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传播新媒体研究

2015-08-15张明立

新媒体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网络媒体思政政治

张明立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南阳 473061)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科技创新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方面,更是日新月异,各种各样的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推向市场,作为新技术的最先接受者和推广者——大学生,怎样借助这些新媒体最大限度提高自身政治觉悟政治理论水平,不仅是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研究思政教育传播新媒体,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夯实高校网上思政平台,培养政治过硬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已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教育传播重要课题。

1 思政教育传播新媒体概念及功能

1.1 思政教育传播新媒体概念

思政教育传播新媒体,是指积极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信息、意识形态、操作运用等为主要内容的传播实体及形式,是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载体的新时期富有时代特点的各种新媒体总和,包括QQ群、PPT、微视频、短信、博客、微博、微信群、飞信群等各种传播载体。这些新媒体显著特征就是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数字化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现代最新传播手段进行快速传播。

1.2 思政教育传播新媒体功能

1)即时传递、播报功能。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促生出与网络有关的各式各样的新媒体,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新的、更多的载体。在这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期内,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肩负起时代重任,充分利用这些新媒体,借助和发挥其最大优势,促使这些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强力推进高校思政教育。由于这些思政教育传播新媒体拥有区别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的速报性、时空性、数字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等诸多优势特征,备受高校大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青睐,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和运用,更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在传播思想政治时发挥出其超越时空、超越国界的优势,凸显出思政教育传播新媒体的即时传递、播报功能。思政教育传播新媒体的即时传递、播报功能打破了思想教育的地域、时间限制,能够在在最短时间内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向外传播,从而保证了受众大学生的即时被教育。

2)纵深解读功能。在现今信息社会中,人类一切活动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就连高校思政教育也不例外,采用思政教育传播新媒体进行思想传播,能够达到事半功倍效果。另外,采用思政教育传播新媒体进行思想传播,也是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内容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重要课题以及大众传播的具体实践内容。有以下内容:①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能够娴熟地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②借助各种新媒体的优势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纵深解读;③借助思政教育传播新媒体传播客观性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的研判能力。熟练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新媒体和提高大学生应用能力已被写入高校教学大纲,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能力上培养高校大学生运用各种新媒体的动手能力。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不难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效果与能否运用和驾驭新媒体的能力,以及运用新媒体时间长短有着密切关系,那些娴熟驾驭新媒体和经常使用新媒体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更加过硬,对思想政治的研判能力更强。经过对实践仔细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新媒体的熟练运用,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的横向认识,而且还能够促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实践向纵深解读。

3)双向交互功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思政教育传播新媒体的运用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采用互联网+技术、局域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最新信息技术,构建出各式各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新媒体,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容量大、速度快、全覆盖、立体化等传播优势,凸显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新媒体广泛、主动和便捷等特点,突破思政教育的传统模式束缚,为思政教育搭建起一个坚实而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平台。思政教育传播新媒体的运用,能够极大地增进思政教育施教和受众双方的亲近感,使受众高校大学生主动获取更多的知识,开阔眼见,逐渐形成大学生的政治辨别力和自觉性。同时,运用思政教育传播新媒体能够彻底改变传统思政教育中师生间那种循规蹈矩、不平等施教模式,也将逐步改变教师教学思想意识,改变以往唯我独尊的教学模式,从而形成教与学平等、自由的双向交互良性的教学环境,消除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和隔阂,从而进一步提升思政教学效果。

2 思政教育传播新媒体利用形式策略

科学、充分利用思政教育传播新媒体,发挥其优势,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意义重大而且深远。

2.1 网络媒体

作为新媒体之一,网络媒体有着传播信息量巨大、传播速度极快、互动性极强等优势。所以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要充分运用网络媒体,发挥其优势,把思政教育中的呆板、苦涩的理论结合网络媒体的生动案例以及图文并茂的PPT课件,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和学习。特别是现代大学生青睐网络世界,更加喜欢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为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大学生对网络媒体的偏好因势利导,在思政教育的各个环节多运用网络媒体,最终使大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2.2 网上论坛

网上论坛,又被高校大学生戏称为“网上论战”、“网上论剑”,备受高校大学生的青迷,随着近年来网上思政平台建设初具规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网上思政平台,更加喜欢通过网上论坛真实、毫无避讳地发表个人意见,一改传统思政课上的有老师在不敢言、不敢批等非对称不平等关系,任何一位同学或老师提出或发表个人意见,其他任何人均可自由、平等地对他的言论公开发表个人意见和看法,那怕是自己的老师,也一律平等,都可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从而保证了言论平等、自由,最终达到把思想政治问题辩驳得客观、公正和明晰,进一步提高和加深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2.3 博客

注重博客新媒体在思政教育传播中的具体使用。博客作为新媒体已成为一种新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形式,格外受到大学生的追捧,都已开通了自己的博客,为此让学生主动把思政教育信息通过个人博客传播出去,会引来粉丝和朋友的好奇与学习,对思政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手机媒体

手机媒体又叫掌上媒体,据统计现在98%的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手机,高校思想教育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广泛媒体,借助其智能化等优势及时向绝大多数学生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为思政教育传播开辟一条便捷通道。

[1]常素梅.论和谐社会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卫生职业教育,2007(6).

猜你喜欢

网络媒体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净化网络媒体环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作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