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稀见民国时期传奇杂剧8 种考述

2015-08-15陈仕国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广汉全剧杂剧

陈仕国

(深圳大学 师范学院,广东 深圳518060)

学界对民国时期传奇杂剧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者当首推左鹏军先生,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11 年出版的《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以下简称为“左著”),为该领域里程碑式的文献巨著,附录了该领域目前最为完备、信息量最为丰沛的《晚清民国传奇杂剧目录》。然而,近代文献海量存世,遗漏之处也在所难免。笔者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地的图书馆馆藏之报刊文献中,又发现民国传奇杂剧剧本8 种,除《双犒师》有所著录而未见其刊本外,其余7 种剧本,如《杏坛葬花杂剧》《蘼芜怨杂剧》《戏中戏杂剧》《下虾夷杂剧》《六朝梦》《雪里回头》《故乡梦传奇》在以往曲目曲录及相关资料工具书中均未见著录。现按照民国时期报刊刊载的先后顺序,对新发现的8 种传奇杂剧剧本及其作者相关问题进行考述,以期引起学界注意,为深入进行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资料及线索。

一 陈笑萍《杏坛葬花杂剧》《蘼芜怨杂剧》

《杏坛葬花杂剧》及《蘼芜怨杂剧》均刊于《广汉县旅省学会季刊》。

该剧原署“陈笑萍”,载于《广汉县旅省学会季刊》1925 年刊第1 期,不分折(出)。卷首前载有作者于1925 年10 月所撰之《序》:“眉山黄淑娟女士死婚事,曾志各报故不详也。吾哀其遇悲其死,痛夫风俗礼教之杀人如此也。为剧曲谱其事,名其剧曰‘杏坛葬花’,谓其制于礼教而死者也,特痴顽似余,以不能尽女士惨情之万一为恨恨耳。”由此可知,该剧脱稿于民国时期,谱风俗礼教抹杀人性之事,以抒发作者对封建礼教痛恨之情。全剧共分两出,依次为《求救》《自缢》。

剧本故事据当时时事写成,主要叙黄淑娟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被迫嫁予一位自己不爱且不学无术的男子。在父母去世后,其婚事由家兄做主。黄淑娟苦口婆心,仍然无法说服家兄取消婚事,无奈之下,只好跪求家嫂规劝家兄。她始料不及的是,家嫂不但百般推辞,而且还规劝黄淑娟不要忤逆其家兄之意,逼迫其尽快成婚。失望无助下,黄淑娟想到以死来解决。当拟好书信后,她便自缢得以解脱。全剧以黄淑娟唱【北新水令】开场:“阴阴庭院黯芭蕉,暗伤心泪珠如潮。蝉嘶沸耳鼓,蝶梦遇花梢。照眼迷离,悲境堪谁逍?”又以黄淑娟唱【南尾声】作结:“爹娘应在泉台等,等你那薄命伤心女儿行,好证那膝下,依依当时景。”

《蘼芜怨杂剧》首注“南北曲”,原署为“陈笑萍、秦纵尝”,载于《广汉县旅省学会季刊》1926 年刊第2、3、4 期。全剧共分6 出,依次为《寻郎》《入庵》《再婚》《闹寓》《定计》《脱祸》。

卷首前载有作者于1926 年4 月初旬所撰之《序》,对理解剧本创作意旨及剧作艺术特色颇具裨益。

该剧谱牛纪相负心之事。《寻郎》《入庵》为秦纵尝所撰,而《再婚》《闹寓》《定计》《脱祸》则为陈笑萍所撰。而由“音律之乖无论矣”之语意,可判定该剧音律较为自由,不遵循传统戏曲之音律撰写原则。

全剧以旦扮吕附羊唱【北粉蝶儿】开场:“别鹄离鸾,叹奇零影单形单,为谁来踯躅多远?这道旁呀!无情花,薄幸柳,惹得人柔肠寸断。喘吁吁赶上阳关,那顾得绣鞋儿香泥沾遍。”以军尉扮马三哥唱【尾声】作结:“看他伶俜骨瘦似柴枯,乱发蓬松嬾顾,到死春蚕丝尚吐。”

剧本题材或源自宋元南戏《张协状元》,主要谱渝城人氏吕附羊因家境贫困,亦无亲朋好友,故被迫入青楼妓馆。当与宋镇人牛纪相相识,两人便山盟海誓,结成连理。但在吕附羊脱妓籍后,牛纪相未履行当年诺言,且消失得无影无踪。为解相思痛苦之情,吕附羊孑然去宋镇寻觅牛纪相。当赶至宋镇时,无奈天色已晚,吕附羊只好在店里住下。清晨时,吕附羊从店老板口中得知牛纪相的住处。她欣喜若狂赶至牛府时,却被忘恩负义的牛纪相赶出家门,并强迫其去水月庵当尼姑。牛府丫鬟怜悯吕附羊,规劝吕附羊先入庵后再作打算。在水月庵里,她向庵主吐露自己的不幸遭遇,并得到庵主的帮助。不久之后,她却闻及牛纪相已娶沧城才貌过人的卫氏。此时的她对牛纪相早已死心,便向街邻人诉苦,辱骂牛纪相无情无义,竟将怀有身孕的自己赶出家门。街邻人同情其遭遇,气愤之际朝牛纪相拳打脚踢。受伤后的牛纪相,不敢将此实情告知其妻卫氏,便将自己的遭遇向四川陆军第九十九师部连长马三哥诉说,并与其设计陷害吕附羊。马三哥在接受牛纪相的热情款待后,在临走前将孕妇吕附羊绑来,在离开宋镇途中,本欲将她杀害,但在得知其怀有身孕后,不忍下手,便将之释放。

由小说《爱的摧残后》末《附识》可知,作者陈笑萍曾于四川成都联中读过书。而《爱的摧残后》[1]则为其1928 年前所撰之作,实为宣扬爱之思想。在《广汉县旅省学会季刊》上除发表小说、戏曲外,陈笑萍还发表过话剧《礼教之赐》[2]、诗歌《双枕》[3]、词作《感皇恩》[4]等。《广汉县旅省学会季刊》于1925 年冬在成都创刊,由广汉县旅省学会编辑发行。该学会“以敦笃学谊,砥砺学行,促进本县教育,协助桑梓公益为宗旨”[5]。编辑主任为吴茂耕,副主任为陈斯孝。该刊内容涉及言论、时评、纪事、调查、译载、文艺、通讯、杂俎等。此外,陈笑萍曾在其它报刊上发表过杂感《轮回教育》[6]、《都市之夜》[7]、《漫谈婚姻》[8]、《厄运》[9]、《程石风流案之平议郑捷应先革自己的命》[10]及《与张选三谈报》[11]等。而由其在河北保定幽燕社发行的报刊《幽燕》上发表的《旧婚制下的牺牲者》[12]末署“民生中学陈笑萍”可知,陈笑萍于1934 年在河北保定民生中学执教,其余生平事迹未详,待考。

二 王季思《戏中戏杂剧》《下虾夷杂剧》

《戏中戏杂剧》及《下虾夷杂剧》均刊于《艺林(南京)》。

该剧原署“王起”,载于1929 年《艺林(南京)》第1 期,不分折(出)。卷首有《正目》云:“柳百舍幻出身外身,叶蓍卿勘破戏中戏”,实以此点明剧作意旨。

剧本谱去年春天,文采斐然的叶蓍卿流寓秣陵,与青楼女子柳百舌相识,并教她歌曲,不料江浙战事,家中催归,不得不与其分离。后来,叶蓍卿重来秣陵寻觅柳百舌,始料未及的是青楼妓院如今竟成为国府木委员的住宅。他巧合听闻柳百舌在某处演戏,便前往观演,一下子便认出扮演项王的人为柳百舌。两人相认后,互诉离别后的苦闷之情:当叶蓍卿走后,鸨母屡次强逼她重操旧业,都被她拒绝。为摆脱鸨母,她唯有当上戏子。柳百舌情愿追随现在仍一事无成的叶蓍卿,却遭致叶蓍卿拒绝。柳百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叶蓍卿终于应允。为私奔而不被发现,两人决定装扮成戏子模样,前去闽中一带生活。

全剧以生扮叶蓍卿唱【点绛唇】开场:“记当日紫陌风斜,嬉春佳节,同游冶,高趿蛮鞾,浅印桃花屑。”以旦扮柳百舌唱【赚然】作结:“换上绿罗裙,自把青山卸,权充个美人侍妾,一样乌丝底覆额。只少年人气概难遮,你女豪杰,恰称袍靴,较似何郎更俊些。从今呵,俺出这京城帝阙,趱上那且瓯于越,还则怕俺,牡丹花错惹了莽蜂蝶。”

《下虾夷杂剧》在《1840-1919 年戏曲剧目辑录》及“左著”中亦未见收。该剧原署“王起”,载于《艺林(南京)》第1 期,1929 年刊,不分折(出)。卷首有《正目》云:“赵灵渊穷途投神庙,黑三太决策下虾夷”,实以此点明剧作意旨。

剧本谱一身武力却无用武之地的黑三太喝醉后不知不觉来到财神庙,斜躺于神座上睡觉。稍有功夫底子的赵灵渊由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近来听闻首都国府广开贤路,招录人才,便只身来至南京。当行至燕子矶时,他感慨万千,壮志未酬。不知不觉天色已晚,他亦来到财神庙借宿,见到庙里供奉的五福财神便诉心中苦闷。此时的黑三太醒来,与其邂逅。两人一番倾心相交后,黑三太邀赵灵渊一起抗击日本鬼子以保家卫国,而此时的赵灵渊终觉英雄将有用武之地。

全剧以净扮黑三太唱【点绛唇】开场:“漂泊年年,心头无限,湘累怨,极目长天,一抹秋光贱。”以生扮赵灵渊唱【赚然】作结:“意志坚,头颅贱,为四万万同胞一战。凭着俺挂甲扶桑韬略展,下东洋白艘楼船,控飞弦。子弟八千,一个个不爱身家不要钱,荡平了扶余鄯善,规复了尧封禹甸。恁时节再与你延津剑合话江天。”

以上两剧虽效仿传统杂剧创作范式而撰,但带有明显的现代意识,尤其剧中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均为动荡不安的民国时期,从而显示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作者王起,即王季思。王季思(1906-1996),名起,字季思,以字行,浙江温州人,戏曲史家、戏曲文学家。曾任教松江女子中学、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曾任广东中山大学教授、古文献研究所所长等。其具体生平事迹可参见《中国社会科学家辞典》[13]、《中国文学通典:戏剧通典》[14]、《中国历代名人姓名拾趣》[15]、《二十世纪中国诗人辞典》[16]、《岭南文化百科全书》[17]等所载之“王季思”条。

三 吴承烜《六朝梦》传奇

吴承烜《六朝梦》传奇在《1840-1919 年戏曲剧目辑录》[18]及“左著”中均未收录。该剧原署“署仙倚声,东园润文”,前两出《劝业会》《顾雍叹》分别载于《邗江杂志》1916 年刊第1 期、1917年刊第2 期(以下简称“邗江本”)。又载于《迪化丛刊》1 至6 集,1922 年1 月至6 月刊。兹仅见《迪化》第1 至第4 集,共存5 折,依次为《劝业会》《顾雍叹》《周瑜捷》《阚泽佣》《陆抗病》,由“歙县吴承烜填词,盐城韦浚川校拍”(以下简称“迪化本”)。按《迪化丛刊》为月刊,共6 集,可推测《六朝梦》传奇最多不超过7 折。

相形迪化本,邗江本第一折《劝业会》前多了由丑扮作梦神趾离唱【西江月】开场:“狮睡到今未醒,让他做哑装聋。佛楼撞破五更钟,惊起依然懵懂。棒子当头休喝,镜儿照胆无庸。人生都是可怜虫,莫再梦中寻梦。”两个版本均以【西江月】词作全剧之《题纲》,兹录如下:“千古风流人物,浪淘转眼皆空。迢迢一水大江东,两岸青山相送。不改金陵王气,年年踞虎盘龙。珠啼玉泣乌声中,说甚六如朝梦。”再结合第一折末由“六朝历史,你看梨园弟子,又演出来呢”引出下文。虽未能获见剩余之折数,但由上可知全剧大概演“六朝历史”之事。

该剧第1 折谱劝业会举行之际,卫诸夏欣然前往,路上遇见华摘英,两人同往并观看了演出南明王朝历史之戏。第2 折谱三国时期,吴国醴陵侯顾雍以文治吴之事,末以“诸位请看那周瑜也要当场”引起第3 折。第3 折谱赤壁之战中,周瑜以武击败曹操80 万大军之事。第4 折谱阚德润识破周瑜打黄盖之苦肉计,向曹操献诈降书等事。第五折谱卧病在床的奋威将军陆抗,对正处于外忧内患之际的东吴感慨万千。

作者东园,即为《邗江杂志》主编吴承烜。吴承炬(1855-1940),字伍佑,号东园,安徽歙县人。详细生平事迹可参见左鹏军《吴承垣生卒年辨正》[19],此不赘述。

四 宁行《雪里回头》传奇

该剧原署“宁行”,载于《海光(上海)》第2 卷第7 期,1930 年刊,不分折(出)。剧作主要谱原本身为官宦子弟的俞伯旭,从不担忧自己的衣食行住,而整天花天酒地、挥霍浪费,最终沦为一贫如洗的乞丐。在饥寒交迫的风雪之夜,他后悔不已,感慨人生无常。

全剧以末扮俞伯旭唱【正宫·端正好】开场:“昔日呵!你恁地,逞风流;今日呵!你恁地,凭卤莽。你只是夸富贵,粉琢银庄,也不管檐头底下愁模样。看着你,朵朵儿,添悲怆。”又以末扮俞伯旭唱【朝天子】作结:“苦凄凄惨伤,泪沥沥断肠,猛逗着往事来心上。从当日荣华富贵享安康,救不得今朝冻馁交相向,怎怪他雪片纷扬,风吼声狂,山河一色妆?我只得度残年。漂泊这厢,乞食那厢,沿街穿巷,去把那莲花唱。”

该剧卷末有作者《自题》云:“借半日工夫,写梨园一折。随意为之,叶调与否,非所计也。传奇以数十折为一记,元曲以四折为一剧。今偶作狡狯,效古人散套,以一折为一曲。”恰如作者所言,此剧有“随意为之”之意。剧作宾白部分较少,多以曲词为主。

作者宁行,生平事迹未详,待考。

五 金长瑛《双犒师》杂剧

该剧曾见于卢冀野《中国戏剧概论》[20]及“左著”。《双犒师》杂剧,原署“金长瑛”,载于《庠声》第15 期,1933 年刊,不分折(出)。卷首有正目:“三间房二童犒师。”

全剧以小生扮刘铁血唱【北正宫·端正好】开场:“险风云,奔如浪,剩孤军也力抗魔王。那盈廷冠带惊无状,只赚得伤心望。”又以小生扮刘铁血唱【尾声】作结:“战鼓声,丁冬响,想前方杀敌军威壮。俺且重购牛酒,准备着细柳营前再来访。”

全剧主要谱国家内忧外患之际,出生寒门却满腔热血的刘铁血慕马将军忠义,准备牛酒,打算与同学李国瑞前去军前犒师。碰巧李国瑞一大早也去集市沽酒准备犒师。于是两人相约,共同前往犒师,以此激励将士们杀敌卫国。

该剧篇幅虽短,却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反映了当时社会复杂环境之下文人学士强烈的报国情怀。卷末附卢前先生《题记》两则,对认识此剧颇有裨益,兹录如下:“《桃花扇》与《冬青树》,装点前朝诏后人。输却新翻北杂剧,好传耻事纪壬申。”“犒军童子今何在?笔下初陈慷慨辞。北望榆关心尚热,更无牛酒报前师。”

由此可见,卢前认为,深受《桃花扇》及《冬青树》等历史剧的影响,《双犒师》杂剧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现实生活中,爱国志士往往无法前往军前犒师,唯有以文墨来表露作者此种热忱。

作者金长瑛,为金席庭弟弟,同是卢前学生。在《庠声》上除发表戏曲外,金长瑛还发表过诗词、杂文等。此外,金长瑛还在《会友》[21]、《河南大学周刊》[22]、《国学周刊》[23]、《西风(上海)》[24]等报刊上发表过诗词、杂文等,其它生平事迹未详,待考。

六 孙僴《故乡梦传奇》

该剧原署“孙僴”,载于《国立东北中山中学校刊》创刊号,1937 年刊。全剧共分两折,依次为《兴感》《归梦》,主要谱辽宁人氏刘绍宗就读于中山中学,自幼文武双全,却英雄无用武之地,壮志难酬。当进入梦境时,他梦见故乡被列强侵占,醒来后悲伤不已,并决定奋发读书,不再幻想。

全剧以生扮刘绍宗唱【正宫·端正好】开场:“莽天涯,人何处。望家山,烽火频数。月华不解别离苦,偏照来时路。”又以生扮刘绍宗唱【煞尾】作结:“云水随年逝,关山臯目非。斜阳晚,烟柳正凄凄。茫茫的乾坤,试问此何时?”卷末有刘绍宗独白,对理解剧作的主题意旨颇有裨益。

剧中刘绍宗实为作者原型。作者借此剧来抒发爱国之情及对日本侵略者之痛恨,其思想性自然不容忽视。

国立东北中山中学建于1934 年3 月26 日北平市北新桥,原为“九·一八”后流亡关内的东北学生学校。由于日本帝国主义逐步加紧对中国华北等地的侵略,该校于1936 年11 月迁至南京板桥镇。而《国立东北中山中学校刊》创刊于1937 年3月南京板桥镇。该刊为中学校刊,刊登学生的文艺作品、学习心得交流、译文及论著、学校教务会议议决案摘要等。可见,作者孙僴之身份即为国立东北中山中学学生,其余生平事迹未详,待考。

综上所述,以上8 种民国时期传奇杂剧剧本具有某些共同特性:其一,以上剧作均刊于报纸期刊上,这显示民国时期报刊已成为戏曲传播之重要载体。其二,除《蘼芜怨杂剧》《六朝梦》《故乡梦传奇》外,其余剧作皆为单折(出)。这些作品虽表现出杂剧的体制特征,亦带有传奇的文体特点,但与杂剧一本四折及传奇一本多出的体例大相径庭,基本不遵循传统传奇杂剧创作范式,显得较为自由。因此,难以判断以上剧作是传奇还是杂剧。在某种程度上,此现象显示出报刊对传奇杂剧创作体例的影响。其三,以上剧作与当时政治现实、社会问题结合得较为密切,体现出对现实社会生活、民众生存状况及民族命运发展的关注,显示出极其强烈的社会政治意识,从而勾勒出一幅戏剧化的民国历史图景。其四,相形传统戏曲,以上剧作的艺术成就并不高,但由此可窥见民国时期传奇杂剧的某些风貌,仍具有一定的探究价值及戏曲史意义。

[1]陈笑萍.爱的摧残后[J].广汉县旅省学会季刊,1928(8-9):7-12.

[2]陈笑萍.礼教之赐[J].广汉县旅省学会季刊,1927(6-7):29-36.

[3]陈笑萍.双枕[J].广汉县旅省学会季刊,1928(8-9):7.

[4]陈笑萍.感皇恩[J].广汉县旅省学会季刊,1928(8-9):2.

[5]广汉县旅省学会.广汉县旅省学会季刊·附录[J].广汉县旅省学会季刊,1925(1):12.

[6]陈笑萍.轮回教育[J].南大周刊,1924(8):35-38.

[7]陈笑萍.都市之夜[J].花絮,1935(4):22.

[8]陈笑萍.漫谈婚姻[J].妇女世界,1942,3(6):20-21.

[9]陈笑萍.厄运[J].中大半月刊,1948:18.

[10]陈笑萍.程石风流案之平议郑捷应先革自己的命[J].大地周报,1948(129):6.

[11]陈笑萍.与张选三谈报[J].大地周报,1948(133):4.

[12]陈笑萍.旧婚制下的牺牲者[J].幽燕,1934,3(11):311-312.

[13]中国社会科学家辞典编委会.中国社会科学家辞典:现代卷[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71.

[14]么书仪,王永宽,高明鸾,等.中国文学通典:戏剧通典[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609.

[15]邓鸿飞.中国历代名人姓名拾趣[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339-340.

[16]李德和.二十世纪中国诗人辞典[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39.

[17]岭南文化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岭南文化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210-211.

[18]周启付.1840-1919 年戏曲剧目辑录[J].中华戏曲,1997(1):390-450.

[19]左鹏军.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社,2011:403-405.

[20]卢冀野.中国戏剧概论[M].台北:庄严出版社,1981:221.

[21]金长瑛.长瑛词余[J].会友,1932,5(9):17.

[22]金长瑛.正宫·叨叨令、早起即事效齐梁古诗[J].河南大学周刊,1932(5,12).

[23]金长瑛.北双调·夜行船[J].国学周刊,1933(1-10):4.

[24]金长瑛.牛津大学生私生活[J].西风,1938(28):385-388.

猜你喜欢

广汉全剧杂剧
创业剧《追梦》央视开播
“唯以杂剧为正色”年代考
看见校园霸凌
朱有燉杂剧版本新探
发明告密筒的西汉名臣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穿关之“钩子困带”考
陈晓颖儿《舒克的桃花运》杀青播出指日可待
政绩毁于私欲
A Study of Motivation in ActivePerformancein Class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杂剧七种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