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服自拟安神方治疗焦虑性失眠症疗效观察

2015-08-12邵思思黄建平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浙江温州325000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黛力新失眠症

邵思思,黄建平(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浙江温州 325000)

加服自拟安神方治疗焦虑性失眠症疗效观察

邵思思,黄建平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浙江温州325000)

摘要:[目的]观察加服自拟安神方治疗焦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焦虑性失眠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黛力新,早上、中午各口服0.5 mg;右佐匹克隆,3 mg/d,睡前30 min服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自拟安神方。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愈14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9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PSQI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后治疗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SQI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服自拟安神方能有效提高焦虑性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自拟安神方;失眠症;黛力新;右佐匹克隆

失眠症是睡眠障碍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患者常对失眠感到焦虑和恐惧,长期失眠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严重时还会影响其社会功能[1]。笔者采用自拟安神方联合黛力新、右佐匹克隆治疗焦虑性失眠症患者40例,并以单纯西药治疗作对照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焦虑性失眠症患者8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30~63(38.5±16.6)岁;病程4~11(6.5±0.6)个月。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28~65(37.9±16.8)岁;病程3~10(6.6±0.7)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不寐”[2]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有关“失眠症”诊断标准[3]。②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测总分>8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50~69分。③自愿加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①由于环境、饮食、浓茶、酒等导致的睡眠障碍;②因身体疾患导致的肢体疼痛、肌肉痉挛、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或服用药物引起的睡眠障碍;③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④精神疾病患者,排除心、脑、肝、肾等严重脏腑功能不全或严重慢性疾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2.1对照组给予黛力新(丹麦灵北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20080175),早上、中午各口服0.5 mg;右佐匹克隆(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批号:H20070069),3mg/d,睡前30min服用。

2.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安神方。处方:珍珠母30 g,远志30 g,石决明15 g,石菖蒲15 g,丹参10 g,酸枣仁20 g,龙骨(先煎)30 g,牡蛎(先煎)30 g,合欢皮15 g。每天1剂,水煎服,取汁200 ml,每次服100 ml,早晚各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

3 疗效观察

3.1观察指标①采用PSQI量表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等7项进行评分,每项分为0、1、2、3计分,最高得分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②采用SAS量表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SAS量表有20条项目,每条项目得分1~4分,总计80分,将所得总分×1.25得到标准分。③观察两组患者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

3.2疗效标准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中失眠症的疗效标准制定。治愈:失眠症状消失,超过6个月未见复发。显效:失眠症状及伴随症状在一段时间内消失,在6个月内症状反复。有效:失眠症状有好转,且睡眠时间增加3小时以上。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改善,甚至加重。

3.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结果

3.4.1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3.4.2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指数各项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评分项目治疗组(n=40)对照组(n=4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睡眠质量 2.84±0.34 1.03±0.43①②入睡时间 2.55±0.33 1.86±0.56①2.72±0.33 2.54±0.36 1.44±0.34①1.85±0.34①睡眠时间 2.27±0.62 1.13±0.37①② 2.11±0.55 1.57±0.41①睡眠效率 2.42±0.61 0.75±0.44①② 2.54±0.54 1.65±0.42①睡眠障碍 2.08±0.21 0.95±0.45① 2.04±0.22 0.84±0.37①催眠药物 1.97±0.56 0.85±0.25① 1.85±0.56 0.78±0.25①日间功能障碍 2.27±0.52 1.17±0.42① 2.24±0.63 1.07±0.42①总分 16.74±3.2 4 5.29±2.07①②16.92±3.316.43±2.33①

3.4.3两组治疗前后S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AS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AS评分比较(分±s)

注:①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②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 n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 40 62.24±5.12 32.19±6.24①②对照组 40 63.56±5.39 34.79±5.06①

3.4.4不良反应治疗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有3例出现恶心,经对症治疗后缓解,继续服用药物。

4 讨论

失眠症患者多数伴有焦虑症,失眠症伴发焦虑等情绪障碍高达52.8%[4],焦虑障碍的有关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中均将失眠等相关睡眠紊乱列为其诊断标准之一,而且也是焦虑的一种前驱症状或危险因素[5],焦虑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损害心理健康,还可加重其失眠症状,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6]。目前,西医治疗焦虑性失眠主要以抗焦虑治疗和改善睡眠质量为主,抗焦虑主要药物为三环类、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改善睡眠质量药物主要以苯二氮类药物为主。临床发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盐酸文拉法辛、帕罗西汀等常用抗焦虑药物存在较大的胃肠道反应,且长期服用可出现健忘、消化功能减退、易成瘾等副作用,远期疗效较差[7]。因此,寻求一种长期、有效、无明显副作用的疗法十分必要。中医学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作为指导原则,通过多环节、多靶点调节机体机能状态,逆转疾病的病理状态。且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8]。因此,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论治,不但可以缩短疗程,亦有助于减轻西药带来的毒副作用,体现了中西药各自所长,达到优势互补的作用。

焦虑性失眠属于中医学“不寐”等范畴,多为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因素引起的脏腑功能紊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发病。病变主要在心,涉及肝胆脾胃肾,病机为本虚标实。焦虑性失眠最常见的病因为情志不遂,暴怒伤肝,肝气郁结,肝郁化火,邪火扰动心神,神不安则不寐,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安神汤以清泻肝热,平肝潜阳,解郁宁心。方中珍珠母、龙骨、牡蛎、石决明等性寒,可清泄肝热、镇肝潜阳、重镇安神为君药。丹参清养心血,酸枣仁养肝血、安心神为臣药;君臣相伍,平肝熄风,安神定惊。合欢皮解郁宁心为佐药,远志、石菖蒲益智安神,交通心肾,共为使药。诸药合用,一使肝风得熄,心神得安;二使心血得养,肝阴得补,从而标本兼治,心神安定,诸症可除。药理学研究已证实方中珍珠母、远志、石决明、石菖蒲、丹参、酸枣仁、龙骨、牡蛎等药物所含化学成分均有一定的安神镇静催眠的作用。本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PSQI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治疗组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PSQI的总分比较差异显著,提示自拟中药安神汤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治疗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提示自拟中药安神汤临床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加服自拟中药安神方可有效提高焦虑性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焦虑状态,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忠新,潘集阳,季建林.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草案)[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2):14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

[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119.

[4]张瑛,吴恒趋,宋峥宏,等.失眠症患者抑郁障碍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7):699-701.

[5]季建林.抑郁与焦虑所致的失眠[J].中国全科医师杂志,2008,12(7):746-750.

[6]潘集阳,赵耕原,张晋碚,等.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3):178-180.

[7]陆峥,陈发展.焦虑性失眠的药物治疗[J].世界临床药物,2011,32(4):24-28.

[8]司国民,法文喜.紫石百合汤治疗失眠伴发焦虑抑郁状态疗效观察[A].中医神志病重点专科建设与发展、临床诊疗标准化及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专家讲课和论文汇编[C].2012:232-234.

(编辑熊瑜)

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441(2015)02-0013-03

收稿日期:2014-12-25

猜你喜欢

黛力新失眠症
神门、三阴交配伍对失眠症睡眠质量和血清GABA、5-HT的影响
柴桂龙牡汤加减与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伴焦虑效果分析
联用黛力新、莫沙必利和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胃炎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评价
浅谈蒙医诊治失眠症
蒙药结合艾灸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
宁神定志汤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
黛力新联合英太青治疗偏头痛46例临床分析
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分析
埃索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片和黛力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