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如何与市场需求“接轨”

2015-08-05蔡海云

市场观察 2015年7期
关键词:接轨职业技能人才

蔡海云

大学生就业难但是社会上会存在很多用人单位招到不到人的现象,从而职业教育开始成为大家就业的另外一个渠道。它会根据社会的需求来学习某些特定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知识,培养形成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从而满足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所以那些有技术有经验的人反而更容易适应社会。

职业教育已被上升至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和经济转型升级支撑的战略高度,也为职业教育的自身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去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为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李克强总理也提出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使中国服务塑造新优势、迈上新台阶。

一、高等教育的人才过剩与职业技能人才短缺,一直是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矛盾。史上最难就业季使众多的大学生面临着毕业等于失业的严峻形势。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十二五”以来,职业院校为各行业输送近5000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有力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从价值理念到实践体系都尚不足以满足发展需求,必须立足未来发展总体趋势审视当下发展现状并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才能把握发展机遇,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一方面大学生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目标,了解市场的需求,合理的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慢慢积累工作经验,掌握职业技能。学会做既有学历又有能力的适应社会的人才。

另一方面,要瞄准市场需求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变化,因此,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也应该不断调整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要大量的与之相适应的职业技能人才。德国提出了工业4.0是工业的第四次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这无疑为国际化高端技能人才提供了巨大的人才需求空间。劳动者的素质能够决定一个国家从事社会劳动的全部人口的整体素质,所以其素质在生产力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实这也是关乎社会稳定的民生问题,更多的适合社会的职业技术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增长了就业率,减少了社会的不稳定,从而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剧相关数据分析在世界其他国家,比如新加坡、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职业教育都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应该吸收其精华,不断增加国家的实力。

二、把握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转化,加快培养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新兴产业是指随着新的科研成果的新型技术的发明,应用而出的新的部分和行业。比如: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空间等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部门。新的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人才也有了新的要求,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得以日益广泛的应用,使得人类不仅进入了技术革命的新阶段,而且也冲击的传统产业的发展。

新兴产业没有显性的需求;没有定型的设备、技术、产品以及服务;没有参照;没有政策;没有成熟的上游产业链。这为就业者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的空间,使专业区域更加广阔,有了更多的机会。所以应该好好地利用新的形势,将自身实际情况与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接轨,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新兴产业需要新型的人才,全方面发展的人,高综合素质的人才。要制定相关染才的培养计划,使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新兴产业的人才,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熟练掌握相关技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

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一招鲜胜过万金油”。职业教育应培养市场需求的高端专业技术人才。

作为职业教育,要根据国家教育培养目标满足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需求。发挥自身的职教优势,其成熟的培训体系、短时间的学习、高效的投资回报,是就业者能够快速更系统、更加全面的学习到专业知识。最快最好最高效率的提高市场所需要的人才。扶持建设产业的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的专业,建立既有基础知识和教学能力又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高等专辑的技术人才。

国家的发展、进步离不开高素质的劳动者,离不开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建设者和专门人才,而保持和提高劳动者的真正素质,教育虽然是根本,但是职业教育为大多群体提供了接受教育保障乃至就业保障。为国力增强、国家强大提供了更多、更丰富的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所以我们应该慢慢开始重视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端专业技术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

四、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是为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满足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教育重心、教育模式和教育目标诉求都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如果说北大清华等名校学生的创业创新活动更多是商业模式驱动或者新兴技术驱动型,那么职业教育体系所培养的学生未来从事创业创新活动更多是在创新幅度相对较小、实践特色更强、与特定行业和实际操作技能相衔接的领域发生,需要学生对社会需求有更深刻的把握、对企业实际经营运作有更多了解。因此,需要职业教育机构从实践需要出发积极采集发布行业发展信息和需求预测信息,遵循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组织教育教学,与行业企业加强校企合作,鼓励行业企业全面参与教学各个基本环节,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共建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和工艺技术平台等,使学生在校期间即有机会参与企业实际运营活动,降低对创业的陌生感。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要瞄准市场需求,与市场需求接轨,才能更加适应市场的节奏。

职业教育为市场提供更多的符合市场发展的专业的技术人才,满足市场的对人才的需要。中国未来走向新型工业化的道路,需要大量的技能型、应用型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人们已经意识到,没有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就没有高层次的技术创新,也没有自主知识的高技术产业,从而会影响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的增强,需要一些新的生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技术的高级人员也慢慢成为企业中适应新技术发展和高效工作的职工。除此之外。职业教育还能够根据市场需求,使劳动者能够转型。

职业教育与市场接轨是一项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会、政府和职业学校。职业学校的市场化经营,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也是职业教育保持兴旺发达的必要前提。职业学校的市场化经营,就是要用市场化的观点审视教育问题,用市场分析的方法解释教育问题,把市场经营理论引入教育。要强化市场经济永恒的主题,强化教育的质量,增强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人才培养以市场为向导,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不断地加快,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配置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要使自己培养的人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必须要以劳动力市场为向导。人才培养要有合理的体系,要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目前,国内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所转为职业教育,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50%。所以,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慢慢开始与市场接轨。人才培养要与未来社会相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单是技术人才,而是要有一定的潜在职业能力,能适应日益多变的社会需求。

猜你喜欢

接轨职业技能人才
人才云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让初中学生从阅读教学中学会作文
对搞好MTI教学的思考
“接轨”背后的冲突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