条意见似未确切,今略陈管见于下:

第1 条,侯文第11 条言《天问》“昔屈原所作,凡二十五篇,世相教传,而莫能说《天问》,……多所不逮”中“‘天问’二字当断入下句,所谓‘而莫能说’者为屈原所作二十五篇,非仅指《天问》一篇。”案:《补注》页48《离骚经章句·叙》中曰:“至于孝武帝,恢廓道训,使淮南王安作《离骚经章句》,则大义粲然。……孝章即位,深弘道艺,而班固、贾逵复以所见改易前疑,各作《离骚经章句》。……今臣复以所识所知,稽之旧章,合之经传,作十六卷章句。”可知,仅《离骚》一篇已颇“能说”,且说者颇众;又页85《天问章句·序》中曰:“屈原放逐,忧心愁悴。……楚人哀惜屈原,因共论述,故其文义不次序云尔。”因《天问》“文义不次序”,所以教传过程中“莫能说”,顺理成章;页119《天问章句·叙》中又称:“今则稽之旧章,合之经传,以相发明,为之符验,章决句断,事事可晓,俾后世学者永无疑焉。”正表明王逸有鉴于《天问》理解和阐释的困难而作了相当的努力。总之,“莫能说”的仅指《天问》,点校本此处标点不误。

第2 条,侯文第28 条认为《九思·逢尤》“目眽眽兮寤终朝”句下补注“眽,目财视貌,音脉。”宜断作:“眽,目财,视貌,音脉。”且“‘目财’乃注‘眽’字之音,其后疑脱一‘切’字。”案:补注语出《说文》:“眽,目财视也。”[8]72“目财视”是指眼睛看钱财时的状态,《说文》以此来释“眽”。补注之“目财视貌”与“目财视也”同义。而许慎释语中不可能有“某某切”字样,所以侯先生“目财切”的推测不能成立。点校本此处标点不误。

古籍点校乃古籍整理的基础工作,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阅读体验,然此项工作颇为繁杂,鲜有尽善者。本文所列,不过是在前贤的工作基础上略表个人的看法,以期该点校本渐臻于完善。

[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5.

[2]闵丰.《楚辞补注》校点举正[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2):35-38.

[3]侯体健.重印修订本《楚辞补注》错讹举隅[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4):92-94.

[4]张丽萍.02 年版《楚辞补注》标点错误举例[J].文教资料,2007(8):82-83.

[5]张丽萍.《楚辞补注》的标点及文字校勘失误释例[J].毕节学院学报,2009(7):62-67.

[6]田吉.重印点校本《楚辞补注》错讹订补[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8(3):50-53.

[7]刑昺.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标点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9]袁珂.山海经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3.

[10]贾公彦.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标点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28.

[11]孔颖达.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标点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1567.

[13]萧统,李善.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123.

[14]刑昺.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标点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3.

猜你喜欢

点校引号尔雅
引号的用法
由贾岛《长江集》点校看其诗歌中的完美主义追求
“咕咚”为什么加引号?
拾取且珍袭,咏叹追前贤
周春《尔雅补注》《尔雅广疏》考辨*
《尔雅注疏》点校零识
引号和书名号
丁子峻温文俊士尔雅男神
作家尔雅《同尘》研讨会顺利举行
古籍点校作品的著作权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