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护理能力训练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5-07-30吕恩瑜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生活能力

王 莉 肖 雁 王 桃 吕恩瑜

精神分裂症是易向慢性化发展、且易于产生精神缺损或形成残疾的常见精神疾病。目前各地精神病院都有相当一批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这仍是精神康复中的一大难题。精神病患者受精神症状的支配,使其自理行为能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甚至完全丧失,表现为生活懒散、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缺乏决策能力、言语记忆表达不清、注意力不集中、信息处理加工能力减弱、运动协调能力下降[1]。这些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让患者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务,最大限度地训练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培养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我院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自我护理能力训练,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3年6月30日为调查时点,将我院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男26例,女24例。年龄24~65 岁,平均(46.5 ±5.22)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25例,初中18例,小学7例。病程3~15年,平均(7 ±2.30)年。均常规给予药物治疗和护理。诊断标准:均符合CCMD-3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纳入标准:长期住院,住院时间超过3年;四肢功能良好、无听力语言障碍;小学及以上文化水平;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测评在11分以上。排除标准:有严重躯体疾病且病情不稳定者。随机将50例患者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的抗精神疾病药物治疗和一般护理,其中包括基础护理和安全护理,如维持患者正常的营养代谢,保证患者每天的营养摄入,做好晨晚间护理,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加强病房设施的安全检查,防止患者私自外出等。

1.2.2 试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6 周的自我护理训练等康复措施,从日常护理知识讲解、详细示范、督促、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等方面,给予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行为的技能训练。实施前,所有的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具体实施措施如下:制定严格的生活作息制度,要求患者自觉遵守,通过训练后,督促患者自己完成日常生活起居。(1)集体训练。①针对患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懒散、思维贫乏、生活不能自理等,制定相关的训练内容,从最基础的自我护理训练开始,如洗脸刷牙、穿脱衣裤、叠被、洗脚等,由护理人员带领示范、亲自指导和督促,每次1 h,每天1次,每周5 d。②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引导患者将痰吐于痰盂内,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纠正不良的卫生习惯,打饭时要按顺序排队,然后在安排好的座位上吃饭,吃完后需要将碗筷放在指定的地方;规定每天进行睡前晨起刷牙、洗脸、洗脚,指定时间让患者洗澡、洗头、洗脸,自己更换衣裤、床单、被套、枕套,修剪指甲、梳理头发,对男患者督促按时刮胡子;督促患者按照气候、季节的变化添加更换衣服;督促患者整理环境卫生及内务,整理自己的床单,将自己床头柜中的东西摆放整齐等。③在每个项目训练前对患者讲解此项训练的重要性,每天早上对患者进行记忆强化训练,在讲解时要循循善诱,不断反复的强化患者的精神功能[2]。(2)个别训练。对某些患者个别行为问题较为突出者,如随地大小便、吃牙膏、乱扔东西等,护理人员进行时时督促,耐心教导等,针对集中训练中疗效不满意的专题内容进行1 对1 的检查与指导。(3)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训练。对所有训练有效的患者进行强化训练。治疗过程中,坚持与患者握手、问候与沟通,强化患者的记忆力。在训练过程中,要求患者习惯与别人交流沟通,对患者进行情感培养,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帮助患者提供满足人际沟通和交流需要的工具和交流技能。(4)周末实行家庭开放式病房管理,患者在周末可以有家属陪护,能自由进出病房,要求家属对患者的训练情况进行督促和鼓励,并且陪同患者参加娱乐方面的技能训练,如进行音乐、书法、舞蹈、手工制作、绘画等活动[3]。(5)帮患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我认识,定期向患者讲授卫生知识课,进行集体健康指导,端正患者正确对待疾病的态度,学会自我调节,主动配合医师治疗。(6)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心理治疗。鼓励患者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引导患者真实的表达个人感受和需求,尊重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分别给予针对性安慰和指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及时给予精神强化及物质强化,努力探索患者的心理、行为需要和意义,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其摆脱忧郁、焦虑、自卑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树立自我形象,找回自尊[4]。(7)评比。每周对训练成功的项目进行比赛评比,给予表现好的患者表扬及物质奖励。实施星级管理,对表现优秀者可获得3个星,合格者可获得2个星,不合格者不能得星,对不合格的患者采取个别批评,耐心进行心理护理和再次训练指导,不宜采取过激的惩罚手段,以免患者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对每周超过18个星的优秀患者可得到每周2 次到康复科参加卡拉OK 或阳光游2 次的奖励。

1.3 评价标准 (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Barthel指数评价)[5]。总分为100分。>60分表示有轻度功能障碍,但日常基本生活基本自理;41~60分表示有中度功能障碍,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的帮助;21~40分表示有重度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明显需要依赖他人;<20分为完全残疾,日常生活完全依赖他人。(2)简明精神病症状量表(BPRS)[6]。由Overall 和Gorham 于1962年编制。共18 项评定项目,有7 级评分,单项0~7分。总分可以反映疾病严重程度,总分越高,病情越严重。(3)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7]。由Folstein 编制于1975年,是最具影响的认知缺损筛选工具之一。共19 项,30分满分,13~23分为轻度障碍,5~12分为中度障碍,<5分为重度障碍。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2,4,6周进行ADL、BPRS、MMSE 评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DL、BPRS 评分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DL BPRS 得分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DL BPRS 得分的比较(分,±s)

注: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DL、BPRS 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例数 ADL干预前 干预后2 周 干预后4 周 干预后6周BPRS干预前 干预后2 周 干预后4 周 干预后6 周试验组 25 35.73 ±8.52 39.73 ±6.45 41.35 ±8.21 46.14 ±7.91 32.16 ±7.86 22.43 ±6.90 20.60 ±4.56 19.13±5.15对照组 25 34.02 ±7.22 34.65 ±7.30 35.03 ±7.46 37.84 ±7.23 31.71 ±8.30 31.22 ±5.20 30.05 ±6.45 30.90 ±10.45

2.2 两组患者MMSE 评分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MMSE 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MMSE 评分比较(分,±s)

注:两组患者MMSE 评分比较,干预后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提高,但干预后2,4 周评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6 周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2 周 干预后4 周 干预后6周试验组 25 18.00±3.88 18.84±4.10 20.07±3.98 23.65±3.74对照组 25 17.80±3.82 19.23±4.12 19.71±3.84 19.75±3.53

3 讨论

护理学家Orem[8]认为,自我护理是人类为保证生活、维持健康和安定而创造和采取的行为。自我护理理论强调护士的任务是培养和增进患者自我护理的主观能力,这有助于调动和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使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护理转为主动参与治疗护理[9]。

表1 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ADL、BPRS 在干预后2 周、4 周、6 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有较大的进步。而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恢复较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MMSE 评分在干预前、干预后2,4 周无明显的差异,仅在干预后6 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于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脱离社会,康复训练从最基本的功能开始,循序渐进,使患者重新建立起自我服务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恢复和重建正确的反应能力,促进其自我生活能力的恢复,为其回归社会做好准备。自我护理模式是以自我为中心,最终目标是使个体担负起自我照顾的责任,强调的是自我护理的能力,重视“自我”在护理与保健中的作用。

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各组织器官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大多体质差、抵抗力低,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精神病专科知识,还必须掌握每个患者的病情和诊疗计划,熟悉各种护理操作技能,关注患者的生活细节和心理状况等。长期处于封闭管理状态,对患者心理造成较大的影响,增加了负性行为和医疗风险,经过开展周末家庭开放式管理后,周末期间家属来院参与对患者训练,对保护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功能,延缓残疾发生具有重要意义。说明家庭在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预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后期对患者进行生活和社会技能训练,鼓励参加娱乐活动,在集体训练活动中,患者与患者之间、患者与护士之间的沟通交往增多,增强了患者对周围人、事、物的关心和关注,不但培养了社会兴趣,提高了生活热情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而且使患者保持了应有的社会能力;同时针对患者的不良行为给予矫正,有利于帮助建立正确的认知模式,提高了个人的自理行为,为今后回归家庭及社会打下良好基础[1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人为本”的医学模式适应了当前社会的发展,也丰富了护理工作的内涵,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自我护理能力的训练,以达到其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的目的,也正是体现了“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生活质量是一个包括躯体和心理特征及其受限程度的广泛概念,其描述个人执行功能并从中获得满足的能力,生活质量一般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状态3个方面[11],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自我护理训练,提高了其个体生活能力和群体生活能力,使其生理、心理都处于舒适状态,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群体,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才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促进患者的康复。

[1]王月宾,许禄云,杨林顺,等.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中文版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信效度[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4,24(2):104 -107.

[2]段武钢,商秀珍,顾佳英,等.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0,25(4):306 -307.

[3]吴开文,胡晖晖,林 琳,等.工娱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的影响[J].包头医学,2011,35(2):87 -89.

[4]董汉振,蒲金玉,孙梦月,等.综合支持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康复效果的对照研究[J].中国康复,2010,25(4):308 -310.

[5]金云红,许雅松,瞿春红,等.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21):111 -112.

[6]邬东红,张玉娥,陈丽香,等.Orem 自护模式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3):5 -7.

[7]李学武,胡拾妮,高 欢,等.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缺损评定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3):299 -302.

[8]曹志良,张程赪.Orem 护理模式对康复期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自尊及总体幸福感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2(9):5 -7.

[9]谢雅芳,黄珠晶,黄燕春.护理干预对双相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福建医药杂志,2012,34(4):174 -175.

[10]苏晓玲.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3):116 -117.

[11]翟乃霞,刘翠美.自我管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0):1178 -1179.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生活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