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2015-08-03刘永升马利祥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醛固酮内酯心室

魏 梅 刘永升 陈 洁 马利祥 刘 丽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由于老年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增加,慢性心力衰竭(CHF)已经成为心血管等相关疾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1〕。本文旨在研究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在CHF患者中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符合入选要求的60例老年CHF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61~81〔平均(67.4±7.21)〕岁;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60~79〔平均(66.9±8.44)〕岁。入选标准:①Framingham(美国)诊断标准;病史达6个月及以上,入选前未使用过螺内酯及美托洛尔;②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③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45〔2〕,且患者无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其他器官的重大疾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体营养状况、心功能分级以及各项实验室检查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及对应的护理工作,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阿司匹林、洋地黄、硝酸异山梨醇及利尿剂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螺内酯20 mg,2次/d,同时美托洛尔起始用药量为12.5 mg,2次/d,逐步增加到50 mg/d。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12 w。

1.3 检测指标

1.3.1 临床疗效指标 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制定标准,显效:心力衰竭症状以及体征消失或者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有效:心力衰竭症状以及体征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心力衰竭症状以及体征未有明显改善,严重或有恶化至死亡,心功能改善不足1级〔3〕。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患者例数×100%。

1.3.2 左心室功能指标 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功能,包括治疗前及治疗后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缩末期容积(LVESV)改变情况,以此观察两组患者左室重构的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所有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12 w后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功能变化情况 两组治疗前心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LVEF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改善(P<0.05),LVEDV及LVESV与治疗前相比未有明显恢复(P>0.05);观察组的心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监测LVEF、LVEDV及LVESV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n=30〕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结果比较(±s,n=30)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结果比较(±s,n=30)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LVEF(%)LVEDV(ml)LVESV(ml)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8.88±7.55 43.52±7.991) 223.1±62.3 211.8±58.2 182.6±76.8 168.5±5.84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001 0.745/0.326 15.92/0.000观察组 38.11±6.72 61.13±10.921)2) 220.9±55.8 166.3±44.81)2) 189.3±82.1 142.2±6.911)2)t值/P值 0.417/0.678 7.13/0.000 0.886/0.144 3.393/0

3 讨论

CHF具有复杂的生理病理过程,神经内分泌的激活与细胞因子的紊乱共同促进了心力衰竭的发展〔4〕。资料显示,CHF患病率高、致死率高。目前,CHF已经成为65岁以上老年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5〕。

血管扩张剂及正性肌力药物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心力衰竭,初期使用对心力衰竭有改善作用,长期使用反而增加死亡率的发生。通过研究显示导致心力衰竭的基本机制是病理性心室重塑、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激活,造成心功能恶化,同时促进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等的激活,引起心肌凋亡,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心室重塑、心脏扩大,心力衰竭进行性加重〔6〕。因此,阻断心室重塑的根源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关键。

螺内酯是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具有保钾利尿作用,减轻心脏前负荷。同时竞争地结合醛固酮受体部位,对抗应用ACEI产生的醛固酮逃逸现象〔2〕。最近证实醛固酮是病理性心室重塑启动及恶化的因素之一〔7〕,通过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心肌细胞等胞质内的相对应的受体结合,形成特异性的醛固酮诱导蛋白,这些蛋白可以促进刺激组织胶原蛋白的合成,引起组织修复和重构;肾小管、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以及对钾的排泄,从而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和血容量增加;抑制心肌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摄取,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和心律失常等,引发心力衰竭,并加重心力衰竭的发展。故在治疗心力衰竭时,只有抑制了醛固酮的作用,才能阻断并逆转心室重塑〔8〕。

美托洛尔为β1受体阻滞剂,可抑制交感神经导致的血管收缩,降低周围循环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β1受体阻滞剂可使心率减慢,减轻心肌张力,降低心肌耗氧量及血液黏度,从而改善心室舒张功能;β1受体阻滞剂可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过度刺激,有利于降低心肌的增生、肥厚和过度氧化,延缓心肌的凋亡,从而达到治疗CHF的目的〔9〕。

综上,螺内酯与美托洛尔的联合应用从不同机制发挥其抗心力衰竭作用,协同阻断交感神经系统和RAAS,阻断其促心室重塑作用,改善心脏功能。且应用时其副作用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与研究。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95.

2 张力新,衣 欣,胡奉环.螺内酯和美托洛尔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左室重构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5):33-4.

3 李 梅,吴晓秋,李星阳.小剂量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对心衰患者心肌重构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2;7(6):148-9.

4 Konstantino Y,Kusniec J,Reshef T,et al.Inflammatory biomarkers are not predictive of intermediate-term risk of 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s in stable CHF patients〔J〕.Clin Cardiol,2007;30(8):408-13.

5 丁 旭,林海龙,李雅洁,等.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4;6(2):215-7.

6 Hasegawa K,Iwaikanai E,Sasayama S.Neurohormonal regulation of myocardial cell apoptosi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heart failure〔J〕.J Cell Physiol,2001;186(1):11-8.

7 任艺虹,刘英琪,盖鲁粤,等.螺内酯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胶原更新和血管阻力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5(6):508-11.

8 张莉芳.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1):66-7.

9 杨庆全,周炜强,刘 永.小剂量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 CR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8):1501-8.

猜你喜欢

醛固酮内酯心室
高醛固酮血症与代谢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起搏器融合波排除的心电图表现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玉米上的应用技术
醛固酮可通过NLRP3炎症小体诱导小鼠肝星状细胞活化和肝纤维化
穿心莲内酯滴丸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HPLC同时测定羌药川木香顺气丸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
『孙爷爷』谈心室为孩子上网撑起『保护伞』
详释醛固酮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