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例谈

2015-08-06方玉琼

亚太教育 2015年24期
关键词:物体现象课件

作者简介:方玉琼(1969.04-),女,汉族,重庆市忠县汝溪镇人,汉语言文学专科毕业,小学高级教师职称。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8-0014-01

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第六册114页、115页例1及相应的课堂活动。

设计理念:①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通过实物图的欣赏,在生活情景和现实题材中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数学”理念。②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播放,课堂中教师的调控,让远教中的教学资源由“固定”的模式变为“动态”的学习资源,达到学习优化的目的。③将数学欣赏融入教学中,提高数学审美能力。

媒体资源选择:

资源应用有三个版块:一是114页校园主题图的动态展示,如校园门前左右两边的树、两个学生打乒乓球、两个学生荡秋千、双杠、两边的读报栏、和左右两边摆放的椅子等。二是115页上的例题用多媒体展示蝴蝶、打开的书、蜻蜓、飞机、天平秤、七星瓢虫等实物图和两部分能重合的动态展开图。三是观赏教材P120、121页图片,感受建筑对称美。

导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能结合实例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②过程与方法:经理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③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体验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发现物体的对称美。

教学准备:积木、毛笔、长方形纸、墨汁、远教设备(多媒体课件)

一、情景导入

组织学生观看校园影像资料。(播放校园主题图,放大闪烁有对称现象的物体。)

师:从大屏幕上你看到了什么?(从而揭示课题。)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强调这些地方的两边都一样,而校园里还有许多的对称现象.引出课题:对称现象。

(设计意图:教学时,开门见山地结合课题进行探底,了解学生认知起点,以色彩鲜艳的主题图为纽带,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自然地引出对称现象,让学生感受对称现象在生活中的存在,以感性认识为主,激发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和求知欲。)

二、探索新知

1、感知对称现象。

课件展示一只蝴蝶、一本书、一只蜻蜓、一架飞机、天平秤、七星瓢虫等实物图和两部分能重合的动态展开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踊跃表述自己的看法,尽可能的引导学生说到他们的两边都一样。)

组内交流。

师提问:这些物体为什么这么漂亮?

(学生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物体并仔细观察,而后在小组内交流。)

全班汇报交流。学生回答到某种物体时,屏幕上点击出该种物体的放大图和动态展示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物体的两边都是一样的这一特点。(演示、验证学生的想法)

将蝴蝶、打开的书、蜻蜓、飞机、天平秤、七星瓢虫等对折的情景,再让学生明确认识这些物体的两边都一样,即都是对称的。(板书:两边一样———对称。)

(设计意图:以感知为基础,同时拓展到生活中去寻觅与欣赏,教师引领学生在生活中找到的对称现象为资源,利用这些生成资源进行对称现象的再认识。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数学资源和数学实践无处不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体验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1)欣赏对称美。欣赏世界著名建筑,感受建筑中的对称美。(120—121页中的对称与建筑。如:天安门、重庆人民大礼堂、印度班加拉齐、法国爱菲尔铁塔等。)

师问:看了这些建筑,你有啥感受?

(2)讲一讲平时见过的对称现象。(如:教室里、校园内、校园外的等。)

(设计意图:课已进入高潮,这里的两个环节目的在于梳理数学知识、升华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对生活中对称艺术的感知,利用远教缩短了远古文化的距离,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

三、操作体验

1、课堂活动:P117做墨渍图(对称图片)

(1)教师示范做对称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和思考。

(2)小组合作制作对称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3)推荐展示、交流和评价。

2、搭积木。

小组合作,搭出具有对称现象的物体。

找一找所搭物体中具有的对称现象,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在此环节中,主要借助教学用具,学生动手操作,互动评议。让学生带着知识走进实践,不着痕迹地得出了制作对称图形的方法。通过实践,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发展思维。突出了教学重点,学生自主探求,制作对称图形。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1、学了对称图形后,有什么用处呢?其实,对称还有很多种类型,以后我们再去探究。

2.数学文花园:欣赏我国的剪纸艺术和世界各地的建筑艺术,进一步感受其中的对称美。(图略)

媒体教学应用效果:对教育时机的把握和资源的选择应用往往决定一堂课教学的效果。同样的多媒体课件在不同的时机出示,其所起到的教学效果是不同的。

课堂中四处使用远教资源,恰到好处,以认识“对称现象”为纽带。课件的出示令课堂“锦上添花”,把课堂推向一个又一个新的高潮。教学中除利用教材这一资源外,还比较注重组织协调,开发利用人力资源;拓展空间,开发利用生活中的数学资源;指导方法,开发利用媒体资源。教师让学生欣赏熟悉而生动的画面,使学生积蓄已久的情感在充满生活化与动感的画面和音乐中得到升华,从而使他们的感受与体验也在恰当时机迸发,在多媒体课件中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教学效果非常明显也就顺理成章了。可见,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出示课件,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反思: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工具,学生学习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提炼生活中有价值的数学、教材和学生资源。让学生主动地观察、思考、猜测、操作、验证和交流,这既是教师开发信息资源的过程,又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用眼观察、用耳聆听、用心感受、用脑思考、用手操作的学习过程;同时又获得了数学知识,从而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形成数学学习的方法。学生由学习的接受者、参与者变为探索者、创造者,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平等的首席”,这样就让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又富有个性的过程。

利用拼图游戏,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让学生在实际的观察、操作、比较中做出判断;培养学生对对称现象的直观感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对称了解数学文化,让学生欣赏著名建筑,有利于他们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对称美,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认识。

(作者单位:重庆市梁平县聚奎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物体现象课件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猜谜语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悬浮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