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中以渗透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

2015-08-15◆刘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20期
关键词:符号化数学教师思维能力

◆刘 勇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李庄镇沙墩中心小学)

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终身的数学思维能力都会发挥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把握好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尤为重要的。数学思维能力,实际上是一个人对于基本数学方法的认知以及运用,数学思维不仅仅是一种具备一定抽象性的数学观点,同时也是在解决具体数学问题的时候的整体思想。因此,数学思维对于开发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当前对于数学思维能力的渗透培养上的问题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标准当中,并没有将数学的思维能力作为一项独立的数学能力进行培养,导致很多小学生并没有具备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很多小学生都是通过自己的积累转化成为思维能力,到那时仍然是不够全面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还是注重对于学生解决具体数学问题的能力,但是没有真正重视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自主探究能力。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很多数学教师往往重视对于数学知识的灌输,而没有重视对于学生对数学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逐渐丧失了兴趣。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虽然从表面上看是教学形式单一造成的学习枯燥,但是实际上也是因为小学数学教学在实质上没有注重对于思维能力的传授。

实际上对于数学思维在小学课堂上进行直接教学,小学生不能够对这些内容进行消化,主要还是因为小学生对于抽象的数学思维无法进行理解。所以对于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应该采用渗透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应该重视用各种方式对数学的思维能力进行渗透教学,让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思维,从而发挥出更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二、从备课角度处理好渗透思维能力的培养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要处理好渗透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就要抓好上课之前的备课工作。对于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编排应该进行细致地揣摩,考虑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的本质和关键在什么地方,从而把握好对于小学数学的培养方式,特别是采用的教学素材等。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采用小学生熟悉以及有兴趣的内容作为数学思维的渗透背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进行渗透性传播。另外,在备课的过程当中,要注意教学的数学性和趣味性相互之间维持平衡,教师要对基本的数学思想以合适的数学素材进行呈现,小学生才能够更为直接地进行理解。

所以在备课阶段,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分析当前小学教材当中,不同的素材里面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的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思路、相关的推理模型,以及抽象思维等,重点挖掘这些小学数学教材当中的相关思维能力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点,这样才能够推动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渗透作用。

教材实际上是渗透思维能力的重要文本资源,实际上也是数学教师和学生互相之间进行互动的一个过程,是课堂的楔子,所以教师在根据教材上内容要进行适当地调整,提取当中数学思维能力,再结合一些新的知识和内容进行全面地准备,对小学的数学教材进行再开发以及再创造。

三、从课堂教学的角度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渗透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关注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点,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每一节数学课程当中,数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往相关的数学思维内容上面探究,让小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究和思考,发现数学实际问题当中隐藏的规律性问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际上是具备非常强烈的可塑性,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针对这一方面,触动小学生在数学问题上的创造性。这一点也是和课程教学标准当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让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运用数学的逻辑方式进行表达,促进学生和数学思维能力之间的互动。对于数学思维而言,实际上主要还是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两个方面,虽然是抽象的数学思维方式,但是这些方式是能够和一些符号化、集合等方式结合在一起的。数学的推理以及建模的能力,实际上在是小学的数学课堂当中也是有所体现的。比如,很多小学数学课堂上都有寻找规律的题目,就是一种通过题目表象探索本质,从而得到相关数字规律,这一点就渗透着数学的归纳思维能力当中。数学教师应该充分根据小学生的具体情况,利用各种素材,以课本以及拓展训练内容作为主要的载体,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拓展。

四、符号化:小学数学渗透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

符号化实际上是让小学生逐渐接触形成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视采用符号化的思想,让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进一步提升,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教学需求。比如对于一些数学具体问题,里面出现不同品种的物件,要每一次都写上物件的汉字名称实际上也是比较低效率,数学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符号化的方式,比如采用英文字母进行替换,让学生明白符号作为一种简洁的方式,能够帮助数学问题的解决,这是一种符号化思维在小学数学上的渗透运用。

而符号化的方式也可以和数形结合的思维结合在一起,让数字和图形配合解决数学问题。这一点在小学数学课程当中,经典的路程问题是有所体现的,在解决路程问题的过程当中,以线段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观察到不同的行进物体所产生的路程距离等。数学教师应该抓住小学生对于这一方面的兴趣和创造性,让小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数学图形化学习之中,并且鼓励他们动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创造一些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对于小学生愿意多动脑筋解决问题,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不要只是看到优秀学生的思维动态,更需要挖掘一般的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变化,尤其是产生兴趣之后,更要多帮助,促进他们的进步和成长。

五、结束语

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数学方法是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的方法,相对比较注重实践特性;而数学思维则是相对更为抽象,指导着数学方法的具体应用。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要重视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充分尊重小学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渗透的方式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提升,让学生具备更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曾碧珍.巧妙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赤子,2015,(02):182.

[2]林玮.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好家长,2014,(48):40-41.

[3]梁成海.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相关研究.

猜你喜欢

符号化数学教师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符号化”思想的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关于一阶逻辑命题符号化的思考
现代流行服饰文化视阈下的符号化消费
合拍片《风筝》的跨文化传播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