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高校校园媒体微信公众账号传播内容研究

2015-08-15高雅丽

新媒体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受众民族校园

陈 雯,高雅丽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 610041)

微信跨越了运营商、硬件、软件及社交网络等多重壁垒,将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延伸至手机,实现了现实与虚拟的无缝对接,使移动端成为了更为活跃的信息与社交入口。对于民族高校来说,校媒运营微信公众账号进行信息传播,其移动化、数据化、平台化的运营特性使学校能快速广泛的传播思想、理论、政策,满足师生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1 民族高校校园媒体微信平台的传播形式

微信平台的传播充分体现了基于Web2.0信息聚合与共享的原则: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媒体,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同时也形成了传播的通路。所以,高校校园媒体的微信传播可以分为两次:第一次是具有明显群体化倾向的定向传播,根据订阅将内容推送给相关用户,以兴趣为出发点的订阅可以确保其传播效果,用户粘性更好,传播可信度更高;第二次是基于“链式反应”的病毒式传播,在微信中,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当某条信息能够引起共鸣被不断转发时,就形成了一个以用户为节点,朋友之间相互叠套的多级传播网络。

基于强关系的“病毒式传播”增强了高校新闻传播的感染力。朋友之间基于强关系的传播,使信任情感进行发酵,其转发信息的辐射力和影响度是其他的媒介无法媲美的,微信本身具备的独特优势使高校校园媒体的传播效果增强。此外,微信作为具有“富媒体”优势的传播通道,不仅支持文字、图片、表情符号的传达,还支持语音、视频的发送。语音和视频的信息形态,也拉近了与订阅者的心理距离,满足了受众的多样需求。

2 民族高校校园媒体微信平台传播存在的问题

微信虽然实现了长文的公众号推送,但对于收阅者而言,信息来源的多点化、信息文本的零散性和阅读的移动性,使得信息的解码思维被碎片化。因此,这就要求微信传播内容必须要更加精品化和深度化,否则用户流失速度也将会成倍增长。通过分析民族高校校园媒体微信平台的推送内容,笔者总结出如下几个问题。

2.1 民族类题材所占比重较小,表现题材单一化和模式化

根据“涵化理论”,媒介作为营造社会共同价值体系、形成社会共同认知的主要途径之一,对某一个群体的具体描绘和报道,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技术层面操作的问题,这一方面关乎社会公众对于这一群体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影响这一群体的自我认知状况。笔者在研究中发现,三所民族高校在进行微信内容传播时,民族类题材所占比重小,对民族文化的表现题材呈现单一化和模式化的趋势,形成了“皮毛偏多,骨肉不足”的现状。这样单一、平面、陈旧的表达不仅淡化了民族新闻的新闻价值,更容易使读者留下少数民族就是唱歌、跳舞、祭祀的固定形象,不利于受众对少数民族深入了解。例如西南民族大学在对“三月三”节日进行报道时,内容偏向于歌圩晚会的宣传和介绍,而缺乏对“三月三”节日、民族、文化方面的报道。

2.2 大学生文化偏失, 文章推送用语浮夸

在网络文化日益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一方面为五光十色、趣味十足的信息而雀跃,另一方面也逐渐在海量信息中失去辨别、选择的能力。民族高校的校园媒体在这种大学生文化偏失,日益通俗化,甚至庸俗化的环境下,本应坚守自己的阵地,但在“受众争夺战”中,校园媒体也逐渐随波逐流,过度迎合受众兴趣。在微信内容的推送中,网络粗俗用语大肆其道,“标题党”现象盛行。为了吸引流量和点击率,断章取义现象屡见不鲜,例如云南民族大学发布了一篇题为《明天,民大要发生大事》的文章,其内容是本校要举办毕业生双选会,这样题文不符的微信内容,正是其中代表。此类现象一方面反映出社会普遍存在的焦虑情绪,求快、求新、求奇心理作祟,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校媒人存在媒介素养偏低,缺失敏锐观察、理性思考的现状。

2.3 宣传性语态占主导,缺乏活力

作为民族高校的校园媒体,承担着引导学生思想、主导校园舆论的重任,在高校行政化的体制影响下,校园媒体违背新闻传播规律,在新闻报道中重“宣传价值”,轻“新闻价值”。因此,在微信平台的内容推送中,不可避免有大量宣传性质的稿件充斥其中。尤其在报道有领导出席的新闻时,通篇都是领导“强调”、“指出”、“提出”等词语,至于师生广泛关注的信息,则都一笔带过。这样硬新闻的宣传方式,不仅不能吸引受众,反而会引起读者的逆反心理。

3 民族高校校园媒体微信传播内容的改进措施

通过以上的问题分析和实际研究,笔者认为民族高校的校园媒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提升微信平台传播内容的质量和影响力。

3.1 丰富民族性题材,传播民族文化内核。

随着经济发展,各类文化和价值观充斥着人类的思想,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由于经济落后、传播渠道单一等因素,它们逐渐流于形式,其民族文化的内核逐渐被人忽视。由于微信形式的微小简洁和多样性(可添加文字、图片、动图、超链接、视频),因此更适合展现图文并茂的优美风光和特色文化;再加上微信表达方式的人性化和文本写作的清新风格,民族高校校园媒体对表达内容进行“软化”处理,这也有利于在受众对少数民族群体及民族地区留下民风淳朴、风景优美的良好印象。使用“文化吸引”策略,受众可以在投入较少精力的情形下处理信息,更容易改变部分群体对少数民族的“刻板印象”。因此,民族高校校媒应该在微信内容发布上准确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内核,实现各民族文化的“美美与共”。

3.2 增强媒介素养,坚守伦理底线

媒介的发展和受众自主性的提高,在“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媒体为了迎合受众的口味以获得高点击率,大量使用夸张性的标题,以求达到耸人听闻的效果。泛娱乐化,口水化,低俗化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已然“常态化”,这与校园媒体的传统理念背道而驰。在当前现状下,这就要求民族高校校园媒体的工作者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坚守职业伦理底线,保持校园媒体的本质特征。

3.3 淡化宣传,坚守校园媒体特色

在社会媒体和新媒体的冲击下,校园媒体在服务和功能上明显处于弱势,因此,校园媒体要在内容传播上满足受众信息需求,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了解受众的实际需求。同时,校园媒体也要弱化宣传色彩,回归“新闻本位”,报道新闻事实,结合民族高校的自身特色,保持校园媒体作为社会和学生“沟通纽带”的链接作用。

[1]赵殷.网络时代大学校园媒体的特征及运行策略.[J].新闻界:2010(2):109-110.

[2]蒋立宏.浅议高校校报学生采编队伍媒介素养的提升.[J].中国报业:2012(1):39.

猜你喜欢

受众民族校园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多元民族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