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德育环境因素的影响及对策初探

2015-08-15江西省丰城市第三中学罗金泉

学苑教育 2015年18期
关键词:环境因素受教育者教育者

江西省丰城市第三中学 罗金泉

中学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的一种过程和行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许多崭新的社会观念、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开始不断地渗透到学校中来。因此,研究中学德育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对策已经提上中学德育的重要议事日程。

一、环境因素及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些外部因素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环境因素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必要条件。

社会环境由社会舆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成年人的榜样作用等构成。社会环境对中学德育有着较大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信息社会呈上升趋势。

家庭环境是由家庭作风、家长作风、家长对待子女的态度和家庭教育方法等构成。家庭教育理论认为:在家庭教育中,教育者(父母)与受教育者(子女)有着天然的血缘亲情关系和供养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更具有情感互动优势,因而更容易产生“教育共振”效应。

学校环境主要由教风、班风、校风和学生校内外交往关系等构成。学校环境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培养的最重要的外部环境。在品德教育过程中,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学校德育必须考虑的两个因素,但这也是学校德育无法实施全程控制的因素,唯有学校环境是可以被控制和操纵的。

二、环境因素影响的对策

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三方面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发挥着作用。因此如何控制、协调三方面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1.激励性原则。教育者及时将教育信息传递给学生后,学生在这种指导信息下行为思想有所改正时,教育者要及时采取表扬、鼓励等方法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进步,这样会在学生心理上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

2.及时性原则。教育者在接受学生反馈的各种信息后,必须及时调整德育方法和内容,适时地将指导性的信息合理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反馈出的某些不良信息及时得到引导。

3.开放性原则。逐步扩大学生与外界联系的范围与深度,锻炼其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社会学习心理。

4.反复性原则。中学生的心理稳定性较差,教育者在获得不良反馈信息后,要针对这些信息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反复的强化刺激,使学生学会辨别周围环境。

5.导禁结合的原则。整个德育控制过程中,教育者应坚持以疏导为主的教育原则。同时,切不可忽视禁堵的作用,要适时地运用一定的制度、纪律等强制措施去规范和约束学生的思想、行为。

总之,面对影响德育的环境因素,我们学校德育工作者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要大家积极探索,不懈努力,深入思考和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就一定能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使德育工作呈现出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环境因素受教育者教育者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RANTES及其受体CCR5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在昆明汉族T2DM发生中的交互作用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论庭院花卉种植的环境因素
可靠性工程之环境因素分析与控制*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免耕播种实践及其对小麦生产环境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