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汾方言中特色时间副词研究

2015-08-15李景芳

语文学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临汾现代汉语副词

○李景芳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临汾041000)

临汾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临汾方言属中原官话汾河片。副词是临汾方言中较有特色的一类词,本文重点讨论临汾方言中的时间副词。时间副词用在谓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频度,也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的重复、继续,用于谓词前。张谊生先生根据所表事件是在时轴一维性中的长短先后和过程状态,还是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交替变化和次数频率,抑或是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呈现方式,把时间副词分成三大类:表时副词、表频副词和表序副词。[1]本文据此就临汾方言中有特色的时间副词进行分类,分为表时和表频两类。

一、表时副词

(一)表过去、完成

1.将[tɕiɑŋ21]、将将儿[tɕiɑŋ21·tɕiɑŋ]、将才[tɕiɑŋ21ts‘ai13]

临汾方言中的“将”,本字可能是“刚”,与普通话语音发展不同步,临汾方言中读做[tɕiɑŋ21]。“将将儿”在临汾方言中必须是儿化的,这一点与普通话的“刚刚”不同,普通话中“刚刚”不儿化。张谊生先生(2000)区分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两条标准是:时间副词是只能在句子中做状语和句首修饰语,不可以做主语宾语,而且不能受其他句子成分修饰;时间名词是既可以做状语和句首修饰语,又能做主语或定语、宾语及介词宾语。《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刚才”被定义为一个时间名词,因为“刚才”可用在“比”、“跟”等介词后面;“刚才”还可以做定语修饰名词。“将将儿”也有“刚才”的上述两个特征。例如:“跟将将儿一样,水还是太烫。”“这就是将将儿兀一个人。”因此,我们把“将将儿”界定为一个时间名词,“将才”的用法相当于“将将儿”,也是一个时间名词。我们把“将将儿”、“将才”都放在这里谈论,是为了和普通话中的“刚”、“刚刚”进行比较,并进一步说明临汾(尧都区)方言中的“将”、“将将儿”和普通话中的“刚”、“刚刚”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将”用在谓词性结构前,表示动作或情况不久前刚发生过。(1)我将到喽楼底下,就看(看见)他走唡。

(2)小王将打电话寻你哩。

(3)我将从学校回来没几天。

(4)他的病将好,就去上班唡。

以上例子中的“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表示说话前不久发生的,即刚刚发生的事情,如前两例,一种表示不久前发生的事情,如后两例。这两种情况下“将”都可以用“将将”替换,但用“将将”时,主观上进一步强调离已经发生的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所隔的时间短。

一般来说,出于音节上的考虑,单音词前面用“将”比较自然,但在临汾方言中在单音词前面也可以用“将将”。

2.随/随先/随当

“随”,义同“刚、刚刚”更具有时间和动作上的承递性,强调动作之快,一般在句子中修饰动词、动词性短语。例如:

(1)我兀一天随考完试就给他打电话唡。

(2)我随回来就见他唡。

(3)随吃完饭就瞌睡(睡觉)对身体不好。

(4)随/随先/随当(开始),你不是兀圪节说的。

“随先、随当”,跟“随”意思相同,但在语法上有很大的区别。“随、随先、随当”都可以在分句中单独使用作状语,但是“随”不可以出现在后一分句中的句首。

“随当、随先”可以用在后一分句的句首起关联的作用。

(5)你要早答应喽,随当就没有兀些个事。

(6)吃喽饭,随当就把碗洗唡,最好别在兀答搁着。

(二)表时间间隔短

1.立当/立马。义同普通话的“立刻、马上”,指在很短时间内就发生或完成某事,可以修饰动词、动词性短语及部分形容词等谓词性成分来充当状语,一般出现在复句中,在复句中既可以位于主语前,也可位于主语后。

立当/立马+动词/动词短语

(1)立当人就来唡,家里还啥也没准备好。

(2)你先稍微等会儿,人马上/立当/立马就过来。

(3)我立马就吃完饭唡,□□[tɕi13kan51]咱一疙瘩走。

上述例子中,“立当”用在主语“人”前,强调时间的紧迫。

立当/立马+形容词

(4)饭立马就熟唡,再等一下。

(5)天立马就黑唡,赶点儿回。

(6)将说喽她一句,人那立马眼窝就红唡。

“立马/立当”可以放在谓语前,也可以放在两个分句之间。如:

(7)将说喽她一句,立马人那眼窝就红唡。

(8)将说喽她一句,人那眼窝立马就红唡。

2.说话1

临汾方言中“说话”作为时间副词有两层意思。一层表示在短时间内某事即将发生,这里是用一种形象的方式来表示时间的短暂,说话的一会儿时间事情就可能发生。可以用在主语前,也可以用在主语后面,我们记作“说话1”。

(1)说话1天就黑唡,咱赶点儿回。

(2)坐席的人说话1就来唡,都准备好唡吗?

(3)他说话1就到唡,咱赶点儿到车站接他去。

有时表示的是不定时,我们记作“说话2”例如:“他说话2就到镇上转转。”表示经常、不定时的去镇上转转。这两种情况只有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区别开来。

3.□□[tɕi13kan51]

表示行为和事情即将发生。相当于普通话的“马上、立刻”,一般修饰动词、动词短语和形容词。副词□□[tɕi13kan51]一般出现在复句中,在前一分句时,可以位于整个复句句首,修饰整个句子,也可以位于句子中主语的后面,表明主语未来的行为或状态。

(1)□□[tɕi13kan51]就下下唡,把衣裳赶点儿收喽。

(2)天□□[tɕi13kan51]就明唡,快起吧。

也可以位于复句的后一分句中的主语前后。

(3)你可稍微等等,咱□□[tɕi13kan51]就走。/你可稍微等等,□□[tɕi13kan51]咱就走。

二、表频副词

(一)表示高频度

1.天每儿(个)。表示频度,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常、常常”。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经常发生,有时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有时带有说话者的主观态度,大多表达的是说话者看不惯或者不满的情绪。

(1)他天每儿(个)儿到我居舍里□[tɕyə13]门去。

(2)你天每儿(个)也不知道都干啥哩,一天到晚也见不着个人影。

2.老。表示动作行为重复连续。“老”在临汾方言中用在句中修饰谓词性成分,位于谓语中心语的前面,表示发生的事情是经常的,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总、总是、常、常常、经常”。

用“老”有时带有说话人不满、看不惯或嫌恶的主观色彩,且常和“是”搭配使用,“老是”进一步加强了不满的语气,具有强调意味,进一步强调某种动作、事件、状态的多次性或持续性,使语义更突出、语气更强烈。但有时只是客观地表示经常意,在感情色彩上属于中性。

“老”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一直”的意思,相当于“总”、“总是”。

(1)你不能老坐着,应该到院子里多转转。

(2)这几月老旱的不行。

“老”除了表示时间的持续,还表示频率,强调某种动作或状态多次出现,相当于“经常”。如:

(3)你咋老说不行,你得相信自己。

(4)这一段儿老是停水。

(二)表示中频度

1.动不动。表示事件不定时地经常发生,一般用于表示反感的语气。

(1)他动不动就病唡。

(2)学校动不动就放假。

(3)他一点儿也不想在居舍里停,动不动就说要走。

2.说话2

“说话2”表不定时,与“动不动”意义及用法相同,可用于表示反感的语气。例如以上的例子都可以把动不动改成“说话2”,但是有时说话2,表示的仅仅是对事件的客观陈述,表不定时,但无主观上的厌恶和反感。例如:

(1)他说话2就到镇上转转。

(2)说话2他就到我居舍里□[tɕyə13]门(串门)来唡。

3.肯2

“肯”在临汾(尧都区)方言中可以做助动词,表示“愿意”、“乐意”,记做“肯1”,这一点和普通话中的能愿动词“肯”的用法基本一致。例如:得人去寻喽几回,他就是不肯1来。除了做助动词,“肯”在临汾方言中还可以表示某种动作、行为、状况时常或易于发生,是一个表频副词,记做“肯2”。

(1)娃连[·ian]就肯2到外□[ɕian13]跑。

(2)这几天肯2下雨。

(3)这几天天这热,东西肯2坏。

(三)表示低频度

不大儿

“不大儿”在临汾方言中修饰一般动词或动词词组时,是一个表频副词,表示动作或情况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频率小,次数少。与普通话中“不大”的用法基本相同。如:

(1)这一段他不大儿来这儿唡。

(2)这个月,隔壁那小两口不大儿吵架唡。

(3)这一段,他不大儿发脾气唡。

文章中仅详细论述几个临汾方言中独特的,又较为常见的特色时间副词,当然不能反映一个语言系统的全貌,但是作为临汾方言副词中具有特色的一类词,足以说明临汾方言词类表意的细腻性和丰富性。

[1]齐沪扬,张谊生,陈昌来.现代汉语虚词综述[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2]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1984.

[3]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4.

[4]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探索[M].学林出版社,2004.

[5]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学林出版社,2000.

[6]潘家懿.临汾方言的语法特点[J].山西师大学报,1987(4).

猜你喜欢

临汾现代汉语副词
临汾:抓紧防治玉米蓟马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临汾清廉地图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临汾奇石文化博物馆
副词和副词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