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柔韧两极:步入零碳时代的城市返乡之路

2015-08-05鲁剡歌

上海城市管理 2015年4期
关键词:世博会米兰人类

鲁剡歌

导读:建筑作为历史载体,架构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全力以赴地承载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丰富内容,而2015米兰世博会的建筑包括建造与存在的整个过程,毫无疑问是记录与颂扬了人类对自然世界,以及自己所创造的精深文明的崇敬与热爱。

随着人类对自己生存的世界资源日益紧缺的关注,世博盛会自然成为世间万态的表情符号。应对气候变化、减轻灾害风险、致力可持续发展、提升每个人的生活水平,正成为当今人寄寓复杂情感的共同心念,也成为一道2015米兰世博会跨越时空的彩虹,以搜奇化蝶的精妙构思,构筑了184天的具象空间。建筑作为历史载体,架构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全力以赴地承载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丰富内容,而米兰世博会的建筑包括建造与存在的整个过程,毫无疑问是记录与颂扬了人类对自然世界,以及自己所创造的精深文明的崇敬与热爱。

对过去的记忆,对今天的感知,浸润人文城市的空间维度使得“滋养地球、生命之源”的主题获得了各种材料技术、各种思维方式的相互碰撞和相互补充。建筑的审美情趣、形貌的信仰习俗,视界所构筑的小宇宙成为云飞风起的独特返乡之路,这也是2015米兰世博会聚合的由各国建筑所创生的华丽篇章。

一、意大利馆:树枝状表皮、能吸除雾霾的“石化林”

作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摇篮的意大利,其国家馆的形貌设计是会不断旋转的碎片型结构的建筑设计,象征其对人类早期文明史的卓越贡献。建筑顶层是太阳能电池板发电的玻璃天幕,而树枝状表皮则使用了通常用于道路消除尾气的可以“吃掉”空气污染的光催化水泥基质,从而使提倡绿色能源、消除城市雾霾成为人类可持续的环保理念。中间是围着有清晰引导游览路线的大型中央广场,供养着丰富的地中海植物,象征着意大利多元文化的交融。

回想2010上海世博会时,意大利馆被称为“上海游戏”,积木形状的建筑构架上设计了有20个功能模块的刀锋切口,将传统城市中的弄堂、庭院引入展馆,不仅营造了人们对意大利曾经分割成20大区的文化融合的象征性,还利用这些切口将外部的自然空气引入室内,调节微生态气候。建筑的表皮使用了匈牙利建筑师发明的透明混凝土,使得光线能够透过墙体,提高内部光照,形成迷幻一般的空间效果。这样的设计,被形容为一座意大利微城市、人的城市。2015米兰世博会延续了低碳环保、绿色生态的理念之外,作为主办国,其国家馆自然集中表现了人类对自身生存世界问题与破解的强烈关注,使得可持续发展具有了展示未来城市肌理的重要意义。

二、中国馆:竹编材料覆盖、化育金色麦浪的“希望田野”

中国国家馆的建筑设计紧扣“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的主题,将天地人和的传统元素贯穿于建筑的完形美学构思中,将具有中国象征意义的不同透光度的竹片编织材料构筑成高低起伏的金色“麦浪”,跟随地中海的强烈阳光将建筑变幻成回馈人类的广袤而古老的文明隐喻。轻质原生态的建筑布局将空间的节气时辰概念化育其中,巧妙地将“民以食为天”的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群山造型的歇山式屋顶下的阳光投影,将几万根LED光纤点阵的麦穗织造成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田野画面,使得解决13亿人口的粮食问题成为响应人类可持续计划的概念实践。

人们还记忆犹新2010上海世博会的中国国家馆建筑,象征天圆地方的红色斗拱建筑,不仅将象征传统营造法式的“中国红”传遍世界,而且其太阳能电池板能、雨水收集系统、小规模湿地技术、园林农业景观,克服了开展期间高温和多雨的季节问题,将城市浓缩为一个可循环的生态局部,并被誉为“东方之冠”。2015年米兰世博会的中国馆,则将中华五千年的农耕文明打造成一个极点,其融汇传统儒家天人合一的人文理念又一次使得中国馆成为传播东方文明的日常经典。

三、英国馆:巨大晶格状体、体验创造质量的“搏动的蜂窝”

作为有光荣工业革命历史的英国,世界上第一届世博会是由阿尔伯特亲王开启的。1851年在伦敦水晶宫里展示的蒸汽机不仅成为欧洲工业革命的巨大标识,同时是意大利未来主义流派的狂飙突进运动的重要由原。历经岁月的几起几落,如今的英国已成为全球知名度最高的创意国家。2015米兰世博会,英国馆的形貌被设计成巨大的晶格状体的铝合金蜂巢,并且通过LED光纤材料和Hi-Fi音响器材不断地发出炫酷的振动光线、奇异的嗡鸣声响。其蜂巢的设计理念来自果园、田间的大不列颠岛农业风光,让人们通过进入蜂巢的奇特感官体验,获得对于英国景观风情和创造质量的持久印象。同时,这样的寄寓昆虫生物需求的自然生存念望,提醒着人们,必须对自己所依存的生态世界的种群危机高度重视。借助音频与视频,英国馆极大地将人类的科学与艺术、技术与自然奇妙结合在一起,展现数码时代的地球生命形态。

人们不会忘记英国的“种子圣殿”,不仅是2010上海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同时6万根向外伸展的物种触须完美地体现了植物与自然如何“造就人类城市的未来”这样的严肃主题,其创意与创新精神不仅渲染了人类诗意般的视觉震撼,同时也回答了一个古老的环境命题,即还原了环境变化之前的自然本初记忆。诗遇上了歌总是如此温柔,将人灌醉。当2015米兰世博会英国馆的巨大蜂巢在熠熠发光、嗡嗡鸣叫时,无论怎样都有“无限风光尽被占”的夸诞美意啊!

四、德国馆:演绎乡村风景、创建遮阳系统的“灵感的田野”

2015米兰世博会的德国馆名为“灵感的田野”,通过该项目的建筑实践,反映德国对环境保护和滋养意识的庄严承诺。整个建筑形貌就是德国乡村风景的人工演绎,不仅提供聚集、表演、活动的场所,还以弧形拉伸纺织品的结构创建了空中平台式的遮阳系统,聚合自然光源采集和室内能耗降低的设计思路,不仅体现了德国路德维希时代对于田园文化的浪漫钟情,还体现了德国先进发达的能源效率技术。馆内的“种子板”移动技术,还能让人们通过土地、水、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的各种游览路径体验不同空间的食物生产元素。

在2010上海世博会上,德国馆的主题是“和谐城市”,传达城市与自然之间、创新与传统之间、全球化与国家特色之间所需要争取的平衡可持续发展,因此整个建筑呈现四面开放、错落有致的自然美景,而外墙则被透明的银色发光膜包裹着,以使人们体验到城市轻盈奇妙、储存风力的生命节奏。2015米兰世博会德国馆则将城市的生命行旅溯源到更开放更开阔的乡村田野,让人们怀着感恩的心态体会孕育人类自身的地球环境以及传统生活模式。

五、奥地利馆:借助生碳磁心、讲究自然生产的“喂养地球”

作为拥有莫扎特、舒伯特、海顿、车尔尼、卡夫卡、弗洛伊德、孟德尔等音乐、文学、哲学、生物界名人的国度,奥地利从来不缺少世界声誉。不仅是文化上的独特贡献,在有机食品、食品市场领域,来自自然生产基地的自产自销以及快速物流配送,一直是奥地利人孜孜以求并引以为傲的做法。2015米兰世博会的奥地利馆设计的“喂养地球”的森林复制建筑,为人们精心提供只有在奥地利这样的高品质环境下生长的植物种子,并借助氧气和生碳磁心,将展馆设计成一种特殊的生态小气候环境,不仅制造出每小时可以供1800人呼吸的新鲜空气,还通过种植来自奥地利的特殊食品物种,让人们在种植、浇灌、修剪、收获、食用的时间流程里体验珍爱家乡生态的尊贵情感,并真诚地将人类劳动的荣耀归功于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精心保护上。

回望2010上海世博会,奥地利馆大量的瓷元素及汉字馆标,将中世纪以来出口欧洲的“中国风”再度带回中国,其吉他型的建筑形貌以及森林、山川、河流的构造,又将耳熟能详的美妙音乐循环萦纡在“城乡互动”的参展空间之中。2015米兰世博会的奥地利馆似乎更专注人类的健康生活方式,也因此赢得了2015米兰世博会展馆设计的冠军。

六、法国馆:打造木质凉亭、生产培育粮食的“丰富的遗产”

作为欧洲的主要经济与政治实体之一,法国的文学艺术、时尚美食伴随着巴尔扎克、莫泊桑、圣女贞德、莫奈、马蒂斯、戴高乐、蓬皮杜、齐达内、路易威登、香奈儿、戛纳电影节以及法式大餐、拉菲葡萄酒,早已成为融入世界历史的典藏瑰宝。2015米兰世博会法国馆从简处着眼,又一次以开拓城市现代先锋的姿态,以“生产和培育的另一种方式”为主题,用木质轻材打造了一个可以重复使用的凉亭建筑,并在拱形形貌的木结构上种满了时令季节的薄荷、蔬菜以及发酵啤酒用的蛇麻子,让人们在这样的“农贸市场”里迎接食材的自产自销与丰收快乐。契合本届世博会主题的法国展馆,巧妙地将倡导能源的可再生利用,变成享受法国地道美味的餐饮空间。

就像法国人的浪漫全世界闻名那样,上一届世博会法国馆的建筑形貌就像漂浮在地面上的白色宫殿,其线网状的新型混凝土结构表达出“感性城市”主题的设计肌理,内部法式庭院的晶莹喷泉、鸟语花香、餐饮美食、视频投影,将法国魅力变成时空交错的浪漫互动,富有现代感的垂直园林在空中随着置身位置的变化不断俯仰生姿。2010上海世博会传扬出西堤岛大教堂时代“一砖一石,爱从未消失”的诗韵信仰,也支撑起2015米兰世博会的法国关于粮食生产的创新变革与有效供给,享用新鲜成为法国馆的一道微缩城市景象。

七、阿联酋馆:引入自我遮阳、展现传统街区的“沙漠城市”

阿联酋的全名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既是个有“沙漠中的花朵”美称的西亚沙漠国家,也是个以盛产原油著称的富足国家,历史上曾经遭受葡萄牙、荷兰、法国等的入侵,一直到1971年才宣告独立。现在更因为其所属的迪拜拥有世界上唯一的七星级的阿拉伯塔酒店而闻名于世,金碧辉煌、奢华无比几乎成为这一著名迪拜酒店的关键词。阿联酋在2015米兰世博会建造的国家馆充分考虑到沙漠城市水资源异常珍贵的特点,其建筑由两面12米高的波状墙导入,给人们明显的山脊与沙丘的视觉印象,并将这样的通道引入自我遮阳的沙漠城市的传统街区特色,营造了凉爽、舒适的室内环境。其建筑构造中的雨水收集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将克服气候的不利因素和充分利用光能的环保技术充分体现出来了。

阿联酋馆的米兰展馆,试图将沙漠城市的古老规划准则嵌入这样的建筑设计之中,也打破了2010上海世博会时展馆以沙丘一样的金色不锈钢材质的建筑表皮,来展示沙漠地区不断变幻的自然风光与城市风情,逼真地效仿了沙漠风向造就的魔法特征。2015年米兰世博会阿联酋馆将“沙漠城市”的主题演化成现在看到的建筑样式,是否学习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性思维方式,反思那些体量巨大的体现城市前卫潮流的超级建筑的非绿色、非环保?

八、美国馆:建造垂直花园、大规模种植的“美国食品2.0”

作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大国,2015米兰世博会的美国馆充分体现了追求美国梦的技术霸权,将所建造的垂直花园命名为“美国食品2.0”,利用各种绿色机械、有机养料,在花园墙体上大规模地种植可以食用的蔬菜与植物,尽可能地利用自然雨水及光伏电板来灌溉与栽培这些种植物,尽可能地减少人为的能源消耗和对自然资源的低效利用。其跟踪太阳走向的旋转式花园板材,体现超高科学技术下的生产最大化,以及对“2050年养活地球90亿人口”挑战的极致演现。

2010上海世博会美国馆的建筑设计是鹰巢形貌,清洁能源、绿色空间、屋顶花园被称为是美国未来城市的缩影,而不同母语人群的社区故事、展现华裔杰出贡献的百人墙,将城市过往进程中的纹理剖面加以整合与再现,关注更多的是城市如何生活得更好。2015年米兰世博会美国馆则是营造世界级可持续城市的食品生产模板,并将消除肥胖、改善健康作为参展的互动内容,将基因改造食品等人类还悬而未决的问题作为广泛交流的人文话题,让人们坚信,关于食品的话题绝对不是陈词滥调,而是人类对未来社会的道德诠释。

结语

2015米兰世博会是世博会历史上首次以食物为主题的展会,在展出不同国家的粮食生产与美味餐饮的同时,还谋求2050年时全球将近90亿人口的食物需求问题。每个参展国家通过国家馆的建筑形貌,表达了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先验性思考,并且这些造型奇异炫目的POP场馆将抽象性、审美性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将城市的创建与规划变成面向未来的设计艺术的游历活动,使得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会感受到与自然风光相共存的生命喂养,也为人类迈向自在自为的境界筑就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高度合作的智慧交互空间。

■责任编辑:张 炜

猜你喜欢

世博会米兰人类
为申办2030世博会,釜山将全力以赴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身在青岛,遇见米兰
2017春夏米兰时装周
晚清世博会参展棉纺织品的分析
喜游世博会
世博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