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与支持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

2015-07-30钟群兴陈春凤范文华陈树丹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研究组心理生活

钟群兴 陈春凤 范文华 陈树丹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现代医学治疗需要生理、心理、社会三维治疗[1],以往过于注重“生理”方面的治疗,而往往忽视了“心理”与“社会”方面的治疗。有效的“心理”与“社会”方面的护理,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与社会支持,尤其是老年痴呆患者。鉴于此,本文探讨心理与支持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以期为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能力的改善提供指导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212例老年痴呆患者,纳入标准:(1)均确诊为老年痴呆。(2)年龄≥60 岁。(3)不完全失语者。(4)谨遵医嘱,依从性较高。(5)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重度老年痴呆者。(2)心、肝、肾等器官障碍者。(3)既往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4)病情复杂,难以预料者。(5)无法正常交流者。(6)不同意接受研究者。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男69例,女37例;年龄60~88 岁,平均(73.20 ±5.72)岁;病程3~32个月,平均(13.83 ±3.65)个月。研究组男65例,女41例;年龄62~86 岁,平均(72.98 ±5.36)岁;病程5~30个月,平均(13.40 ±3.81)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按照老年痴呆正常护理流程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日常干预及康复锻炼等,但这些护理措施往往都是围绕患者“生理”疾病而开展的,往往容易忽略患者“心理”与“社会”方面的护理干预。为此,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心理与支持干预,具体如下:

1.2.1 心理干预 (1)护患关系。从护患关系角度入手,护士要善用沟通技巧,以亲切的目光、良好的言行举止、娴熟的护理技术为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要始终做到举止稳重、热情服务、态度真诚、和蔼可亲,让患者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增强患者安全感,改善护患关系。(2)护患交流。护士在与患者的接触过程中要善于分析患者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护患交流,详细了解患者的个人情况,如患者个人的心态状况、生活能力等,再结合患者病情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如治疗方案、护理方式、注意事项、日常干预、康复锻炼等,同时护士还需耐心为患者及家属解答疑惑,尽可能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从而全身心的配合治疗。(3)心理支持。根据患者年龄、病情、文化程度等差异,分派不同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心理辅导。针对悲观、失望、恐惧等负面心理的患者,护士要积极疏导其负面情绪,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变换心境,重拾康复信心;针对偏激、固执、暴躁等抵触心理的患者,护士要耐心与其谈心,注意倾听患者的诉说,让患者情绪稳定后再结合一些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告诉患者不用担心,经常鼓励患者,给予患者治疗的勇气。

1.2.2 支持干预 (1)家庭支持。提高家属(监护人)掌握老年痴呆的相关健康知识,如疾病知识、治疗知识、意外处理、康复环境及患者心理需求等;增加家庭成员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家庭愤怒与内疚情感的表达,减轻家庭成员的心理应激和负担;医院与家属必须成立治疗同盟,协助治疗。(2)社区支持。根据社区居民需求进行健康宣教,如普及疾病知识(预防老年痴呆)、预后康复(跟进患者的恢复情况)、心理干预(进行一些简单的心理疏导)、药物使用(用药依从性监督)等;设立专业的社区老年活动中心,鼓励老年痴呆患者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保持愉悦的心情,加强人际交流;建立社区健康知识宣传栏或报纸杂刊等;注意与专业医疗机构建立合作,资源共享。(3)社会支持。首先,必须加强老年痴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开展社会专题讲座,务必让人们认识到老年痴呆与其他疾病是一样的,消除人们对老年痴呆患者的排斥,更不可有消极或歧视心理;其次,如果自身或亲朋好友一旦有类似老年痴呆的症状,要及时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咨询检查,切忌一拖再拖贻误病情,因为老年痴呆是可以进行有效预防及治疗的;再次,老年痴呆患者多存在生活能力、语言能力、社会能力、工作能力等方面的障碍,因此纠正老年痴呆患者在日常生活、人际交流、就业娱乐等方面的问题,提高或重获他们的技能是社会支持的关键;最后,对于老年痴呆疾病,国家都有特殊门诊,对于病残患者,相关部门能够办理残疾证明,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及家庭的经济负担及心理负担。

1.3 观察指标 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1,2,6个月后的生活能力进行评价,总分100分,60分以上可视为生活基本能够自理[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ADL 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ADL 评分比较(分,±s)

注:两组患者护理前后ADL 评分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1个月 2个月 6个月对照组 106 25.04±12.37 34.15±14.64 42.45±16.50 73.13±11.98研究组 106 27.92±14.41 43.01±15.35 59.77±18.12 90.50±9.34

3 讨论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进展性语言障碍、记忆障碍、行动障碍以及全面智能退化与精神行为异常,从而进一步表现为生活能力障碍。老年痴呆病多发于50 岁以上的人群,常见于60 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就目前医学技术而言,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多采用药物延缓,再辅以护理干预为主要治疗方式。近几年以及未来几十年时间里,我们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在我国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基数上,老年痴呆无疑将会成为我国不可忽视的社会公共卫生的一道难题。

有研究显示[3,4],心理与支持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陈瑶[5]报道积极的护理行为对老年痴呆患者日常自理能力有显著提高。据此,本研究参考相关文献[6,7],并结合我院多年临床经验,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老年痴呆患者加用有针对性的心理与支持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增进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而社会支持则通过家庭、社区、社会等关系帮助患者建立希望、树立信心,最终帮助老年痴呆患者缓解病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对老年痴呆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与支持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并且还能减轻家庭压力,缓解社会负担。

[1]孙 静.社区早期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功能训练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5):34-35.

[2]李海芳,罗昌春,邓宝凤,等.非急性老年住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14,28(1):78-80.

[3]王 震,李士贞,陈海英,等.音乐疗法对老年痴呆的影响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2):1485-1487.

[4]顾文梅.康复训练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9):119-120.

[5]陈 瑶.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5,5(4):105-107.

[6]邵 璟.早期家庭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1):3654-3656.

[7]张 雯,李艳芳.老年痴呆患者家庭护理人员的护理指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4(7):4037-4038.

猜你喜欢

研究组心理生活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心理感受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