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庸之道在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2015-08-15严伟娟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组员语文课堂

严伟娟

(江苏省南通市新桥中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公开课的必备模式,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时尚。诚然,小组合作学习是符合教育体制改革、学生心理特质、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有效课堂模式,但有些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流于形式,出现了一些弊端。如:

1.小组讨论取代独立思考

在初中语文课堂改革中,一些教师顺应改革的潮流,在课堂中提出一个问题必定设置小组讨论这样的环节,然而效果适得其反。如《孔乙己》一课,老师提问:孔乙己从哪里来?当老师话音刚落,小组已自发讨论,事后小组派发言人发言,条理清晰。老师追问:“组员还有补充吗?”补充的往往是其他组的发言人,本组其他成员沉默的居多。听课时我们就发现,在讨论这一环节,发表观点的并不是所有成员,每组均有一到两位成员处于“倾听”状态。由小组中无人补充发言人的现象可见,发言人的观点要么是一家之言,在小组中具有“权威性”,要么是组员并未参与到活动中,思考处于“停滞”状态。

老师提问后的自发讨论,看上去已是一种学习习惯,殊不知这种习惯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和创新意识。讨论不等同于“合作”,不是为了合作而合作,也不是为了合作而讨论。我们的课堂应是为了学习的需要而合作讨论。课堂上的热闹却寂寞了一颗颗少年的心,这值得我们教者去反思,怎样的讨论是适宜而又恰当的。

2.讨论无意义,无价值

说起小组合作学习,好像必须要有讨论这一环节。如果没有了讨论,仿佛就不是合作。但有时所讨论的问题没有思考性、启发性和探索性,学生不加思考就能回答。如《我的老师》一课,老师请小组讨论交流:“生活中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小组交流不亦乐乎。每个学生喜欢的老师都是不一样的,这样的讨论交流毫无意义。此时此刻,学生需要的是安静的氛围,让自己的思绪沉浸在回忆里,追忆自己与喜欢的老师的点滴生活。由于教者的课前准备不充分,对采用小组学习策略准备不足,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小组讨论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摆设,使得讨论无意义、无价值。

3.组员社会地位未能得到改变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别于其他学习模式,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它让每个成员都学会思考、倾听、合作、探究。但说到小组合作学习,人们常常想到的就是学生座位发生变化,让几个人一组围成一圈。当老师提问后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举手的永远是小组的发言人,代表小组发言的永远是小组的核心人物。小组其他人员变成了课堂中的陪衬、看客。如有一堂公开课《台阶》,老师问:文中的父亲为何在建起高台阶的新屋后会不自在?理想的实现本应让人欣喜,可文中的父亲却让我们感到失落,他又为什么失落?提问后小组讨论。结果每个小组的发言人举手,老师选择其中的几位回答问题。这两个问题的确有难度,有些学生回答也的确有困难。但当老师又问:哪个小组派代表将文中体现父亲形象的文字读一读?结果各小组中派的代表还是那些发言人。这样的课堂不免让人产生疑惑:难道课堂仅是为培养精英服务的吗?难道学习不好的学生没有语言表达的需要吗?

第二种情况是当老师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后,小组讨论达到高潮,老师大声喊“停”,无人关注。有些老师迫于无奈,用书本大力拍打讲台以引起学生注意。于是教室里举手的是黑压压一片,老师难以取舍,又不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往往会拖课,完成不了课堂任务。

这两种情况都未能很好地让学生学会思考、倾听、合作、探究,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专注和热情过度与未及,都是不宜的。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模式,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充分发挥作用,我认为应开展符合学情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将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贯穿其中,使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有自觉能动性、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人,能充分感受到语言的智慧。有人认为,“中庸之道”是文化糟粕,中国人有很多缺点,如普遍缺乏创新精神,不思进取,不敢冒险,因循守旧,生怕枪打出头鸟,生怕出头的椽子先烂。其实,诸如此类缺点,很多是制度文化或现实体制造成的,与儒家“中庸之道”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所谓的“中庸”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中正”“中和”的意思,是说人生行事,应该把握一个“度”,既不过分,也无不及,不偏激,不走极端,不浮躁冒进。简而言之,就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我们的语文课需要的就是“中庸之道”,这样才能避免它成为政治课、历史课或其他类型的课。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语文教师面对的是13~15 岁的学生,这个年龄层次的学生,生理功能进入早期成人化,自我意识向独立成熟方面发展,他们对人、对事的态度、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行为的内容和方向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也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他们害怕教师指责嘲笑他们的幼稚和冲动,反感教师居高临下的训斥与批评。同时,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进入到一个“自我发现”的新时期。

因而,“中庸之道”首先表现在对老师的要求上。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语文的工具性,更应让学生感受语文的人文性。通过文字、语言,感受言语的智慧。这样的语文教师应是一个人格高尚的人,用他自身的文学修养、精妙的语言,带领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语文教师不仅仅是智慧的传播者,更应是智慧的实践者。他绝不是一个表演者,热闹了课堂,荒芜了孩子们的心灵。好的语文教师,会给孩子永远留下属于自己的心灵空间,独立的思考后代表个性的体现,在思考有疑惑时才需要合作。讨论仅是合作的一种方式,并不代表丧失自我。好的语文老师会让学生永远有勇气做他自己。

同时,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初中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也有着较强的自我发现的能力。教师可分组按照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兴趣等分组,但共同进步是每个组员的共同愿望。老师应关注到每个学习的学习需要,协调好组员之间的关系。如发言人不该固定为某个学生,成绩好的固然想为小组争光,成绩弱的未必没有此愿望,此时就该取长补短,让劣势的同学得到锻炼。这样在合作中,每一个组员才能真正做到思考、倾听、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才有了它真正的意义。

初中生很在意同学、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于是进入“自我发现”的新时期。好的初中语文老师对学生的活动绝不是一味地否定打击,也不是一味地迎合赞美。小组合作学习中,还有一位隐形的成员,那就是课堂上的语文老师,他是每个小组的候补组员,他对小组合作学习起着组织、参与、引领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是一边教一边学,教孩子学会学,这样的角色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初中语文老师应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带领学生走进广袤的文学领域,深度领会人间的爱恨嗔痴,让语文课堂热烈中有冷静,深思中有激情,想象中有现实,追求中有至美……

其次,“中庸之道”在初中生身上的体现就是要有独特的自我。六年小学,已让学生对号入座,各自定位,哪些学生是成绩好的,哪些学生是成绩差的,似乎已是公认的,无形中学生之间形成了固有的圈子。课堂中常看到“一言堂”的现象,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小组中显得可有可无,他们习惯保持沉默,目光常常涣散。看似是一个倾听者,实际是思维停滞者。沉默者中也不乏那些怯弱者,不敢赞同甲,也不敢赞同乙,更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那就做个折中主义者吧,在沉默中沉沦。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每个学生都充分发挥主体性,尤其是语文课堂,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因而学生不能盲目自信乐观,也不能妄自菲薄,无端悲观失落。小组中每个人都应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要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有一个“搔痒”的谜语:“上边上边,下边下边,左边左边,右边右边,重些重些,轻些轻些,”它的潜台词就是“正好”。这种恰到好处正是初中语文课堂所需要的“中庸之道”。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组员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小组讨论法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窘境
小组落幕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还是不错的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